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加入會員,專屬活動優先通知!

要救一座城市,你得先救一條河 借鏡英國梅西河谷運動|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要救一座城市,你得先救一條河 借鏡英國梅西河谷運動|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河川水質改善後,當地也能舉辦起鐵人三項,讓居民直接跳進碼頭游泳。

Mersey Basin Campaign網站

當工業革命的榮光退去,老牌英國工業城被全球化的浪潮淹沒,工廠關閉,人們失業,環境大臣卻從重度污染的河川裡,看見城市再生的一線生機。

為淡水河做一件事】系列報導:復育一條河,是為了拯救一片城市。2020,CSR@天下號召全民參與06.19淨河活動,共同簽署《淡水河公約》,天下雜誌承諾持續追蹤報導淡水河水質與生態變化、要求改變。這次,我們一起為淡水河做一件事。

有時候,復育一條河,是為了拯救一片城市。

英國的梅西河谷運動(Mersey Basin Campaign)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宛如黏稠液態煤的梅西河污水

全長70英里(約113公里)的梅西河流經英國西北部,穿過老工業城—曼徹斯特、港口大城利物浦,最後流入愛爾蘭海,途經29個行政區,500萬人生活在它的集水區,這裡是工業革命和工人運動的發源地。

百年來,未經處理的家戶廢水、工業廢水統統排進了梅西河。1980年代,梅西河成為英國污染最嚴重的河川,甚至有人說是全歐洲、全世界第一。「梅西河水污染之嚴重,有如黏稠的液態煤,」利物浦航海俱樂部船員湯姆・沃克曼(Tom Workman)回憶,惡臭、浮沫、巨大的脂肪球、死去的牛首浮載浮沈。利物浦人開玩笑說:「你不可能淹死在梅西河裡,因為你會先被毒死!」

梅西河岸不滿廢棄工廠,家庭污水以及工業廢水一併排入河中。圖片來源/Mersey Basin Campaign網站

毫無生氣的黑色河水倒映著一座座衰敗的城市。曾經輝煌的工業城,因為資本出逃到工資低廉的開發中國家,1960年代起開始大規模去工業化,廢棄工廠充斥岸邊,轉眼成為英國最貧困的地區。

1981年,凋蔽的利物浦市中心爆發了吐克斯暴動(Toxteth riots),種族矛盾加上失業(吐克斯失業率逼近40%),民眾與政府爆發衝突。時值保守黨的柴契爾上台,削弱及瓦解工會力量,削減公共支出,放任自由市場「清洗」無競爭力的產業。國家檔案文件揭露,柴契爾的顧問告訴她,利物浦所在梅西塞德郡的「高度絕望」是自找的,他們無法阻止其衰落,其財政大臣則警告她別在貧民窟上浪費錢,甚至考慮部分撤離。

暴動延續之下,直到利物浦的英國環境大臣邁克爾・赫塞爾廷(Michael Heseltine)獨排眾議才出現轉機,他想藉著整治梅西河來拯救衰敗的市中心。

「要重建西北部的都市地區,我們需要清除過去的破壞,重新創造吸引前幾代人來此定居和投資的機會……復育梅西河谷的環境到本世紀末的標準,對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赫塞爾廷說。沒有人願意投資或居住在惡臭的毒河旁邊,唯有河水活了,才能帶動梅西河畔的再生,走上街頭的民眾才有活路。

英國第一個公私協力的梅西河谷運動

1985年,他催生了英國第一個公私協力運動「梅西河谷運動」,由政府出資,展開25年的河川整治和水岸復甦。為何要公私協力?理由很簡單,河流超越了行政地界,滋養數百萬人口,涉及的利益關係人是如此的多元及複雜,必須打破既有行政框架,仰賴公、私部門和公民的共同參與。

梅西河谷運動最初就確立了3大目標:

  1. 提升水質,在2010年前達到「尚可」標準,讓魚類得以生存。
  2. 刺激水岸的商業、娛樂、住房、旅遊、歷史開發。
  3. 鼓勵人們移入梅西河谷生活和工作,吸引富有的中產階級回流以支持在地商業活動,創造就業機會。

當年河谷運動人士也向當地年輕人諮詢,勘查梅西河域內的海岸保護區。圖片來源/Mersey Basin Campaign網站

英國是西方代議民主制度的源頭,梅西河谷運動也強調組織制度。由上至下分別是理事會,主席官派但具獨立性,理事們皆是重要的區域合作夥伴,包括水公司代表,地方主管部門代表,非政府組織的專業諮詢委員,非營利組織成員,私部門,以及學界。他們決定了運動的策略和指導方針。中層則是梅西河谷商業基金會,負責營運事務。

最下面一層是為了促進當地居民的認同和參與,陸續衍生的20個行動伙伴小組(Action Partnership)。在清楚完善的制度下,在地居民主動發現需求,提出解決方案,召集利害相關人開會,成立行動夥伴關係指導小組,定期檢視方向和運作,梅西河谷運動除了參與會議,並提供個案協調專員,協助居民擬出具體細節,找尋資金、空間,連結志工、非營利組織,拉攏地方政府和商家的人脈和資源等。

居民在駁船上遠眺利物浦愛因特的賽馬場。圖片來源/Mersey Basin Campaign網站

從曼徹斯特的運河到利物浦的水岸,從流經柴郡鄉村的博林河到索爾福德碼頭的工業遺址,甚至是里布爾海岸的野生動物棲地,都可見到公民參與的身影。他們建立了英國第一個裝在溪裡的流式垃圾收集器,組織公園藝術活動,小學的歷史遺產日,社區諮詢和生態多樣性計畫等,不一而足。

漲水費建污水處理廠 對死水注入純氧 水質改善了,河流才能活

但是,水質不改善,這些都無法成真。1982年,在赫塞爾廷的批准下,靠著歐洲共同體的經費和調漲水費,5年後桑頓碼頭的污水處理廠落成,規模為當時英國西北部第二,利物浦的民生廢水再也不會直接流進梅西河。自1989年自來水廠民營化,水公司陸續投入80億英鎊(約3,004億台幣)整治梅西河,不僅是梅西河谷運動的理事,並設專人負責整治政策和計畫,贊助在地的行動伙伴小組資金和空間。

為了改善水質,曼徹斯特運河上的索爾福德瑪頭,  在河上安裝加氧裝置。圖片來源/Mersey Basin Campaign網站

索爾福德碼頭是另一個成功案例。1982年,碼頭關閉,遣散3,000人,曼徹斯特運河的索爾福德碼頭變成一塊冒著泡,散發惡臭的爛地。為了改善水質,2001年市議會引進水公司安裝5個加氧裝置,連續10年對死水注入純氧,改善水質,魚種從4種增加到30種,其中包括大西洋鮭,消失百年的水獺也在2011年現蹤。2004年,索爾福德碼頭還舉辦了英國史上第一屆鐵人三項世界杯,其中一項就是跳進索爾福德碼頭裡游3公里!如今,此地建起了洛利藝術中心、帝國戰爭博物館、英國媒體城(BBC在此進駐),這是英國首個也是最大的都市再生計畫。

利物浦市中心也在改變。2003年,地產商宣布投資10億英鎊(約376億台幣),將市中心的廢棄土地再開發為「利物浦一號」(Liverpool ONE),165萬平方英尺的建築群包括160多家商店、酒吧和餐廳,14家電影院,室內高爾夫和一個5英畝大的公園。這是當年歐洲最大的市中心再生計畫。

前一年,利物浦才剛獲選為2008年的歐洲文化之都;後一年,見證18-19世紀世界航海貿易史的6處利物浦歷史中心和碼頭入選聯合國世界遺產。利物浦和曼徹斯特似乎重新建立了新品牌,實現了赫塞爾廷的遠見。

梅西河漸漸清澈,都市地景的改變,湧入的投資,國際的認可,每一樣都牽動著梅西河畔人們的情感變化,似乎在訴說,他們擺脫了失敗主義。

2010年梅西河谷運動功成身退,轉由梅西河川基金會(Mersey Rivers Trust)繼續推動復育工作,許英國城市與人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1. 觀看《一個河生物的告白》淡水河紀錄片:立即觀看
  2. 閱讀《為淡水河做一件事》2020 專題:專題報導數位專輯
  3. 響應《為淡水河做一件事》年度淨河活動:活動報導影音精華
  4. 簽署《淡水河公約》:立即響應

《流域共好》打開流域,打開40年的關渡大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