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其實真的不貴!──從氣候變遷到消費習慣,一個旅歐台灣人的反思

幸福,其實真的不貴!──從氣候變遷到消費習慣,一個旅歐台灣人的反思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他們的生活價值,不依附在物質上。所謂的美食,是買到鎮上剛出爐的麵包,加上附近農家自製起士和某個小酒莊的好酒,以及好友相伴的美好下午。

冬天在安道爾,最常被問,「妳滑雪嗎? 」我總是理直氣壯地回答,「不會,因為台灣幾乎不下雪。」經過這個冬天,我得重新想個理由了。

這幾天的臉書,被一片白雪洗板,台灣下雪了!不只是高海拔的合歡山,連陽明山國家公園都可賞雪。二十幾年前,大屯山頂下雪,長長的車陣,至今仍記憶猶新。這次,不但雪量更多、海拔更低,且分布北台灣多處。大夥不畏風寒賞雪去,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樂乎!

相較於台灣一片歡欣鼓舞,今年安道爾的冬季,商家們一片愁雲慘霧。

安道爾擁有南歐最大雪場,價格和阿爾卑斯山各雪場相比,便宜許多,因此冬季許多遊客慕名前來,是這裡的旅遊旺季。北邊城鎮上的旅館和商家,甚至只有冬季營業,光靠這半年的生意就能維持,不難想像,冬天的安道爾有多麼熱鬧。

但好景不常,去年冬季,直到接近聖誕節,才有較多的降雪;今年更慘,不但雪來得晚,下雪過後的幾天,溫度又直線上升,一月的氣溫,居然還高於 10 度,靠雪吃飯的商家,無不直嘆氣,今年的氣候異常,真的很有感!

台灣下雪,歐洲熱浪,異常的天氣,其實也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訊,開心賞雪之後,別忘了,這不是個好現象。身為居住在地球的一份子,我們能做些什麼?

2015 年 11 月,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台灣因為政治因素未能參加,但你知道嗎?小小的台灣,每年的排碳量,居然佔全球的 1%,只比法國少一點,平均每人的排碳量,更名列世界前茅!除了身為世界公民的責任之外,台灣近幾年面對乾旱、暴雨等災害侵襲損失重大,在在顯示,這個問題已不容我們忽視。

先暫時不談(很多人會直覺聯想到的)台灣石化工業功與過,我想先說說我們自己的消費習慣。

去年底藉著聖誕和新年假期,短暫回台北一趟,看看家人和朋友。雖然距離上次回台的時間,只有一年半之隔,但台北的變化,卻讓我感覺像個異鄉人。走在信義區的街廓,新的大型百貨又增加不少,從精品到國外平價服飾品牌的旗艦店,密集度之高,讓我不禁好奇,台灣人的消費力真的那麼強,足以支撐?

佇足觀察一段時間,發現,台灣的生活真的很忙:平時努力加班賺錢,放假再努力的買,努力的吃。網路上美食,美妝,購物達人的部落格人氣超旺,彷彿不買,不吃,不知道這些訊息,你就落伍了。不過仔細想想,消費之後,真的覺得幸福嗎?

許多人羨慕我住在歐洲,感覺這裡風景如畫,生活悠閒又有品質。殊不知,這種我們眼中幸福的生活,和所得高低,並不成正比,而這些所謂先進國家的居民,薪水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高。舉法國為例,一般受薪階級的薪水,落在 1,500 至 2,500 歐元(約新台幣 53,000 至 89,000 元)左右,以歐洲的物價來算,生活就是過得去,稱不上富裕。那麼,為何他們能擁有如此的生活?差別在於對物質的看法。

大家感嘆房價高,買不起,其實,許多歐洲人(尤其在大城市),也沒有自己的房子;台灣路上雙 B 名車,大休旅車滿街跑,法國人多還是開小車(高油價也是原因之一);在台灣拿 iPhone 稀鬆平常,連沒有收入的學生都有,在法國算是奢侈品;更不用說那些高價名牌包,在法國人眼中,那是炫富的行為,一般人並不崇尚;許多台灣人遊遍世界各國,許多法國人連義大利都沒去過,度假就是家族的鄉間或濱海小屋。

他們的生活價值,不依附在物質上。所謂的美食,是買到鎮上剛出爐的麵包,加上附近農家自製起士和某個小酒莊的好酒,以及好友相伴的美好下午。我曾經在阿姆斯特丹看到一家五口旅行,坐在路邊的長椅,麵包、火腿和起士傳下去,一人拿一片,午餐就這麼解決了! 一家人一起旅行的回憶,比吃昂貴餐廳來的值得,不是嗎?

如果消費能帶來快樂,台灣應該會名列前茅,但事實卻相反,大家普遍感覺生活壓力很大。如果,能轉個角度,思考本身的消費行為,不被商人牽著走,不和別人比較,不但能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還能將「小確幸」發展為「大幸福」,何樂而不為?

執行編輯:郭姿辰
核稿編輯:張翔一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廣編企劃|品牌 20 周年傾力貢獻!傳繼蠟雕工藝,巨型創作羅浮宮盛大展出,Cindy Chao 榮登法國百年珠寶學府,首位受邀亞洲藝術家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