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小教室第33堂:如何評估一款遊戲的體質是否健康

---------------------------------------------
【好康插播】「GoingBus」,提供價格近乎對折的影音平台帳號合租服務 <<了解更多>>
---------------------------------------------

最近某款遊戲的MAU逐月下滑,
老闆看到後就問說是不是遊戲出現了什麼問題。

 

通常這時候大家都會很緊張,
紛紛提出說法,
行銷部門反饋預算縮減、買量成本提高、曝光活動效益遞減等,導致下載數越來越少;
營運部門反饋遊戲最近改版內容質量普通、BUG又多,整體遊戲體驗下滑,留不住玩家。

 

其實就基本數據面來看,
各部門的反饋似乎都有道理,
但就我自己營運分析來看,
我還會看以下幾個指標來判斷遊戲當下體質是否健康,
分別是留存率、黏著度、付費率。

 

●留存率我通常會以月來看,如果MAU逐月下滑,但留存率卻逐月提升的話,那代表流失玩家可能多是忠誠度低玩家,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也能解釋成,忠誠度中低的玩家都慢慢流失了,剩下的必然是忠誠度相對高的玩家,因此留存率提升也很合理。

 

●黏著度的算法是「該月平均DAU / 該月MAU X 100%」,如果這個數字越高,代表玩家的黏著度越大,以最極端的例子來說,當黏著度為100%時,就代表玩家每天都會登入遊戲(月均DAU = MAU),那夠黏、夠忠誠吧!

不同遊戲類型其黏著度都不一樣,通常有個20%就算表現不錯,因此,如果該款遊戲MAU雖然下滑,但黏著度卻持續提高的話,就代表流失的玩家屬於忠誠度低玩家,那種一個月登不到幾次的玩家都流掉了,黏著度自然會提升。

 

●付費率是我評斷一款遊戲是否健康的關鍵指標,如果MAU掉,付費率持平或是也跟著掉的話,就代表流失玩家中也包含了付費玩家,相反的,如果付費率反而提高,就代表流失玩家多為不付費玩家,整個遊戲體質還算健康,因此付費用戶仍持平甚至增長。

 

從上述留存率、黏著度和付費率三個指標看下來,
有時候MAU下滑不見得是個問題,
很可能是拉新或營運活動帶入了太多灌水帳號。

 

例如登入送百抽、邀請好友下載遊戲送現金之類,
畢竟現在幾乎所有遊戲都支援訪客登入,
真的有心的話,想創一堆gmail來洗帳號也是小菜一碟,
MAU很容易就被這些殭屍帳號塞好塞滿,
導致數據上看起來很海量,
但實際玩家數卻打到骨折。

 

因此,
當MAU下滑時,
可以先看看上述三個指標,
如果均呈現下滑,
那就代表遊戲真的出現體質上的問題,
需要趕緊找出問題解決。

 

如果三個指標不降反升,
那可能就要盤點一下近期的行銷與營運活動是否有甚麼特殊操作導致數據虛胖,
重新檢視活動的目的與成效,
別被數據嚇到而做出誤判給出錯誤的營運方針。

 

今天文章算是拋磚引玉,
希望透過我自己的心得,
可以得到更多營運朋友對於評估一款產品是否健康上還有沒有其他指標可以分享,
有的話,
也歡迎不吝提供、互相交流 :)

================

隨時關注我的粉絲團
不定時提供遊戲資訊與商業心得。
https://www.facebook.com/9i543

---------------------------------------------
【好康插播】「GoingBus」,提供價格近乎對折的影音平台帳號合租服務 <<了解更多>>
---------------------------------------------

arrow
arrow

    檸檬果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