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育

當你體內的塑膠微粒等於「每週吞一張信用卡」,我們還要繼續傷害世界嗎?

人類需要改變消耗資源、浪費物資的行為,實踐減塑生活,並邁向循環經濟。 人類需要改變消耗資源、浪費物資的行為,實踐減塑生活,並邁向循環經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由原始人類的某支人種進化而成的智人,從只能思維現實存在的事物,發展到能夠想像不存在的抽象事物,史稱「認知革命」。這批智人由非洲草原遷徙至世界各地,開始打破生態疆界,入侵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自由自在的狩獵採集,帶來了第一波物種滅絕浪潮。

人類演化大躍進至今,早已發明無數工具,歷經多次革命性改變。100年來塑膠這個發明所造成的廢棄物,更是掀起地球環境的大浩劫,連2020年在馬里亞納海溝約7,000公尺處發現的新物種,消化道內都存在著塑膠微粒,因此被命名為「塑膠鈎蝦」(Eurythenes plasticus)。這更印證了目前的環境污染和物種生存危機。

生質材料產業化聯誼會會長張光偉博士直言,塑膠污染早已入侵人類體內。圖片來源:大愛電視提供。

現在,我們幾乎是生活在一個「塑膠星球」

20世紀至今,可說是「塑膠時代」,由地殼下埋了幾百萬年的石油所製成的塑膠產品,已無所不在,人類很難完全脫離由塑膠所打造的今日世界。最初的塑膠材料,是以天然纖維素改質而成,用來代替象牙。第一種人工合成塑膠則是1907年發明的酚醛樹脂,以代替蟲膠用於電子絕緣。在第一和二次大戰期間,美國開始大量開發各種塑膠,人造絲尼龍就在1935年開發出來;如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紙杯,於1948年開始出現在速食店中。

塑膠製品廣泛大量運用之後,我們身上穿著的衣物,幾乎70%以上是由聚脂纖維或尼龍所製成;從尿片到食品包裝的吸水、吸血墊片,也都是壓克力吸水性樹脂。各種塑膠族繁不及備載,材料結構也愈加複雜而難以回收。2020年爆發至今的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又更加重了塑膠材料消耗,造成廢棄物暴增,因為口罩的原料熔噴不織布也是塑膠。

如果沒有經過垃圾收集、焚化或資源回收處理,遭棄置的塑膠,在自然環境下可是要十分漫長的時間才能分解殆盡。最近有研究文獻推估,像是常用的PE脂粒就需要大約1,200年才能分解。拿大家熟悉的歷史來比喻,也就是假設唐高祖時代就能生產PE,要到現在才剛剛開始可以自然分解!就算是再細微一點的PE纖維,也要至少400年才能分解。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oundation)2019年的統計數據報告,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億3千萬公噸的塑膠,平均每人每週都會從各種來源攝取到大約5公克的塑膠微粒,等同吃掉一張信用卡。目前全球累積的塑膠產量已有80億噸,相當於2,900萬架A380 空中巴士。

其實美國早在塑膠發展後50年,就已經警覺污染嚴重,由民間企業可口可樂公司開始推動「消費者責任」,於1980年代衍生出回收機制,其目的就是要消費者減少使用量,並做好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然而,市場經濟的線性消費模式,始終難以降低塑膠產品用量。

科技可能帶來污染,但科技也可能拯救污染

那麼,塑膠問題真的沒救了嗎?透過科技研發來使用再生資源,或許是另一個方法。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技術總監張光偉博士指出,雖然大部分傳統石化塑膠不可分解,但也有少數種類是可以的,現在更出現由植物提煉聚合而成的生質塑膠,統稱為「生物塑膠」。這樣的成品使用後還可以分解,或回歸土地,或在循環經濟中回收再利用。

石化塑膠的回收再利用通常頂多循環一次,就不能再繼續下去,而且多半還要添加新料。所以現在有些以植物為料源,先製成醣、再形成纖維素,應用生物精煉的化學及生物製程,裂解回各種糖類的「醣平台」,再轉化成各種化學品與材料。如此開發的「生質塑膠」,若能在180天分解,就走生物循環回歸大地,較難分解的則走工業循環再次重製,等到不堪使用後,再回到生物循環,最後回到源頭再生。

台灣的環保標章對生質塑膠製品訂有規範,標準是堆肥180天內、90%以上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是過去只裂解成碎片就好。不然,碎片化的塑膠變成細小微粒,更嚴重危害環境。

許多人以為生質塑膠材料較不耐用,其實目前台灣的生質產品一直在進步,張光偉博士提到新世代的聚酯材料PEF,與寶特瓶PET的結構相近,卻有更好的阻氣效果,可延長食品保存期限,使用後再回收做成纖維,還可用於織布或製鞋,最後再進行生物分解回歸自然。

由於生物精煉技術已有相當進展,台灣業界與研究單位在2010年組成「生質材料產業化聯誼會」,包括3C電子、紡織、民生與化工等產業,透過合作來加速產品開發與商業化。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10個歐盟國家及3個非歐盟成員國所成立的歐盟展望2020計畫(Horizon),就由聯誼會的工研院團隊與30幾個企業及研究單位聯手,以南法釀酒殘餘葡萄渣為例,先萃取出多酚、纖維素,剩餘物質再做發酵,產生沼氣轉化能源,或精煉成化學品再聚合成生質塑膠,最後剩餘物質還可做肥料或飼料,每階段副產物都加以利用,也就是「瀑布式」(cascade)應用技術。

張光偉認為,台灣同樣富含抗菌性多酚的茶葉,也能循此農業廢棄物全利用的模式來發展。或是其他廠商利用咖啡渣研製成各種功能性纖維與PU內襯,將啤酒渣製成農地用地膜,收成後不必費工夫清除,直接掩埋分解。甚至還有植物萃取製成的滅火劑,取得SGS無毒性認證銷售,這些都展現出不少國內廠商開發生質產品的決心與能力。

塑膠污染猶如洪水猛獸席捲全球,已將生態環境壓迫至斷崖邊緣,人類需要再一次認知革命,改變消耗資源、浪費物資的行為,徹底實踐減塑生活並邁向循環經濟。或許,世界的未來與生態環境才能見到一線曙光。


更多演講論述,請看大愛電視《人文講堂》節目:〈塑膠污染與循環再生〉

大愛一台:首播7/25 (六) 17:00,重播7/26 (日) 10:30

瀏覽次數:1647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