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是法國文學家福樓拜於1856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雖然距今一百多年,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影視作品的翻拍,讓他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

 

  有些影視作品喜好重口味,讓包法利夫人幾乎與外遇情慾畫上等號,直到我看了2014年版本的電影《慾見包法利夫人》(中文片名又是一種錯誤暗示),才知道這其實是一個關於愛與心碎的故事。

  女主角艾瑪嫁給小鎮醫生包法利,他們的婚姻生活平淡無趣,先後結識了青年才俊賴昂和貴族魯道夫,因此陷入瘋狂的熱戀,也開始熱衷打扮自己,卻慢慢累積起無力償還的大量債務,最後服下砒霜自殺。(當然,這之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橋段無法一一說明)

 

  如果我們不以道德來評斷艾瑪,你會發現,她其實是被苦悶生活壓榨的可憐女人,她渴望浪漫熱烈的愛,渴望體會生活的喜悅和燦爛,如此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活著。可惜,包法利醫生是一個毫無情趣的人,他不懂艾瑪親手做的甜點的美味,也不懂早晨一起散步的浪漫。

 

  於是,當賴昂說:「天氣很好,我想邀請妳一起去散步」,或是送她一張巴黎地圖,給予她遠方的想像,甚至是魯道夫說:「我們的責任是感受偉大、珍惜美好。但是世界上有兩種準則,一種永恆的、詩意的、屬於我們的,另一種是可悲的常規」,她就算內心掙扎,還是忍不住往毀滅的方向走去。

  因為太燦爛了,如果不能擁有這樣的燦爛,人生就太悲傷了。

 

  她其實是想離開的,離開平淡的生活,去一個全新的地方,但是她的情人們,都沒有同她一般的勇氣,於是,她唯一的去處,只有死亡,帶著心碎。

 

  據說,福樓拜在寫《包法利夫人》的時候,將原本的1800頁(正反面)刪到只剩500頁,讓這部小說精緻又密實。他大概沒有想過,這部小說會變成電影,以另外一種方式流傳這個悲劇。

 

  推薦《包法利夫人》這本書,若覺得艱澀,推薦看《慾見包法利夫人》,好看不枯燥,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把艾瑪塑造成「瘋狂購物導致死亡」,其實應該是「瘋狂熱戀導致死亡」才對。

 

 

寫小說的人-FB:http://www.facebook.com/IamNOVELIST

 

 

arrow
arrow

    寫小說的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