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09/15

【劍微知著】「進擊」的伸卡王牌Logan Webb:巨人隊前進季後賽的關鍵「座標」

伸卡球,可說是台灣人最熟悉的球種之一,當年王建民正是靠著一手沉球創造出無數感動,然而近年來在飛球革命的影響下,伸卡球不再熱門,像王建民那樣以伸卡球主戰的投手也越來越少,不過今年的大驚奇舊金山巨人陣中,卻誕生了一名伸卡球王牌,扛起了下半季的灣區輪值,他是Logan Webb,一位前兩年防禦率破5的投手。

作者:劍花Charlie

JK47

好文,感謝用心分析。

不過,我對於本文某段關於SSW的敘述稍感疑問。

假設我的理解沒錯,根據Baseball Prospectus某篇講SSW的文章(網址放最下面),似乎有提到,SSW的主要功能是讓sinker/changeup有超乎打者預期的arm-side break,因為通常純粹吃magnus force的四縫線速球,不會有這樣的arm-side break

只不過,文中也有提到,Gyro Spin所製造的SSW效應,在多數情況下,並不足以抵過損失的magnus force,而magnus force則是主導垂直位移的力量。

然而,您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個論點是,因為Webb和某些投手(例如Lynn)的axis shift很大、進而製造更強的SSW,所以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垂直位移。

所以我好奇的點就是,這個論點有沒有更細緻的數據研究撐腰?雖然我挑了幾個案例進行觀察之後,確實有看到幾位Axis Shift很大、而且垂直位移很多的投手 (但目前sinker axis shift也名列前茅的Sonny Gray,垂直位移量似乎就普普通通)。

如果單純根據BP那篇文章,關於SSW這個議題,比較多人討論的面向,似乎還是如何利用SSW,讓伸卡球/變速球與四縫線展現出區隔。

比如Lance Lynn,他就是四縫、伸卡交叉丟,但一顆吃magnus force、另一顆吃SSW,因此Lynn可以用同樣的axis,丟出不一樣的movement,進而能夠製造混淆效果。

但像Webb這種偏向伸卡球一支獨秀的案例,究竟SSW還有沒有那麼重要?以及,他優秀的垂直位移量,到底跟SSW效應有多大關聯?

總歸來說,我的問題就是:SSW發揮效益的關鍵,究竟是它轉換成伸卡下墜量的效率很高;還是指有四縫線速球搭配的情況下,SSW Sinker多產生的水平位移更容易讓打者失去平衡?

當然,如果有更直接的數據研究,能夠證明較大的Sinker Axis Shift能製造更多下沉位移,我會很有興趣想知道的。感謝作者好文,我這裡也是拋磚引玉的提供一些想法而已XD

https://www.baseballprospectus.com/news/article/62912/not-just-about-magnus-anymore/

劍花Charlie

感謝大大的回覆,我個人是沒有(或是有但後來沒有深究)BP的文,主要是看Driveline跟另一篇以Driveline為主的文,那裡面確實也提到了往Arm Side掉的效果,不過同一篇文也提到水平的效果跟壓制力的關聯較低,而且Webb去年的水平位移更大,所以我才會沒有提及那麼多。

然而經過您的提醒,確實我忽略了闡釋SSW跟垂直位移間的關聯性,感謝你的回覆!!但我也真的很好奇到底這個SSW的效果跟威力有多大,畢竟也有如Jake Arrieta這種明明有SSW跟Spin Mirroring 卻整個炸的投手,因此我透過紅雀的配球去猜測到底該怎麼使用,不過目前還蠻多模糊空間的

劍花Charlie

之後我會看BP那篇文章的,抱歉最近可能無暇,但真的很感謝您!畢竟SSW我真的沒接觸到太多華語的解釋,個人英文程度也就普普,很高興能有人給予不同的想法!

JK47

感謝作者回覆,或許我們之後也可以繼續深入討論這方面的議題,畢竟這確實是目前國內作家還沒有掌握得很透徹的部分XD 例如我剛才提問的SSW到底跟Sinker本身的V-Mov有沒有關係,可能就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或文獻來佐證。

另外,針對本文的內容,有一個地方我想給個小建議

裡面有一段提到「今年他Axis的變化是-60,比去年的-45還要大」......

我剛開始以為這個數字是指角度,但後來爬了一下Statcast的數據,顯示今年Webb伸卡球的推估旋轉軸、實際選轉軸方向剛好差了一個鐘頭,所以你內文的意思應該是指「時針運行60分鐘的角度」才對。

如果這個解讀角度是對的,那我就算是懂你內文的意思了。

不過,我覺得如果是一般沒特別查過資料的讀者,也許第一時間看過去會覺得有點迷惘吧XD 可能這邊再寫清楚一點會比較好哈哈哈,不然還真的不知道60是指什麼單位。

比如若要用度數表達,那我可能就會寫說,實際旋轉軸和推算選轉軸差了30度(等同於一個鐘頭的時針角度)。

劍花Charlie

@JK47
哦哦對對對,抱歉單位沒有寫明,感謝提醒,等下會更改;
這邊同時讓我想到,Savant的測量比Driveline籠統許多,球員Axis Break之間的差異就不是那麼明顯了

JK47

再補充一下我的上一段留言。

BP那篇文章就以Kyle Hendricks為例子,指出憨吉的Sinker有明顯的spin axis shift,也因此,他能在四縫/伸卡spin axis幾乎一致的情況下,丟出比較沒有arm-side break的四縫線速球、以及arm-side break明顯的伸卡球。但Hendricks似乎就不是以超誇張下沉量聞名的投手。他的好成績,比較像是利用不同球種交錯的技巧破壞打者平衡。

這也是我會對sinker的spin axis shift與V-Mov之間究竟有多大關聯,感到非常好奇的原因。

劍花Charlie

這會讓我想到Lynn的投球!但像Wainwright 其實就蠻類似Webb,比較沒有使用速球系來搭配,反而是用變化球(曲球)

JK47

對對 我的看法也差不多是這樣

您剛剛的回覆中也有提到,如果單看某顆球種,它的arm-side break可能不會跟它本身的成績有強烈的正相關。這個其實我可以理解,因為能夠影響某球路outcome的變項太多了,球速、位置、垂直位移.....等等。

因此,更讓我感興趣的是「不同球路之間」搭配的效果。

也就是說,可能是要一個pair綁起來一塊看的(這個BP網站好像有類似的數據,之前pitch tunnel討論風氣正夯的時候常常用到),而不是只單看某某球路的位移如何影響某某球路的成績。

比如我們同時提到的Lynn......他和Hendricks的伸卡球,可能都不是伸卡球界裡面arm side break數據最突出的投手。
但如果真正的比較對象是四縫線速球呢?那它顯然就比四縫線更可能往兩側跑。而SSW理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藉由這樣的反差(例如利用同樣的axis丟出位移形狀差很多的速球),讓打者的平衡被破壞掉,而這可能是數據很難察覺出來的。

Hendricks就真的是很經典的例子,你單看他的四縫、伸卡,其實位移量都不算特別突出頂尖,但兩個配起來就是很有效率。

劍花Charlie

@JK47 嗯嗯,不同速球系的搭配確實是單看球路位移不容易看出的,Wainwright 的話也有用cutter跟sinker搭配(不過效果就比較差一點),但感覺主軸還是曲球;Webb的話則是有用軌跡類似的變速球跟Sinker搭配,用很沉跟沉去騙打者,當然也還有滑球;Houser則是有用4seam跟ChangeUp

劍花Charlie

@JK47 這真的蠻有趣的,也可以解釋為何140戰隊的Hendricks 能威那麼多年,也造就Lynn這種如此特殊的投手!前幾年的共軌風潮個人沒有什麼參與😅,不過感覺這個效果之後也會越來越知名!

然後另外我也看到savant有在統計球路之間的“Axis Gap”、與其他球路的Axis Break,感覺其中也是有許多未公布的效果!

(我有看過有人提到Bieber的滑球與曲球,除了共軌外,兩者出手時的Axis幾乎一致,或許這也是混淆的手法之一,但這沒看到其他解說)

【劍微知著】洞燭機先–

每周三以墨跡為您剖析MLB的時事與戰況

舊金山巨人隊堪稱本季最大驚奇,目前仍在道奇與教士環伺的國聯西區中排名第一,更在昨日擊敗教士隊後確定晉級季後賽,讓許多專家跌破眼鏡。不過他們原本的王牌投手Kevin Gausman在下半季卻陷入低潮,ERA腫到4.55,與取得Max Scherzer的道奇隊可說是此消彼漲,然而巨人隊的戰績依然長紅,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他們找到了新任王牌,也就是今天的主角— Logan Webb。

台灣人最熟悉的伸卡球投手

Logan Webb是誰?

今年即將滿25歲的Webb是在2014年選秀會上由巨人隊於第四輪選入的投手,採取側投的他球速並不出眾,主要是靠著球路的位移與變化球來製造滾地球,靠著2019年在小聯盟投出1.85ERA的屠殺性表現成功升上大聯盟,在更深入了解他之前,先來看看幾個精彩畫面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看那個伸卡球跟滑球的精彩位移,仔細觀察後還可以發現兩者在出手後的軌跡還相當類似,打者很晚才能知道那是滑球還是伸卡球,而同時該兩者的搭配也是他今年最殺的球路組合,就Run Value的計算上,兩者分別替他省下了12跟10分,可說是造就他今年2.80ERA,2.90FIP精采表現的最大關鍵,也讓他能投出宰制性的七八月(防禦率甚至還不到2),在Gausman陷入低潮時成功撐住了巨人輪值,使球隊能以黑馬之姿站上國西之巔,搶先奪下季後賽門票。

低於0的擊球仰角

Webb

ERA

FIP

K%

揮空率

xWOBA

擊球仰角

2020

5.47

4.17

18.7

22.9

0.347

6

2021

2.80

2.90

26.2

29

0.281

-1

聯盟平均

4.25

4.20

22

24.4

0.312

12

然而就如摘要所述,固然有不錯的小聯盟成績,但自19年站上大聯盟以來,Webb是位毫不起眼的投手,他沒有出色的火球球威,甚至還有缺乏武器球的問題,怎麼看頂多就是位後段輪值跟牛棚料,這也是為何筆者在討論巨人隊的舊文裡會把Webb歸類在後段先發中

延伸閱讀:十九世紀以來的無解世仇— 道奇巨人雙雄的交易預想與對戰分析

不過從以上的表格可以看出,今年的Webb不一樣了,筆者的既有觀點完全被打臉,除了xWOBA跟揮空率都大幅進步外,對手的擊球仰角甚至還不到0,顯見打者都只能擊出長打威脅力低的滾地球,對手的得分效率自然低迷,然而到底他是怎麼做到的呢?最明顯的改變即是配球的改變:

蛻變的關鍵:配球改變

橙色是伸卡,黃色是滑球,這兩者的使用明顯在今年拉高,反觀四縫線則是逐漸被冷凍

從圖中可以明顯的發現,過往的Webb的主戰球路其實是四縫線速球與變速球的搭配,然而前者的轉速跟球速都低於聯盟平均,又時常丟到好球帶偏高的位置,即便後者擁有極佳的位移量,但整體而言還是讓Webb屢遭狙擊,所以如同過去一個月我們討論Robbie RayBlake Snell等提到的邏輯–「好用一直用,不會用就不要用」,Webb在今年放棄了他的四縫線速球(使用量從33.7%變成10.2%),改用伸卡球(37%)與滑球(25%,對左打時會有比較多變速球)作為主戰球路,還將首球好球率拉高到66%,因而收到了極佳的效果,坐擁了優異的揮空率。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劍微知著】變化球失控,不投也罷—Blake Snell突破五局,再現賽揚的箇中關鍵

【劍微知著】賽揚熱門Robbie Ray:從保送槍到三振王的華麗蛻變三部曲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