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後疫情時代,請將防疫能量還給社區

後疫情時代應給予社區足夠的公衛資源。 後疫情時代應給予社區足夠的公衛資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由「新港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陳錦煌醫師發起、「在宅醫療學會」與「好家宅共生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全國社區防疫線上論壇》,自5月起廣邀醫療防疫專家、在宅醫師群與社區領袖,共同集思廣益,希望將深耕20多年的社區營造能量,結合地區在宅醫療照護網,以及因應長照2.0所發展的樂齡照護站、關懷據點,作為台灣在地防疫的第一線,持續累積社會豐厚的防疫資本,邁向與病毒共處的後防疫時代。

陳錦煌醫師40年來於新港深耕服務,以藝文、教育作為社區培力,推動社會企業與相信工程,積蓄豐厚的防疫社會資本,所以在面對疫情來襲時,提出「社區健康生活共同體」的務實方案,讓所有生活關係人得到充分的衛教資訊,承擔健康自我管理責任,並作為急難救助的相互確保。陳醫師還積極於國際醫療社群學習各國防疫經驗,在世界論壇分享新港在地的社區防疫作法,觀察義大利疫情慘重的倫巴底城,反省現代化醫療以「病人」為中心的疾病照顧,必須改成「社區」為中心的健康照護。

小齒輪們能做的事

面對變幻莫測的疫情,控制與解決的方法並非僅侷限於醫院,而更應是在基層社區的每一群組,落實診斷監控疫情、醫療照顧與生活服務。畢竟,疫情是一時的,但是生活能力卻是永遠的。當社區所有生活關係人與支持系統的應變智慧與經驗得以厚植存續,才能與更多未知病毒共處,甚至將能量擴延到其他地方。

儘管礙於疫情,新港文教基金會自1994年開始的台日社區營造交流活動被迫中止,但得知姊妹市飛驒市疫情險峻且缺乏防疫物資,他們立即號召在地社團、鄉親集資,委請廠商製作5,000個布口罩,由飛驒市公所於開學時送給當地中小學生。

自921大地震以來,台灣已經累積不少成熟的社區營造資源與能量、延伸合作的樂齡長照站,還有許多從白色巨塔走入地方的醫師、照護人員,這幾年都以專業與熱情實踐在宅醫療、社區終老、在家善終的理想。這群社會的小齒輪,從疫情一開始爆發就即刻動員,定時開會討論。就像都蘭診所與在宅醫生群,大家努力集思廣益,思考如何從社區與地方支援中央防疫工作,並且從病患生活場域規劃消毒動線,運用衛教建立全新的生活習慣。

然而,從2月開始,中央以疫情為由,斷然中止社區長期的照護運作,包括供餐照護、食材供給、健康管理、心理關懷與資源等等都全然停擺,反而讓更多高齡、弱勢與孩童族群,因為突如其來的生活網絡與醫療資源斷裂,成為被孤立的高危險群。

社區互信,是因為每一個人知道自己的需求都能夠被看見,更體驗過在有狀況時被牢牢接住的切身感覺,所以更願意張開雙臂,緊握彼此,編成一面安全防護網。這需要長時累積信賴,並且透過資源整合、調度與運用,才得以完成。只是在疫情中,卻草率地被中央制式的公文、不作為的公務員一下子出清歸零。

站在第一線的社區,更能落實基層管理

北市忠勤里方荷生里長長期社區服務的區域,正是17年前感染SARS死亡人數最多的南機場夜市。中央一紙「關閉長照站」的命令,讓這裡背景互異的里民,遭逢不同程度的困境與求助無門。有人少了社區資源,下一餐就沒著落,孩子無人照顧、四處遊蕩,高齡長者更面臨沮喪與孤獨。

方里長原可雙手一攤,乖乖在表面上「順時中」聽命行事,但他也清楚,這無異是動手拆掉20年來相互依存與傳動的大小齒輪,並讓社區淪為一個空掉的錶殼。這種破壞式的「歸零」並非只是回到社區營造開始的原點,更是人我關係的全然斷鍊。於是,即使處處制肘,他仍四方統籌食物銀行的運作,幫忙解決農產滯銷的問題,亦讓弱勢家庭持續得到足夠生活物資。另外,「樂活園地」對長者的供餐與健康管理完全沒有停擺,甚至更加碼進行個人疫情監控。

方里長於《全國社區防疫第二次線上論壇》表示,真正能確實且即時掌握國民旅遊史、接觸史,以及有效進行監控防疫的單位,其實是社區鄰里。他不僅在管轄區落實防疫消毒各項措施,在生活場域裡仔細了解里民的動向,還在清明連假期間一一口頭勸說,請大家不要出遠門掃墓或旅遊,而里民也全都配合施行。

真正的防疫,需要建立在社區居民彼此的看見與珍惜,以確實的行動創造安全無虞的生活圈。相反的,以防疫為由禁斷社區活動,不僅剝奪了人民防疫動員的能力,更以恐懼的惡水,淹沒疏離的個人孤島。

因此,在疫情趨緩控制下,方里長率先帶里民包遊覽車至日月潭旅遊,從出發前的消毒防疫規劃、個人健康史溯源到旅遊過程的管理動線,都一一沙盤推演。這不僅讓景區與餐廳意外得到第一份觀光生意,更讓里民擁有自我賦權的底氣。社區防疫經驗也得以傳續累積,面對下一波未知的疫情發展。

在這個「後疫情時代」,呼籲大家放下表面「順時中」、「逆時中」的糾結,也期望陳時中部長回歸衛生福利的概念,給予社區營造與地方、在宅醫療體系足夠的公衛資源,使其得以充能、自主運作,累積社會防疫資本,這才是國家防疫永保常轉的關鍵。

瀏覽次數:1408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二十年來住遊世界各地,是城市光榮感極強的府城女兒,研究日治台南仕紳史與台語古典詩,並以台文撰寫舞台劇本獲獎,熱愛榮格學說並於生活中搬演童話,目前旅居德國海德堡。著作《許我一個夠好的陪伴》(時報文化)。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二十年來住遊世界各地,是城市光榮感極強的府城女兒,研究日治台南仕紳史與台語古典詩,並以台文撰寫舞台劇本獲獎,熱愛榮格學說並於生活中搬演童話,目前旅居德國海德堡。著作《許我一個夠好的陪伴》(時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