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國防疫,不只要求孩子乖乖聽話!

宣達防疫資訊時,應提供對等的資訊給兒童,而非一味的要求孩子在缺乏知識基礎下聽話。 宣達防疫資訊時,應提供對等的資訊給兒童,而非一味的要求孩子在缺乏知識基礎下聽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月18日,德國總理梅克爾首次在非新年期間,於電視上發表對全國人民的談話。這是德國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動員國家權力,限縮人民的自由與生活空間。她以沉靜平實的語氣強調:

今天採用這種非比尋常的方式向您們喊話,是因為我想告訴您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聯邦總理的我,以及在聯邦政府裡的同事們的工作理念。這屬於民主公開透明的一部分:我們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做出所有的政治決定,也會公開昭示這些決定。我們會盡我們所能盡可能地解釋和溝通我們的行為,期待人們的理解。……德國是一個民主國家,不須依靠強制、而是仰賴共享知識與合作來度過難關。

我與7歲的老三安靜地坐在客廳,聽完近13分鐘的演講。我問才上小學二年級的她,能聽懂總理的演講內容嗎?對於來自台灣的我,德國式的民主是我所陌生的,需要更長時間去理解。總理平實卻又直白地自承「僅能減緩疫情擴散」,「只為不讓醫療體系崩潰」,這種缺乏「喊口號」與「信心喊話」的演說,讓我頓時膽戰心驚。

但是,老三竟然認真地點頭。

當時她已經停課兩天,雖然停課前學校老師解釋過停課原因、也交代了功課,但突如其來的社交限縮政策,對天天放學後往同學家鑽,或是跟鄰居在公園玩耍到7點的她而言,的確是一項艱難的改變。

病毒怎麼傳播?為什麼要保護老人?兒童頻道說給你聽

翌日,我隨意打開兒童頻道(KiKa),竟意外發現總理的談話內容再度重播,只是被切割成十幾個小段落,循序漸進解釋談話的重點。其中包含運用圖示與動畫講解病毒傳染途徑、限縮社交空間的預期防疫作用,另外,也請科學家用孩子聽得懂的語彙,深入解釋保護長者的必要性,特別是養老院群聚感染的問題。不僅如此,聯邦政府與各州會之間的權力運作模式、責任歸屬,也可以從動畫中清楚展現,甚至還解釋了限縮生活空間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失業的危機與補助方式。

看完節目之後,我仔細上網搜尋KiKa頻道網頁,發現其中的資訊分別以3歲、6歲與10歲以上進行分級設計,另外,尚有更多其他兒童廣播頻道、Podcast,裡頭不僅備齊病毒的科學知識,延攬各領域學者專題講解,還有專為兒童設計的全球與德國疫情新聞。

我陪著老三天天挑幾種收看、收聽,終於理解,德國的公民素養並非只是緣於民族性或文化基因中的務實、精準性格,更是從資訊對等與取得方便性,以及受眾導向的訊息設計開始。

這絕不僅止於基礎教育中的課本知識,而是將各種科普知識與民主涵養訊息都進行受眾分級,將兒童當成一個完整的個體與主體,並非要他們成為乖乖聽大人話的孩子,而是給予資訊平等的尊重,直接得到專家群為他們製作的第一手內容,甚至能面對面地公開對話。

掌握正確資訊,才能奠定民主應有的知識

誠如總理所言,德國的民主是建立在共享知識與合作,而這份共享的主張就是連3歲的孩子也要納入,防疫知識既對等又即時,而不是一味以家長主義的規訓與強制,單向要求孩子在缺乏知識基礎與反思下乖乖服從命令。

一項有趣的觀察是,在謹守社交界限下,老三天天在陽台上與鄰居孩子隔空聊天,還會彼此分享防疫新知,甚至清楚表述保護祖父母與長者的重要性。孩子們甚至對著10公尺外運動場上群聚的年輕人一起大聲喊話:「請遵守規定,保持安全距離,趕緊疏散!」果然引來警察的公權力即時介入,現場勸阻與開罰單。

反觀台灣的兒童頻道與節目,媒體除了公共電視有少量的科普節目之外,幾乎千篇一律地反覆重播外國卡通,以及本土弱智化、商業化與偶像化的低成本唱跳單元;再看看武漢肺炎於台灣相對控制成功的關鍵時刻,社會卻充滿政客叫囂、名嘴聳動敘情、人民大罵政府等失控行為,而始終無人關注,孩子們是如何涵化了成人的言行?也無人嚴肅思考,我們該如何讓資訊對等?如何讓孩子們成為合作防疫的一員?

孩子是未來的公民。缺乏資訊對等與取得公平性的謬誤,形塑出「台灣式」的民主,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就是部份人民激躁失控,分化、裂解政府的公權力與執行力。這是政府在忙於安撫巨嬰國民之外,不得不深思的公民素養養成計畫。

瀏覽次數:21378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二十年來住遊世界各地,是城市光榮感極強的府城女兒,研究日治台南仕紳史與台語古典詩,並以台文撰寫舞台劇本獲獎,熱愛榮格學說並於生活中搬演童話,目前旅居德國海德堡。著作《許我一個夠好的陪伴》(時報文化)。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二十年來住遊世界各地,是城市光榮感極強的府城女兒,研究日治台南仕紳史與台語古典詩,並以台文撰寫舞台劇本獲獎,熱愛榮格學說並於生活中搬演童話,目前旅居德國海德堡。著作《許我一個夠好的陪伴》(時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