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東京奧運破奪牌紀錄,引發日媒與路透社關注:「奧運參加名稱再度掀起熱議」

台灣在東京奧運破奪牌紀錄,引發日媒與路透社關注:「奧運參加名稱再度掀起熱議」

中華台北會旗。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一位不太關注體育賽事的同事,在東京奧運如火如荼舉辦時問我:「台灣有在參加奧運嗎?」我豪不猶豫、挺胸驕傲地回答:「當然!而且我們羽球男子雙打拿下金牌!」

請大家告訴我!這是真的嗎?

我們麟洋讓世界看見台灣了 

我們麟洋真的做到了!!! 

再次向全世界大聲的自我介紹 

我是台灣羽球選手王齊麟 

I am Wang Chi Lin 

I am from Taiwan

與李洋搭檔,獲得 2020 東京奧運男子羽球雙打金牌的王齊麟,7 月 31 日在臉書熱情發文

圖/截自 王齊麟/Wang Chi Lin 臉書專頁

簡短的幾句話,映出台灣人多年以來無法以「台灣」為名,並帶著國旗參加體育國際賽事的處境。為了繼續站上國際舞台,台灣人也只能無奈接受「中華台北」4 個字,然後仰賴台灣選手們在世界體壇發光,讓世界看見台灣。

日本路透社:台灣參賽身分再起熱議

東京奧運進入尾聲之際,台灣創下歷年來得牌數新高。台灣人人為之瘋狂,紛紛一起和拿牌的選手們沉浸在這光榮的氛圍,國內媒體也不斷大幅報導。這讓長久以來台灣無法以「台灣」身分登上體育舞台的議題,再度被熱烈討論。

日本《產經新聞》在 8 月 1 日晚間刊登了一篇〈開幕式「台灣」大反響 香港奪牌放中國國歌遭撻伐〉報導。內文講述台灣選手王齊麟、李洋打敗中國選手奪金,全台狂歡的氛圍。同時,也說出許多日本人不知的台灣人辛酸──「雖是奪金,大會放的卻不是國歌,而是國旗歌」

除了日本本土報社關注到這點外,日本路透社於 8 月 4 日也發出以〈台灣獲獎熱,奧運參加名稱再度掀起熱議〉為標題的報導。文中提到男子羽球雙打獲得金牌的台灣選手王齊麟,在拿下獎牌後,於臉書發文表示自己代表台灣。並解釋台灣被中國的一中原則綁架下,不得不以「中華台北」登台的現狀。

王齊麟發文一出之後,截至今(7)日按讚數高達 104 萬,留言出現了「我們不需要中華台北」、「支持用台灣之名參加奧運!讓世界看見台灣!」等,顯示許多台灣人渴望用「台灣」向世界發聲的心願。

而如此現況並非從「麟洋配」奧運奪金才開始。在 7 月 23 日的奧運開幕式轉播當中,我國選手進場的那一刻,日本主播喊出「台灣」而非中華台北的這一幕,也讓台灣人為之感動激昂。

2020 東京奧運開幕式。圖/Shutterstock

中華台北由何而來?

回顧歷史,台灣在 1964 年東京奧運時,是以中華民國(ROC,Republic of China)名義參加。但隨著 1971 年(民國 60 年)聯合國總會認可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唯一中國合法代表權之後,以中華民國自居的台灣正式退出聯合國。

在 1970 年代中國的政商勢力在世界各國擴張下,中國的一中原則不斷擴大,使得台灣以中華民國身分參加國際體育賽事受到強烈阻擾,甚至一度被拒絕參與奧運盛事,分別是 1976 年蒙特婁奧運(加拿大)以及 1980 年莫斯科奧運(俄羅斯)。在多重交涉以及 1981 年《洛桑協定》之下,當時最終對外以中華民國自居的台灣再度重返世界體育舞台,但卻非以國家之名,而是以中華台北做為代表。

隨著 1987 年台灣戒嚴解除之後,民主意識抬頭,比起解嚴前想回歸中國、並自認為是中國人的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民眾越來越多。「中華台北」這個稱號也隨著時代變遷,使得反對的人數逐漸增加,但由於擔心台灣選手無法登上奧運殿堂,以「台灣」出賽的議題一直是台灣選手及民眾內心糾葛的一部分。

日本民眾如何看台灣?

由於部分日本人並不是那麼熟悉此一前因後果,加上使用中華台北參賽已是多年現實,若不是長期關注體育賽事,其實許多日本人並不了解中華台北就是代表台灣。

一位不太關注體育賽事的同事,甚至在東京奧運如火如荼舉辦時問我:「台灣有在參加奧運嗎?」我豪不猶豫、挺胸驕傲地回答:「當然!而且我們羽球男子雙打拿下金牌!」但他這一問,也讓我哭笑不得,只好向他解釋來龍去脈。

而我的同事會有如此疑問,也不能完全怪罪於他,因為普遍日本人對台灣的認知並非那麼清晰,想必我的同事並非唯一會為此感到困惑的日本人。

圖/Shutterstock

過去《東洋經濟》也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講述為何台灣執著於用「台灣」參賽一文。文中詳細提及本文前述的中華台北從何而來,也道出多數台灣人想以國家為身分參賽的願景。

此外,日本在 2012 年 7 月 9 日《出入國管理法》還未被修正以前,在日本居住的台灣人所拿到的在留卡(等同在台灣居住的外國人所持有的居留證)國籍欄上是被註記為中國。而長年旅居日本至今,偶爾也會遇到老一輩的日本人自動把我歸類中國人,並和我大談闊論中國的古今往來。

台灣好手讓世界看見台灣

這次東京奧運中,不論是為我國奪下第一面體操獎牌的李智凱;首度在奧運聯手就奪金的羽球雙打王齊麟、李洋;打破奧運紀錄的金牌舉重選手郭婞淳;勇奪柔道銀牌後下台卻痛哭目標為金牌的楊勇緯;雖然桌球單打敗給奧恰洛夫,卻在團體賽復仇成功的林昀儒;又或是征戰奧運沙場 5 屆的桌球教父莊智淵等。台灣選手都讓世界再一次看到台灣人於政商以外的軟實力。

不論是否奪牌,皆已奮力一戰的台灣選手們,更藉由這次東奧,讓外媒再次關注台灣參加國際賽事的身分之議題。

執行、核稿編輯:孫雅為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廣編企劃|品牌 20 周年傾力貢獻!傳繼蠟雕工藝,巨型創作羅浮宮盛大展出,Cindy Chao 榮登法國百年珠寶學府,首位受邀亞洲藝術家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