最新出刊

嘉義廢棄鹽田登上頂級餐廳!比進口鹽貴10倍,陳耀訓、晶華都愛用

曬鹽,曾是嘉義布袋早年的風光產業,卻一度消逝成為歷史。洲南鹽場創辦人蔡炅樵,不甘心鹽田文化就此失落,不但讓廢耕多年的老鹽田復活,台灣鹽更打進高檔餐廳與通路。

洲南鹽場-鹽-蔡炅樵-嘉義-吳寶春-晶華酒店-地方創生-共好台灣 洲南鹽場創辦人蔡炅樵(右),從記者變身鹽田職人,現在更帶著全台的在地鹽巴,搶攻頂級餐廳。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其他

離嘉義布袋海線2公里遠的洲南鹽場,四周是荒蕪雜草地,附近的兩線道寬廣馬路,半天都沒人車經過。

荒地以前是價值連城的鹽田,需要鹽田警察駐守,但現在只剩下2、3公頃不到的「洲南鹽場」還在曬鹽。

從清代開始,鹽業就是布袋重要的產業。但進入民國年代後,因為人力成本上升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原因,台灣鹽業走入了歷史。

這看在洲南鹽場創辦人蔡炅樵的眼裡,很不是滋味。

洲南鹽場

  • 成立/2008年
  • 負責人/蔡炅樵
  • 主要目標/復興台灣鹽業,提倡在地食材
  • 創生小事記/
    2008年 陸續申請文化部與嘉義縣府計劃,復曬海鹽
    2012年 透過環境教育與賣鹽,開始有自主營收
    2018年 麵包師吳寶春使用洲南鹽場鹽巴,於米其林晚宴推出台灣春鹽布里歐麵包
    2023年 洲南鹽場等十多款在地鹽巴,登上晶華酒店

除了拍照緬懷,能做什麼?

戴著黑色膠框墨鏡,皮膚曬成黝黑古銅色的蔡炅樵,正從粉紅色的鹽田裡,一池一池地把曬到結晶的鹽巴,從池子裡撈出來,就像是一名熟練的鹽工。

但這跟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反差。

今年50多歲的蔡炅樵是拿筆出身,大學念淡江大眾傳播系,畢業後回故鄉嘉義當了6年地方記者。

廣告

在擔任記者期間,他接觸大量地方文史,和一群朋友成立嘉義布袋文化協會。他們自辦刊物,希望透過文字與照片,記錄布袋發展。

出於對文史的關心,他還去念了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跟著教授跑遍全台,記錄廢棄的鹽場。

這開啟了新契機。

2008年,蔡炅樵看到台南已經有人試著要讓廢棄的鹽場復曬。他自問,「除了拍照以外,我還能做什麼?」

於是,他抱著留住文化資產的想法,向嘉義縣政府承租洲南鹽場的土地,自己曬鹽。

不過,要曬出鹽巴很難。

「洲南鹽場的土地,因為廢耕多年,土壤狀態已不適合曬鹽,」蔡炅樵說。2012年開始,他以勞動部的多元就業方案,支應老鹽工薪水,協助他曬鹽。

廣告

這對他來說,又是新的轉捩點。一直以來,蔡炅樵認為自己是文史工作者,「我們是以文史保存的角度出發,那時會想,要用文化來賺錢也太俗氣了。」

但申請了勞動部的計劃後,政府就有產值KPI的壓力。他也開始反思,文史工作者如果只有緬懷過去,但沒有找到鹽田在當代的新定位,鹽田並不會真正被保存下來。

蔡炅樵開始重新思考自主營運與商業模式的可能。

洲南鹽場-曬鹽-嘉義布袋

貴25倍的鹽,員工都不看好

他體認到,拚量和價的曬鹽早已是過去式。還好,近十年台灣消費者對食安與在地食材、小農等議題愈來愈重視。

於是,他決定讓洲南鹽場走向品牌化,透過闡述在地鹽巴的文化與歷史脈絡,形塑洲南鹽場的特色,搶攻萌芽中的新市場。

廣告

但這條路連自家員工都不看好。「外面一般的調味鹽,一公斤賣20塊,但我賣的最基本款調味鹽,200克就要100塊,比人家貴了25倍,」蔡炅樵自嘲,「連員工都笑我。」

走向商業市場的契機,是和主打食安、小農與有機的通路主婦聯盟合作。

主婦聯盟產品部開發專員葉申酉說,一般市售的鹽巴成本很低,當初聽到有人要在台灣曬鹽,他們也很好奇。但經過多年評估,也到現場確認品質與鹽的曬法,決定上架通路。

有了通路基礎後,真正打開洲南鹽場知名度的,是和一線主廚的合作。曾用過他們鹽巴的主廚,包括麵包界大師陳耀訓與吳寶春等人,以及台中鹽與胡椒餐館等百家餐廳。

主廚愛用「不輸法國進口鹽」

「廚師間都會互相分享經驗,現在提到台灣的海鹽,洲南算是最有代表性的了,有一定水準的餐廳都知道他們家的鹽,」鹽與胡椒餐館主廚黃佳瑋說。

廣告

黃佳瑋也是協助洲南鹽場打入主廚界的關鍵。

2018年,在黃佳瑋介紹下,蔡炅樵在台中舉辦了第一場主廚鹽巴分享會,與台中1、20位彼此熟識的主廚介紹他的鹽。

黃佳瑋說,在地食材愈來愈得到客戶的青睞,客戶也主動問他有沒有用台灣的鹽巴,於是他找上了當時正在推廣台灣鹽的蔡炅樵。

經過多次測試後,黃佳瑋認為台灣鹽巴的風味已經不輸法國進口鹽,於是改用台灣鹽作為牛排的佐餐。

洲南鹽場-蔡炅樵-晶華酒店-嘉義布袋不同的氣候與時節,曬出來的鹽巴都有不同的風味。蔡炅樵比照紅酒的做法,將不同時期與氣候曬出的鹽巴,各自取名。

今年5月也是洲南鹽場的新里程碑。從5月開始,晶華酒店Robin’s牛排屋開始使用洲南鹽場等十多款在地鹽巴。

廣告

晶華餐飲部執行副總經理羅明威說,台灣在地生產的鹽巴,比起國外的進口鹽,價格貴10倍,但晶華選用國產鹽巴,關鍵是這些鹽巴風味很好,而且承載了台灣鹽業的文化,與晶華希望採用在地食材的理念一致。

找新定位,老產業永續關鍵

從文化保存到走上主廚與頂級餐廳,蔡炅樵的體悟是,「文史保存跟社區再造都很好,但如果要把老產業留下來,不能懷舊於過去,而是要幫這些資產,找到與當代社會溝通的方式,才有可能永續經營。」

現在,洲南鹽場靠著食品通路,以及加工食品市場與主廚餐廳的選用等模式,再加上每年2、3萬人造訪,不需要靠申請政府的計劃,就能自給自足,還能有盈餘。

從廢棄鹽田到登上頂級餐廳,洲南鹽場證明了老產業只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也能在新時代撐出一片天。   

(雜誌原標題為:廢棄鹽田登上頂級餐廳,吳寶春、晶華都愛用。責任編輯:黃韵庭)

【精彩內容請購買《天下雜誌》775期「共好台灣 搖滾我鄉」,單本即享免運。《天下》42週年慶官網看更多!】

相關熱門主題
共好台灣 搖滾我鄉
《天下雜誌》775期:共好台灣 搖滾我鄉
在全球動盪的此刻,地方好,台灣才會好! 從各行各業,到跨族群、新世代, 都走進鄉村,努力為地方做一件事, 種下信念與行動,共好的台灣,散發搖滾自信。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Ep.2】選對區域沙里掏金,讓投資收益「Jump!」跳起來
最新訊息
每日6元,固定為自己充電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