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翔鐘:張開雙臂,英國歡迎港人

A+A-
英國外相藍韜文(Dominic Raab)早前表示,將為香港 BNO 持有人延長入境居留待遇,居留 5 年之後,再過 1 年,即可申請加入英籍。 圖片來源:路透社

多年來,除了在香港工作和生活的少數人之外,英國人和媒體對於香港的興趣不大,態度冷淡,與他們對印度的強烈興趣遠不能相比。即使是英國將香港交回給中國的大日子 ——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也沒有成為英國的大新聞。

因為,對左派而言,撤出殖民地不但理所當然,而且就香港來說,早就應該交回給中國,並不值得誇耀。所以,當時剛剛上任的工黨首相貝理雅只是例行公事式出席交接儀式,沒有顯出任何熱情或傷感情懷。很多人會記得末代港督彭定康和家人戀戀不捨的鏡頭,而想不起貝理雅有任何表現。1940 年代末,工黨主持英國撤離印度次大陸時,也顯得扭捏尷尬,以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匆忙而粗疏,遺禍無窮。對右派來說,那是無可奈何的事,把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經營成繁榮興旺的東方之珠,也算是不枉治理香港多年,何況英國還在「中英聯合聲明」中為香港爭取到一國兩制,以及種種權利保障,可說無愧港人。

然而,從去年反送中民眾抗爭運動,以及今年通過並實施「港版國安法」以來,香港一再成為大新聞。7 月初,英國媒體在頭版刊登了港警抓捕年輕示威者、將他們的頭壓在地上動彈不得的照片,令人心酸。其實,從去年開始,港警迫害民眾的圖文不斷出現在英國和國際媒體上,令人震驚。

在香港和港人抗爭成為大新聞的同時,英國約翰遜政府一改前朝,包括卡梅倫為首的保守黨、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和文翠珊領導的保守黨政府對中共的羸弱姿態,表示要盡道義責任,修改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者的入境居留待遇:先是容許逗留半年改為一年,「國安法」公佈後,進一步改為容許居留 5 年;5 年之後,再過 1 年,就可以申請加入英籍。

英國政府此一取態與 30 餘年前大相逕庭。當時的政府也是保守黨政府,而且是鐵娘子戴卓爾夫人領導的政府。但是,以戴卓爾夫人重臣鐵壁(Norman Tebbit)為首的右派反對接納港人來英定居。結果,香港得到的是居英權計劃,讓香港數萬個精英家庭獲得英國護照作為保險措施,而事實上他們預計這些人並不會移民英國。這次不同,朝野各黨都同意接納持 BNO 護照的港人,工黨影子內閣外相藍麗珊(Lisa Nandy)支持政府的措施,還進一步要求英國在將要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上提出香港問題。

正當英國脫歐,收回控制外來移民的主權,並對移民問題採取收緊政策之際,不論官方還是民間,卻異口同聲,一致歡迎被視為高質素的香港人來英國定居。著名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 Research)發表的報告估計,如果實施政府政策,吸納到具有高度生產能力的 100 萬名香港人,可以為英國經濟增加 400 億英鎊財富,佔英國 GDP 將近兩個百分點;即使只有 30 萬人接受 offer,也將增加 120 億英鎊財富。該智庫的報告說:「在新冠疫情問題和脫歐時,不能達成協議的可能短期衝擊情況下,來自香港的高技術人士,將會是英國經濟陰霾一年中的一縷曙光。」

面對強權持續抗爭的香港人被專制政府視為刁民,遭受無情鎮壓。但是,在文明世界看來,香港人是質素高、勤儉奮進、守紀守法的良好公民,迎之唯恐不及。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資深新聞評論家,曾任職 BBC,前「香港信報」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