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加入會員,專屬活動優先通知!

天下ESG Talk #3 金管會推動公司治理3.0 三年打造ESG生態體系

天下ESG Talk #3 金管會推動公司治理3.0 三年打造ESG生態體系

金管會推動ESG,三年內要完成公司治理3.0的規劃。

Unsplash

金管會推動ESG,三年內要完成公司治理3.0的規劃;中研院發表最新的碳循環研究、新的台灣永續發展高股息基金開始募集、南山人壽幫助基隆跟屏東民眾辦理微型保險,還有,最新一期的《天下雜誌》有快速成長企業調查,裡面可能有下一個台積電。

ESG投資

1. 金管會3年內規劃推動「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

為因應資本市場環境快速變遷、加速推動我國公司治理,並掌握全球重視的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趨勢,金管會8月14日邀集公司治理相關單位、上市櫃公司代表及專家學者召開公聽會,將以3年為期,規劃推動「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期帶動企業落實公司治理,提升永續發展,並引導投資人及相關利害關係人良性發展與互動,營造一個健全的ESG生態體系,以強化我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

金管會指出,「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以「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及「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5大主軸為中心,規劃重點如下:

一、在強化董事會運作及董事職能方面:考量上市櫃公司面臨之市場環境日趨複雜及多元,為協助董事會職能有效發揮,將推動提高獨立董事席次、限制獨立董事連續任期、推動企業導入風險管理委員會機制及設置風險管理委員會、擴大公司治理主管設置、提供多元化的董事進修規劃、訂定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行使職權參考範例等措施。

二、在強化資訊揭露方面:考量國際投資人及產業鏈日益重視ESG相關議題及包括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等資訊,為提醒企業重視ESG相關利害關係議題,並提供投資人決策有用的ESG資訊,將參考國際準則強化永續報告書揭露資訊、擴大永續報告書編製之公司範圍及第三方驗證之範圍,另為進一步確保資訊取得之及時性,將推動上市櫃公司公布自結年度財務資訊及縮短年度財務報告公告申報期限等措施,以提升資訊揭露透明度。

三、在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方面:為強化上市櫃公司股東會運作,將研議強化自辦股務公司股務作業的中立性及提升電子投票結果之資訊透明度、逐步調降上市櫃公司每日召開股東常會公司家數上限及強化公開資訊觀測站與公司網站公司治理資訊之揭露等措施,以保障股東權益。

四、在引導盡職治理方面:考量我國證券市場外資投資比重逐步上升,國際投票顧問機構對我國發行公司之影響力也隨之提高,將參考國外相關規範,增訂服務提供者之盡職治理守則,並建立國際投票顧問機構與國內上市櫃公司議合機制,擴大我國盡職治理之產業鏈,並鼓勵機構投資人揭露盡職治理資訊,設立機構投資人相關評比機制,以強化機構投資人股東行動,提升我國證券市場整體公司治理。

五、在企業自發性落實治理及永續發展方面: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及新冠疫情等對全球帶來之衝擊,各國紛紛開始重視企業及經濟的永續發展,藉由市場機制引導資金投入永續發展,係促使公司自發性注重永續議題的重要驅動力,本次藍圖亦將規劃建置永續板,推動永續發展相關商品,另並將透過提升公司治理評鑑效度,進一步鼓勵上市櫃公司自發性提升其公司治理品質。

2.富邦台灣永續發展高股息基金8月12日展開募集 鎖定永續發展成分股 

台股加權指數近期一度衝過1萬3,000點,富邦投信判斷,短期間指數較難再有激情表現,選股不選市是較佳的投資策略,建議投資人可以化被動為主動,交由專業經理人操盤,標的上可鎖定近來最夯的市場主題—永續發展企業,因獲利能力相對優異,股價更有機會勝大盤,是投資人面對台股萬三的最佳選擇。

富邦投信分析,台灣受疫情衝擊小,且為半導體等科技製造重鎮,是亞洲區中最安心且具有品質的製造基地;加上美中角力等因素,如中國產業去美化,或是美國抵制中企,例如華為封鎖令,已導致全球供應鏈發生轉變,訂單紛紛轉移至台灣,而預計此趨勢將延續數年,再搭上5G與AI等趨勢產業興起,台股產業機會已發生結構性的轉變,支持台股擁有嶄新的展望與格局。

富邦投信進一步指出,永續發展除了是國際趨勢外,反映在投資上,永續概念相關指數長期報酬通常也較大盤為佳。舉例來說,台灣永續指數自2017年12月指數發布以來(截至2020/8/7),含息報酬率為43.13%,優於加權指數報酬率的36.51%。這是因為重視永續發展的企業,整體獲利成長能力相對優異,自然有望成為高股息企業,股價更有機會勝過大盤,因此,國人一向偏愛的高股息基金,若再搭配永續發展的國際趨勢,可說是高股息基金2.0進化版,建議投資人選擇永續發展高股息基金,將更能抓住永續發展的投資新浪潮。

過去10年臺灣加權指數每年8月底至隔年2月底之報酬率
年度 報酬率
2010 12.91
2011 4.91
2012 6.77
2013 7.70
2014 1.97
2015 2.89
2016 7.52
2017 2.17
2018 6.10
2019 6.35

資料來源/Bloomberg
資料日期/2010.08~2020.02(每一年度計算區間為每年8月底至隔年2月底)

台灣ESG動態

1.中研院首創「合成嗜甲醇菌」 開闢碳循環可能性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創出世界第一株「合成嗜甲醇菌」。未來,此菌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遍及人類生活的高價值含碳化合物,為碳循環開闢了更多可能性,本研究成果被譽為「合成生物學的新標竿」,登上期刊《Cell》。

2.南山人壽攜手屏東縣政府 助1.9萬人獲微型保險保障

南山人壽推動微型保險、普惠金融,以行動響應政府照顧弱勢民眾政策美意。14日宣布攜手屏東縣政府,結合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捐贈保費,擴大縣內微型保險保障對象,共新增逾1.6萬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戶及身心障礙民眾納入團體微型保險保障範圍,預計2020年將捐款約新台幣400萬元,協助約1.9萬名弱勢屏東鄉親建構意外保障的防護網。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南山人壽長期關懷弱勢,從公益關懷的企業精神出發,推動微型保險,協助弱勢度急難。2020年繼與基隆市政府合作後,再與屏東縣政府合作,擴大及新增兩類弱勢族群於團體微型保險的捐助範圍內,在面對意外風險時,也能擁有保障與依靠,「我們希望,雖然疫情拉遠了人與人的距離,但民眾仍能感受到台灣處處有溫情」。

南山人壽攜手屏東縣政府 助1.9萬人獲微型保險保障。圖片來源/南山人壽提供

天下雜誌最新ESG永續報導

1.熱血公務員燒廢棄物,竟燒出台南小鎮奇蹟?

顏能通原任職台南市政府環保局,主管市內37區清潔隊。他上任初期舉辦社區營造課程,在一次焚燒稻殼成為稻殼炭時想到,或能將菱角殼如法炮製,或許可解決廢棄物問題。

起初,顏能通與民眾土法煉鋼,使燒金紙的鐵桶,將菱角殼碳化成菱殼炭。後來,專研孔洞材料的成功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林弘萍義務協助,並成為團隊研發主力。

團隊花了一年不斷試驗,才打造出現有的碳化設備,目前每年約可生產90噸菱殼炭。「菱角殼要曬多乾,桶子要挖幾個洞,在桶子要燒多久,什麼時候送氣⋯⋯,」有張娃娃臉、看不出已50歲的顏能通細數其中眉角。

菱殼炭性質類似一般消費者較熟悉的竹炭。除了製成吸附異味、水分的吸附包,也能中和水質、過濾污水,以及加入植栽裡頭,保濕固碳,保水保肥。

用燒金紙的鐵桶,將菱角殼碳化成菱殼炭。圖片來源/吳宙棋

2.尋找下一個台積電!2020「快速成長一百強」全解析,誰是逆境贏家

2020年《天下》再度啟動台灣中小企業「快速成長一百強」調查,鎖定2019年營收1億至100億的企業,依據2017年到2019年營收,進行營收複合成長率排行,找出各產業持續成長的明日之星,帶動台灣經濟轉型的下一個鴻海、台積電。33年前,台積電成立時,也只是一家年營收1億多的中小企業,如今年營收破兆,成為左右全球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

調查結果顯示,當全球經濟動盪、產業秩序重組的現在,上榜企業正經歷一場大洗牌。

「去全球化的新時代下,『韌性』(resiliency)才是最重要的競爭力,」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表示。

韌性,指的是企業能夠預測、應對、適應環境持續變化,並且生存和繁榮發展的能力。打造韌性,不只幫助自己活下去,還能做到逆勢成長。

尤其,當經濟局勢動盪,新科技模糊競爭邊界,產業加速洗牌,韌性,就變得比企業以往重視的效率更重要。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創新樂高教授俞昊表示,過去企業為了提升營運效率,縮減成本、減少多餘配置,採取精實管理。但只要危機一來,往往因為缺乏風險管理機制,低估因應成本,難以緩衝,對營運帶來極大風險。

《流域共好》打開流域,打開40年的關渡大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