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物流共和國:你知道台灣倉儲界的「AWS」,就深藏在瑞芳山區裡嗎?

這裡是距離基隆港不遠,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台 2 丁線上的永聯物流開發園區,但它還有另一個更響亮的名字:物流共和國。如果要 INSIDE 以一句話形容他們的話,我們會如此稱呼:「倉儲界的 AWS」。

「我們想把這個不性感的產業變得性感。」永聯物流開發董事總經理張建泰在窗明几淨的簡報室自信說著。如果不特別說,很難聯想我們正站在一個吞吐量極為龐大的物流倉。

▲永聯物流開發董事總經理張建泰。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這裡是距離基隆港不遠,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台 2 丁線上的永聯物流開發園區,但它還有另一個更響亮的名字:物流共和國。如果要 INSIDE 以一句話形容他們的話,我們會如此稱呼:「倉儲界的 AWS」。

「台灣明明是科技島,但物流環境怎麼比泰國糟糕?」張建泰說,國際物流地產公司事實上資產都上看千億規模,許多國際品牌也在國外享有高品質的倉儲、物流服務,但台灣原先的物流服務卻差了一節,因此 2014 年永聯物流決定從軟體、硬體全部都用新創思維,就連辦公室、用餐環境,都直接以對齊科技公司的方式裝潢。

但這種新創思維到底落實在哪?很大一部分來自獨步台灣倉儲業界的資訊化能力。以雙 11 檔期為例,今年電商專倉的訂單比去年爆量 3-4 倍,但卻能以僅僅 48 小時,就把幫助電商客戶所有訂單消化完畢,完成精準度達 99%;不僅服務大客戶,就連中小客戶的理貨、包裝、封裝、到貼標出貨,不只幾近全面自動化,甚至能高度按照電商需求,精準客製化倉儲、物流的每個環節。

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極高自動化的揀貨流程。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物流共和國的自動搬運機器人(AGV)。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物流共和國的自動搬運機器人(AGV)。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想用自己品牌的紙箱?可以,但他們也提供公版還能另一邊噴墨印上品牌名的紙箱寄給消費者。想依照不同品項包氣泡布嗎?也沒問題。這背後靠的就是自己一手打造,從由 108 台自動搬運機器人(AGV)到直接串連訂單管理、倉儲管理的一條龍系統,其中只剩單純放入紙箱、揀完貨移到物流牆兩個機械性環節還需人工處理。

而且就連計費方式都很「AWS」,中小電商不用擔心棧板租太多或太少,因為全部不管是進貨、出貨,一律自動材積量測再計價,精確到就跟 AWS 直接以你每秒運算容量計價一樣,目前電商專倉已服務數十間大大小小、規模不一的電商客戶。

▲連公版紙箱也能客製化印上品牌名。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當然氣泡布也是基本配備。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自動材積量測再計價,精確到跟 AWS 一樣。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就連早餐吃麥片的共同創辦人陳家翔都跟筆者透露,依他觀察國內第三方倉儲資訊化程度,永聯確實是業內最頂級、相當以 SaaS(軟體即服務)思維所提供的倉儲服務。  

「像賣房子一樣,別人可能賣你毛胚屋,但我們不只到精修,甚至直接升級到飯店,客戶直接享用各式服務。」張建泰說,這就是把倉儲服務拉到經營品牌的高度,去擺脫以往「倉儲=鐵皮屋」的形象打造物流園區,也讓他們在短短六年多內就把服務品質拉升跳躍到亞洲頂尖水準,接下來甚至要推出倉儲專用 LR Hub App,讓客戶直接用手機就能觀看出貨量、訂單處理進度與出貨排行榜。

▲倉儲專用 LR Hub APP。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除了電商之外,INSIDE 今天參訪的另一個廠區則是 B2B 的紅酒專倉:在這 24 小時保持 20 度的倉庫內,他們用的是另一種 AS/RS 自動存取設備來小心翼翼的批量出入紅酒,在這專倉旁邊還直設海關人員就在一旁的保稅倉,待納稅手續完成進境後直接入倉,開始對接島內物流。工作人員透露,台灣約 60% 紅酒進口商現在都直接在這裡發貨。張建泰還說到了紅酒可以在網路一支一支賣那個階段,別人可能還要慢慢摸索建設,但物流共和國卻老早就準備好了。

▲24 小時保持 20 度的紅酒專倉。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另一個 Case 則是迪卡儂,跟電商專倉、紅酒專倉這種多廠商共用的廠區不同,迪卡儂是以全面包租再自聘人力管理的方式入駐物流共和國;但進駐四年多年,迪卡儂已經擴充三次,但在永聯從旁協助提供自動化 solution 之後,減少了 30% 物流營運人力,甚至迪卡儂法國總公司還想把在物流共和國的台灣經驗直接當作全球標準化範例。除了常溫倉儲,甚至連全家便利商店的冷鏈倉儲直接設在此處,每天輻射大台北、宜蘭等 700 多間店面。

這讓永聯物流開發現在已經積極佈局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想把倉儲服務在台灣好好練兵後輸出國外。「的確我們借用了 SaaS 的概念,」張建泰說,或許從淨利來看,永聯物流開發的成長不太可能像軟體 SaaS 一樣出現爆發性曲線,但更特別之處在於他們可以把原本倉儲這種重資產的商業模式詮釋成「基礎設施即服務」,做穩定細水長流的生意。

永聯物流開發(物流共和國)Tips:

  • 2014 創立
  • 至今投資總額達 234 億台幣
  • 員工 128 名
  • 全台營運面積 50 萬平方公尺
  • 另還有 15 萬平方公尺廠房正在建造中
  • 遍佈雙北、桃園、台中 5 座物流園區

核稿編輯:MindyLi

最新發展:

Photo Credit:台北創業幫

台北創業幫「AI+ Taipei 新創比賽」受海外熱烈迴響,火熱徵件中!

為促進國際人才留駐及增進產業合作交流機會,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持續推動「產業人才交流計畫」,並以「Taipei Entrepreneurs Hub(TEH)台北創業幫」打造北市國際創業家品牌社群。

為促進國際人才留駐及增進產業合作交流機會,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持續推動「產業人才交流計畫」,並以「Taipei Entrepreneurs Hub(TEH)台北創業幫」打造北市國際創業家品牌社群。繼去年舉辦了創新醫療國際新創競賽,獲得了業界高度評價,今(2024)年為順應全球趨勢、加速臺北市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將規劃以其為主軸的「AI+ Taipei 創未來」國際新創競賽活動,預計將吸引海外 AI 產業鏈的專業人才、新創團隊或企業等,至本市交流與相互合作。

「AI+ Taipei 創未來」自即日起開放報名,至臺北時間 2024 年 6 月 28 日(UTC+8)止,目前已經收到日本、韓國與東南亞各國的加速器、創投詢問,並已有團隊完成報名。台北創業幫更策略性地加強姊妹市、友好城市的人才引介,例如 4 月已在菲律賓馬尼拉完成一場說明會,以及即將於 6 月中前往韓國首爾,與該國創業社群進行直接互動。

今年的國際新創競賽,TEH 將邀請蜂行資本(Hive Ventures)、精誠資訊(SYSTEX)等深耕 AI 領域的國際創投基金、大型企業擔任評審,預計能更精準地支援國際新創團隊於臺北市落地,與其科技在不同商業應用場景的探索。獲選之國際新創團隊將獲得有效的支援,除獲得國際機票(不限出發地至臺北)及住宿補助外,於臺北停留期間更將安排客製化媒合會及商務行程,提供與潛在合作對象,如北市在地新創加速器、企業、創投等合作機會。

「AI+ Taipei 創未來」除了引進國際新創結合臺北市的豐沛企業資源、產業鏈,也預計串連知名或具影響力的 AI 領域業者和創投,加強和臺北市新創的互動。透過本屆競賽所搭建的跨國 AI 產業聚落,臺北市政府期待可與更多人才攜手促進合作,持續推動城市創新發展。

相關線上競賽報名資訊可上官方臉書粉絲頁LinkedIn 頁面查詢或電洽執行單位鼎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聯絡窗口(+886 2)33435456轉811林小姐。

本文章內容由「台北創業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