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

非關愛情的同居世代!兩個女人住一起,結婚外的成家選項

買房共居,過去被視為有血緣的家人、或是有婚姻關係的伴侶才會一起做的事,但只要兩人興趣、價值一拍即合,也剛好都想共居,為何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同居人」? 買房共居,過去被視為有血緣的家人、或是有婚姻關係的伴侶才會一起做的事,但只要兩人興趣、價值一拍即合,也剛好都想共居,為何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同居人」?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應該有不少單身朋友都想過,如果沒有結婚、沒有小孩,等老了以後是否就會剩自己一個人,孤單度過晚年?沒有結婚與生子意願的我,有時也會去想像那樣的光景。

所以當看見《兩個女人住一起──非關愛情的同居世代》這本書時,我的眼睛立刻為之一亮,彷彿看到了孤獨終老之外的選項。跟親愛的摯友住在一起,何嘗不是一種可能?

住在韓國首爾的兩位40多歲女性金荷娜與黃善宇,都是從釜山到首爾打拚超過20年的獨居女子,感受過了獨居同時帶來的自由與不便後,她們想試試共居──不過不只是常見的好友一起租房,而是「對長期穩定生活許下承諾的買房」。

她們並非同志伴侶,也非熟悉已久的閨蜜,只是剛好透過共同的朋友認識,兩人的興趣、價值一拍即合,也剛好都想共居,於是一起貸款買房,成為名符其實的「同居人」。

打破性別框架的家務分工

買房共居,過去被視為有血緣的家人、或是有婚姻關係的伴侶才會一起做的事。金荷娜與黃善宇做了不同選擇,體現「多元成家」的時代來臨。她們共同撫養了4隻貓,說自己家庭的化學分子結構是W2C4(2 women, 4 cats)。

同性友人共居,首先打破了性別框架。傳統中由女性負責的家務事,如今拿走了性別元素,就必須討論如何共同分擔。恰好金荷娜擅長清潔打掃,黃善宇喜歡下廚煮飯,基本上達成了分工。但她們也誠實分享,金荷娜曾為負擔太多清潔工作而不滿,經過吵架與協商,兩人決定花錢解決,找來清潔人員幫忙,或是在金荷娜多做了家務,由黃善宇給她補償費用。

如果是一般的異性戀伴侶,可能就難以做到這樣的討論與分工。就如書中寫到一般雙薪家庭的家務勞動時間調查,男性為一天19分鐘,女性則比男性多了2小時14分鐘。花同樣的時間心力外出工作,回到家後的勞動貢獻卻是天差地別。

另一個被打破的框架,是雙方父母對待他們的態度,比起媳婦,更像是「女婿」。如果此刻她們真的是誰的媳婦,就會被期待要盡孝道、侍奉公婆,沒有把老公與家裡照顧好還會被罵。但金荷娜與黃善宇在面對彼此的父母時,只要陪對方把酒言歡,稱讚媽媽做的小菜很好吃,不必進廚房幫忙,就能免費再得到一大箱小菜,身上一點角色包袱都沒有。

身為異性戀女性,聽過無數在婚姻中犧牲自我、委屈還不討好的悲慘案例後,不禁開始覺得比起結婚,與摯友共居看來是更棒的人生選項。能維持自我的完整人格,得到尊重與陪伴,雖然爭吵與磨合必不可少,但少了性別框架這麼巨大的一道枷鎖,肯定能多出自由與幸福的空間。

共居養老,讓身心更健康

「未來城市」網站曾有篇報導,提到一群英國女性打造了「熟女共居社區」,取代傳統養老院,讓50歲以上的女性住在一起,彼此互相看照。比起孤獨終老對心理產生的壓力與傷害,與人連結交流更能保持健康與開闊,因此「老人自主共居」成為新趨勢,在荷蘭就有230個共居社區。

金荷娜與黃善宇也從自宅開始,擴張出社區網絡,同一棟大樓、隔壁社區、走路10分鐘的鄰里,都住著她們的好友。十幾人三不五時就聚會開趴,想分享美食又不想打擾對方時,還可以直接用電梯「快遞」上樓,儼然成為一個好友村落,頗有共居社區的雛形。

家的實質樣貌不斷在變化,我們對於家的定義能不能也跟著拓寬?一人獨居、雙人伴侶、三人小家庭、好友共居,都是家庭的一種。而法律上的「關係人」在將來是否也能與時俱進,讓人們在結婚這個選項外,自由登記為「生活伴侶」,不將財產義務都綁在一起,只需要在對方生病、有危難時可以幫忙照顧。

鼓勵因繁忙疏離而斷開的人際關係,再次連結起來,成為支持每個人的安心網絡。也許將來我們會看見,兩個男人住一起、一群老友住一起等等的故事,百花齊放。

瀏覽次數:11679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熱愛閱讀、寫作、旅行。一次失戀後,開啟心靈探索之旅,發現人生的痛苦都有生長脈絡,看見並梳理,我們才有機會活得不一樣。相信這樣的路徑,也適用整個社會,努力看見不同世代,心靈形塑的軌跡,那些曾經糾纏的,將來渴望的,都是朝向未來的最好路標。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熱愛閱讀、寫作、旅行。一次失戀後,開啟心靈探索之旅,發現人生的痛苦都有生長脈絡,看見並梳理,我們才有機會活得不一樣。相信這樣的路徑,也適用整個社會,努力看見不同世代,心靈形塑的軌跡,那些曾經糾纏的,將來渴望的,都是朝向未來的最好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