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焦點

中天換照風暴:媒體豪賭的野蠻遊戲

【黃哲斌專欄】中天換照案備受矚目,後續恐將爭議不休。媒體自律不足、NCC無力可管,是最大癥結。要避免惡性輪迴,民間力量顯得格外重要。

中天-新聞台-電視台-換照-NCC-媒體-黃哲斌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其他

未來一個月,「中天換照風波」會是漫長痛苦、牽動社會情緒的重要議題。至少,我們可以想想,如何降低爭議性,減少政治人物、媒體大亨操作套利的空間。

每逢電視台換照爭議,NCC都成為箭靶。一個編制500多人的獨立機關,卻要掌管全台灣的網通政策、廣電媒體、通訊產業、有線系統、網路電信、無線電器材與頻譜,其中,最常引發爭議的電視台監理,不過是六大業務單位之一,資源及人力自然稱不上寬裕。

NCC先天條件積弱

其次,為避免行政機關侵害新聞自由,相關法條對於監管廣電媒體,條文往往模糊空泛、偏重訓示性字眼,例如「製播新聞及評論,應注意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只強調「應注意」,既無強制性,相應罰則也不足。又「衛星廣播電視法」雖規定,有線新聞台須設立自律機制,但只要求「應報主管機關備查」,並不需經NCC審核或管考。

NCC先天條件的積弱,造成「小後果」與「大後果」。小後果是,現有新聞台的自律機制徒具形式。

媒體監督團體「媒體觀察基金會」多次參與電視台倫理委員會,他們曾批評,自律機制淪為紙上作業,不具強制力,「如果沒有一個強大且由民眾參與的他律機制,那麼空有媒體自律,便真的是『請鬼拿藥單』。」

廣告

大後果則是,平時缺乏控管機制,罰款不痛不癢,還能上訴拖時間。NCC除了3年一次的評鑑,真正殺招只有每6年的換照審查。於是,電視台乾脆「賭大的」,平時我行我素,換照前一年稍作收斂,就賭你不敢不發照。

中天風波的癥結

尤其新聞台,攸關公共利益最深、自律能力最差,但有「新聞自由」壯膽,媒體老闆自然敢將手伸進編輯台,平時拿媒體當「家產」,拿主管當家奴,拿新聞時段當作公報私仇的工具;換照審查時,又改口稱媒體是「公器」,須受新聞自由保障。

這是中天風波的癥結,未來,勢必還有其他換照爭議,台灣社會如何避免這種輪迴?

答案是:善用民間力量,透過各種管道途徑,提高電視媒體內部透明度。

廣告

新聞媒體是追求社會透明的機構,所有功能幾乎都在促進資訊流通、揭露公私部門的利益並問責;諷刺的是,台灣媒體卻是最封閉、最抗拒透明與問責的機構之一。

2011年,NCC就委託政治大學新聞學者王亞維、陳百齡,研究各國電視新聞的監理機制,報告發現近年來,歐美特別強調「問責」與「民間共管」,大量引入公評人、觀眾委員會、評量委員會、媒體仲裁委員會等機制,形成電視新聞的他律力量,作為監管單位裁罰或撤照的依據。

公民的「他律」力量

當電視台自律力量不足,唯有輔以外部公民團體監督,既保障編輯室自主、又確保新聞內容不因過度市場化,出現嚴重偏差;同時讓編採流程透明化,避免來自老闆或廣告主的壓力。

廣告

再則,當「他律」與「問責」形成制度,NCC裁罰與換照都有更堅實的基礎,不必擔心電視台老闆平時不甩你,換照之際才來梭哈。以下是幾個可行途徑:

一、強化現有自律機制:現行「倫理委員會」的組成與運作,需經NCC外部專家審核,並加強督考權力,確認足以發揮功能;明訂「獨立審查人」產生方式與職權,各新聞台一體適用;參酌國外「觀眾委員會」等制度,引入公民意見。

二、揭露經營資訊與利益:佔用頻道資源的電視台,強制揭露股東結構與利益迴避原則,媒體老闆不得插手新聞運作;各家新聞台必須公開製播規範,編採流程是否獨立自主,列入換照審核要點。

廣告

三、催生媒體產業監督媒體:這點不是NCC職責,而是社會重要功課。新聞媒體一天到晚「監督社會」,自身卻極少受到監督。歐美不乏以媒體產業為報導對象的新媒體,關鍵時刻揭露媒體併購交易、反映編輯室立場,避免商業力量侵害新聞自主。

讓媒體監督常態化

新聞產業自我監督,能發揮多大作用?以旺中集團為例,2011年,《天下》以一篇〈報告主任,我們買了《中時》〉,率先揭露蔡衍明入主媒體背後的中國因素,當時引發軒然大波。

隔年,《壹傳媒》原已商定出售給中信、台塑等集團,《財訊》報導爆出,背後最大金主是蔡衍明,輿論譁然,壹傳媒工會激烈抗議,最終讓黎智英煞車,壹傳媒才不致步入中時集團後塵。

廣告

去年,《金融時報》、《路透社》揭發中國運用政治及金錢影響力,迂迴控制多家台灣媒體,再次引發關切。以上例證說明,若有一個小型專業媒體,持續追蹤媒體產業政經生態,將可促進新聞組織透明化,也讓媒體監督常態化。

無論中天換照與否,後續政治與社會衝擊都將洶湧來襲,唯有將新聞台監管機制化、一體化、專業化、常態化,才不會淪為政治風暴、政黨收割工具,或選舉老鼠冤話題。

最糟的是,萬一不能痛下決心改革,讓高爭議性的媒體老闆,自我標榜為新聞自由的鬥士,那是全世界最荒謬的悲劇。

(責任編輯:黃韵庭)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 S2Ep.1】何時降息?投資專家解析,爭取收益關鍵應掌握全球先機
最新訊息
世界閱讀日限定,限時半價體驗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