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疫苗完整接種率超過七成,宣布「解除所有防疫限制」與病毒共存

丹麥疫苗完整接種率超過七成,宣布「解除所有防疫限制」與病毒共存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說,疫苗是擊敗COVID-19的超級武器:「幸運的是,大多數地方都恢復了正常生活,我們期望未來可以避免大規模封城,我們清楚這是因為我們擁疫苗這個超級武器。」

文:吳宗宜

全面解封,丹麥宣布將與病毒共存

歐洲各國對抗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策略,已逐漸從追求案例清零轉向長期抗戰。

繼德國、義大利和法國等國逐步解封、轉向與病毒共存後,防疫策略因快速的封誠政策和廣泛施打疫苗有成的丹麥,其衛生部在8月27日的記者會上宣布,自9月10日起將取消所有與COVID-19的限制(除邊境管制),並將從社會重要疾病類別中刪除;同時指出由於丹麥的高疫苗接種率,根本上已降低了該病毒帶來的風險。

丹麥衛生部部長霍伊尼克(Magnus Heunicke)表示,COVID-19不再是對社會嚴重的威脅,因此該國將結束18個月的疫情限制措施:「丹麥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COVID-19疫苗接種率創歷史新高。這就是為什麼自9月10日起,我們可以取消專門為對抗COVID-19採取的特殊限制。」

但霍伊尼克也強調疫情尚未結束:「即使我們現在狀態良好,但疫情並沒有結束,如果疫情再次威脅到社會的基本運作,政府將毫不猶豫地迅速採取行動。」

丹麥是最早實施部分封城的歐洲國家之一,丹麥議會流行病委員會(Epidemic Committee)於去(2020)年3月10日,通過了政府將COVID-19歸類為社會重要疾病的行政命令,率先關閉了學校以及非必要的企業和服務。

歷經疫情期間不斷調整、重複收緊與放寬防疫限制之後,丹麥成為最早重新開放的國家之一,於今(2021)年4月21日推出了「COVID-19護照」,並准許完整接種疫苗者、72小時內核酸檢測為陰性者,以及過去2到12週內曾染疫病康復者,能自由前往餐廳、酒吧、電影院、健身房、美髮沙龍等地點,但仍禁止夜店等設施開放,入境旅行限制則至少會持續執行到10月份。

近期丹麥政府逐漸放鬆各項限制,8月1日起,進入博物館等地方不再需要持有前述證明,8月14日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不再強制要求戴口罩,更多限制將於9月1日失效,包括進入餐廳和酒吧不再需要出示證明。9月10日起,也解除觀看超級聯賽或參加超過2000人的戶外活動的限制,夜店也將開放。

廣泛施打疫苗,丹麥為歐盟接種率第三高國家

除了嚴格的防疫措施外,廣泛施打疫苗也是丹麥能解除限制的主因之一。根據統計,丹麥目前是歐盟國家中國民疫苗接種率的第三名,完整兩劑接種率高達71%。

目前歐洲國家國民疫苗接種率最高的是地中海島國馬爾他(80%),其次為葡萄牙(73%),英國則為62%。此外,丹麥每7天平均確診數為每百萬人167例,雖略高於歐盟平均值的每百萬人149例,但遠低於英國的492例。至9月1日,丹麥全國感染總數達到34萬5693例,死亡人數為2584例。

8月23日的記者會上,丹麥衛生部部長霍伊尼克表示,丹麥當局正在計劃為90%的人口施打追加劑:「丹麥的期望是所有人都能接種第三劑疫苗,問題是什麼時候。」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說,疫苗是擊敗COVID-19的超級武器:「幸運的是,大多數地方都恢復了正常生活,我們期望未來可以避免大規模封城,我們清楚這是因為我們擁疫苗這個超級武器。」

佛瑞德里克森也指出,雖然丹麥人對疫苗的接受度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高,但即便如此仍有許多40歲以下的人尚未接種疫苗,目前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中也有80%未接種疫苗。「在丹麥,是否捲起袖子並在手臂上戳一針是自願性的,但我想對那些尚未接種疫苗的人說清楚,你有被感染的風險,也有將這些症狀傳染給其他人的風險。」

他還證實,政府計劃向丹麥製藥公司Bavarian Nordic正在開發的疫苗投資8億克朗,期望未來至少以疫苗洽購的形式回收投資的一半資金,若該疫苗順利研發生產,預計最快明(2022)年年初可以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的批准。

衛生部部長霍伊尼克也指出,未接種疫苗的人會大幅增加感染風險,衛生部的目標是在10月之前讓90%的人口接種疫苗。

仍有部分民眾不接種,已施打疫苗者將追加第三劑

丹麥仍有140萬人既沒有完全接種疫苗,也沒有預約施打一劑疫苗,原因可能是他們未滿12歲,或者他們不想接種,近期丹麥每日施打人數已從6月中旬高峰的5萬人下降到5000人以下。

近日,丹麥衛生部決定為人民施打第三劑,主要原因是施打疫苗產生的抗體量會隨時間下降,但對抗Delta變種株須較高抗體量。以色列在7月底就領先全球宣布,將為60歲以上的人接種第三劑,以因應來勢洶洶的delta病毒,自8月13日起更是把施打第三劑的年齡放寬至50歲。

歐洲第一個宣布追加第三劑疫苗的國家則是匈牙利,自8月1日起,任何曾施打兩劑疫苗的民眾皆必須施打第三劑;法國也宣布自8月5日起,為年長者和體質弱者施打第三劑疫苗;德國則宣布自9月1日起,除了年長者及高風險族群可施打第三劑疫苗外,先前施打AZ或嬌生疫苗的人,可選擇輝瑞或莫德納作為追加劑;英國則宣布最快9月6日起,對50歲以上長者、免疫功能不全者,及前線醫護人員及長照中心員工追加第3劑疫苗,並考慮讓先前接種AZ疫苗的民眾追加mRNA疫苗。

另外,美國也宣布自9月20日起,為第一線醫療人員、療養院居民及高齡者施打第三劑疫苗。

丹麥衛生部下轄的國家衛生委員會副主席普羅布斯特(Helene Probst)表示,尚未決定何時開始為國民施打第三劑,但指出優先施打的對象將是免疫系統非常虛弱的患者,如正在進行化療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患者或有免疫疾病的患者,第二順位是養老院的高齡者。

但普羅布斯特也指出:「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來確定,是否需要因為保護力下降而需要接種第三劑,但如果事實證明接種疫苗的人免疫力會隨時間持續下降,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推廣第三劑。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德國、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情況,同時也在仔細監測丹麥確診住院中,已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數,看看是否有免疫力下降的跡象。有些疫苗可以持續一生,有些可以持續數年,有些則需要每年注射一次,在做出決定之前,我們需要知道疫苗的有效保護力期間有多長。」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