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馬哈迪宣布新成立的政黨名為「鬥士黨」後,卻引起了新加坡內政部長的調侃

為何馬哈迪宣布新成立的政黨名為「鬥士黨」後,卻引起了新加坡內政部長的調侃
2018年11月12日,新加坡總統哈莉瑪接見甫二度任相的馬哈迪。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哈迪在介紹其新成立的「國家鬥士黨」文章中,因暗示身在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的馬來人,失去了土地與權利,而引起了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的調侃,事實上這也非馬哈迪首次發表種族刻板印象的言論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在12日晚上宣布,他早前所宣布成立的新政黨,將命名為「國家鬥士黨」(Parti Pejuang Tanah Air),以下簡稱「鬥士黨」。不過馬哈迪在一篇闡述其創黨理念的文章,卻引起了鄰國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的調侃。

已高齡95歲的馬哈迪在本月7日時宣布,將成立為馬來人及土著奮鬥的新政黨,以挑戰貪污與盜賊統治合流的慕尤丁政府。

當今大馬》報導,馬哈迪表示他所創立的土著團結黨已遭人騎劫,而法庭也承認了現任首相慕尤丁(土著團結黨總裁)對他們做出革除黨籍的決定,因此他們被迫創立新政黨。馬哈迪強調,他創立鬥士黨不是為了再分裂馬來人,而是為了讓馬來人可選擇一個為他們、為人民而鬥爭的政黨。接下來國家鬥士黨仍有待馬哈迪向馬國內政部社團註冊局提出註冊後,才會正式成立。

在馬國,以馬來裔為基礎的政黨包括巫統,以及馬哈迪在2016年成立,但今年被撤銷黨籍的土著團結黨,至於伊斯蘭黨,儘管絕大多數黨員為馬來裔穆斯林,但也有少數華裔穆斯林加入。如今馬哈迪所成立的國家鬥士黨,依然是以種族為立黨基礎的馬來政黨,因此馬哈迪會特別強調他所重視的馬來民族主義,以延續自身的政治鬥爭。

馬哈迪12日下午在其臉書專頁與部落格刊了一篇文章,而該文章是以詩歌的方式書寫,以闡述其創立國家鬥士黨的理念,當中提到「出於覺醒,我黨創立。貪腐將摧毀一個民族。貪腐將毀掉馬來人。」、 「如果為了官位與金錢,選其他黨吧!」、 「若要救贖尊嚴,捍衛我們的權益,選擇我們的黨,選擇鬥士黨」。

然而,由於馬哈迪在文中提到「Lihat Melayu negara jiran. Melayu lagikah negara mereka?」
意即「看看鄰國的馬來人,國家還是他們的嗎?」而引起了鄰國新加坡的不滿。

印度裔的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K Shanmugam)也在臉書專頁意味深長地寫道,馬哈迪所寫的這兩句話「看看鄰國的馬來人,國家還是他們的嗎?」相當有趣,「不知道馬哈迪是指哪一個國家?」

星洲日報》報導,有網友在尚穆根的貼文留言道,新加坡是多元種族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國民不需要被標籤為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或其他種族,只須被標籤為新加坡人。

關鍵評論網專欄作者彭成毅曾撰文指出,由於過去馬哈迪曾在新加坡有遭受過種族歧視的經驗,因此其任相期間在各議題上與新加坡有摩擦。例如馬哈迪對馬新水供協定、馬新彎橋、馬新高鐵等議題都有意見,包括威脅切斷對新加坡供水、要求取消馬新高鐵但又要求建設連通馬新兩國的彎橋。

反觀前首相納吉時期對新加坡的友好路線,凸顯了馬哈迪對新加坡的外交手段較強硬。同時,代表馬來民族主義的馬哈迪,和代表多元主義與精英主義的李光耀,也常對於族群關係的看法相互對立。

另一方面,馬哈迪也多次發表強調馬來人與華人富裕程度差異的爭議性言論,包括今年6月接受港媒《亞洲時報》專訪時聲稱,馬國華裔極其富有,幾乎「掌控」了國內的所有城鎮,因此是一種不健康的現象。《當今大馬》引述《亞洲時報》報導指出,馬哈迪在訪談中被問到其第二度任相期間是否有限制中國在馬國的影響力時,卻回答了馬國華裔掌控城鎮的看法,馬哈迪強調住在城市的華裔和鄉區的馬來裔之間的貧富差距,擴大了城鄉之間的不均,是需要去糾正的。

除了已在野的馬哈迪發表了華裔比馬來裔富有的爭議言論外,在執政黨陣營方面,馬國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高級部長阿茲敏在今年7月也發表了相關爭議言論。《東方日報》報導,阿茲敏在國會接受質詢時,以馬來阿姨「Makcik Kiah」只能購買便宜的國產車,而華人「王先生」卻能買較貴的德國賓士豪華車,來比喻華人與馬來人的族群貧富差距,遭到了在野黨的批評,指阿茲敏此番言論帶有種族標籤的刻板印象。

由此可見,種族歧視與貧富差距的刻板印象,始終是馬國國內難以消解的問題,同時種族主義也常引發馬新兩國之間的外交口水戰。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