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參考書堆中長大,南一總經理蘇偉銓:我的孩子不用寫一堆評量,即使不愛念書學一技之長也很好

南一書局蘇偉銓從小念書,每一科至少寫三本以上的講義、考卷。等到他自己當了爸爸,並不要求孩子反覆練習寫題,反而鼓勵孩子多元發展、把時間用來涉獵其他的讀物。

在許多人求學的青春歲月裡,南一書局占有一席之地,從小到大不知寫過多少本點線面、新超群的參考書和考卷。南一書局總經理蘇偉銓從小就在參考書堆中長大,2003年在美念完碩士、返台進入南一,從業務做起,18年來勤跑校園現場,對台灣教育有很深刻的感受和觀察。

 

對108新課綱又愛又恨

身為6年級生,蘇偉銓從小接受填鴨教育,對108新課綱可說是又愛又恨。

站在出版社的立場,外在大環境有少子化、學生人數銳減的挑戰;新課綱上路後,內容編纂變得複雜,加上素養導向題型的研發,在在需要人力和時間。近幾年,南一書局光是內容編寫和製作的人力,從800人增加至1000人,大幅擴編。

站在家長的立場,蘇偉銓十分認同新課綱的願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引導孩子探索性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蘇偉銓育有4個孩子,分別就讀國二、國一、小四和大班。蘇偉銓開玩笑的說:「努力增產報國,自己的產業自己救。」

 

4個孩子各有各的特質和天賦

4個孩子有4個樣子,特質和天賦都不一樣。光是選學校這件事,蘇偉銓煞費苦心;4個孩子念4所不同的學校,分別位於台南市的東區、北區、安南區、安平區,每天早上蘇偉銓和太太分頭行動、各送2個孩子上學,很多朋友都說他很瘋狂。

蘇偉銓表示,大女兒和二女兒小學念私校,畢業後念私立國中。大女兒適應良好、一切順利;但老二的自主性高,不太適應私中,因此國一下轉學到公立國中。

至於三女兒,對讀書沒什麼興趣,叫她看書就坐著發呆,課業成績排名從後面倒數過來比較快,「逼也沒有用,」蘇偉銓因此讓她念公立小學。

 

陪孩子找到適合的方向

論學習資源,家裡有讀不完的參考書、寫不完的評量考卷,但蘇偉銓並沒有逼孩子非念書不可。蘇偉銓認為,台灣技職教育長期被弱化,如果孩子不喜歡念書也沒關係,往技職教育發展、學一技之長也可以。

「比起硬ㄍㄧㄥ、沒興趣,隨便混4年拿一個大學文憑,倒不如早點進入技職體系好好學一個技能,這樣也很好。」蘇偉銓說。

蘇偉銓做得一手好菜,還會做麵包。他看老三愛吃美食,鼓勵她動手做、試試看有沒有興趣,甚至還幫她購買做麵包、西點的線上課程,「只要基本功學得扎實,再加上好好學英文,也是發展的一個方向。」

只是目前看起來老三對烘焙並沒有太大的興趣,蘇偉銓知道她還沒有找到方向,因此沒有什麼學習動機。「不管做什麼都可以,最重要的是,找到方向後認真投入,才能做到最好,」蘇偉銓說。

在孩子找出他的興趣和方向之前,中間可能會經歷很多的試探和摸索;在這過程中,蘇偉銓就是陪孩子發現優勢和長處,找出適合的方向。

大女兒對數理沒興趣、語言有天份,蘇偉銓鼓勵她努力撐過國中階段,高中以後分學群,可以朝語文相關的科系努力。相較之下,二女兒明顯是數理傾向,加上不太擅長表達,蘇偉銓認為將來較適合走數理專業的路。

 

希望孩子知道自己為何而學

新課綱最終希望培養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想要成為終身學習者,必須具備學習的動機和學習的能力,兩者缺一不可。

蘇偉銓觀察,二女兒的自律性甚高,且學習能力佳,習慣自己讀、超前學校的進度。父女倆討論過後決定,國二計畫在家自學一年。

整個申請自學的過程,蘇偉銓放手、全部讓女兒自己來,包括:上網查資料、提出自學的申請計畫、和學校主任溝通等;只有需要家長填寫的部份,蘇偉銓才介入。

關於課表的安排,他也讓女兒自己規劃每天的課程,其間歷經不少來來回回的討論。蘇偉銓最在意的是,「孩子知道自己為何而學,這很重要。」他希望幫助孩子深入思考,選擇自學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二女兒計畫更深入地學數學,也想花時間好好練大提琴。蘇偉銓說:「如果孩子因此學會規劃時間,時間管理得很好的話,就成功一半。」蘇偉銓也坦承,決定讓孩子在家自學,他的壓力不小,「如果她在學校好好念,考上第一志願不是問題;但如果自學經驗很成功的話,孩子絕對比同年齡的孩子更有想法。」

 

孩子的學習也漸數位化,不需要不斷寫考卷

蘇偉銓從小念書,每一科至少寫三本以上的講義、考卷,各家的版本都寫,感覺好像永遠寫也寫不完。

出乎意料的是,蘇偉銓國小成績並不怎麼樣,成績倒數10名,直到國、高中以後才突飛猛進。蘇偉銓認為,一來可能是他開竅得晚,二來也是因為他念私中,被棒子逼出來的。

4個孩子需要像爸爸小時候一樣,不斷地寫評量和考卷嗎?蘇偉銓指出,以前的年代既沒有AI、也不鼓勵多元發展,所有的知識都得靠反覆背誦、記下來,但現在時代在改變,學習的方式也在改變。

蘇偉銓認為,孩子上課的課本用什麼版本,就練習那個版本就好,「剩下的時間可以讀其他的讀物,多方涉獵,還可以用來做其他事如練鋼琴,多元發展。」

隨著數位學習蔚為趨勢,南一書局也從平面出版社,跨足數位學習,包括:發展電子書、真人Live家教平台,以及教學平台。

蘇偉銓認為,「數位學習其實是最好的因材施教,」他也讓女兒上真人Live家教平台、一對一地線上學習。他指出,數位學習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做到「個別化學習」,上課前會先前測,派卷給孩子寫,老師就知道孩子是哪裡不懂,孩子也可以針對不會的提問,「一堂課只要25分鐘,針對孩子的弱點加強,」上完課後再做一次測驗,確認孩子都學會了。

 

親子之間「陪伴」最重要

在蘇偉銓求學的過程裡,媽媽每天坐在3姐弟身後陪讀到凌晨1、2點,為他帶來安定的力量,蘇偉銓笑說:「媽媽真的很辛苦,雖然現在想想可能也是在盯我們有沒有認真讀書。」

陪讀的這項「傳統」,在蘇偉銓家被保留下來。由於蘇偉銓公事較忙,因此由太太每天晚上陪孩子讀到12點,趕他們上床睡覺。

蘇偉銓形容自己是嚴厲的爸爸、很講究原則,平常和孩子笑嘻嘻的、感情很好,每天晚上會下廚煮宵夜給孩子吃。但只要他扳起臉來,孩子就知道爸爸要生氣了。

蘇偉銓認為,「你要當一個都不發脾氣的家長也可以,你要很兇也可以,但最終孩子會不會變壞、跟爸媽親不親,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家長有沒有陪伴。」

蘇偉銓從小是乖乖牌、十分聽話,念什麼學校和科系都是接受父母的規劃和安排,包括:高分考上南一中,捨第一志願、繼續念私中;大學念成大工管系,也是爸爸建議念管理類科系,以後才能接班。直到大學以後,蘇偉銓才慢慢開始有自己的想法。

等到自己當了爸爸之後,他很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思考力、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適性發展、走適合自己的路。

蘇偉銓表示,在家族企業工作有好有壞,很難把親情和公事完全切割開來,「但如果我把孩子栽培好,他就可以創造出自己的舞台,不一定要由我提供舞台。」

 

照片提供/蘇偉銓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