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焦點

房間不到2.5坪、走廊零採光 這種沒建築常識的社宅為何能投標?

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此刻正在環島興建中。這是台灣史上金額最高的公共工程聯貸案,但面對8年20萬戶的政策目標壓力,「速度」成為優先考量,會有什麼問題?

社會住宅-房市 居住團體關注社宅政策,強調要讓「無殼蝸牛」住得起,也住得好。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其他

過去一年,社會住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台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內政部數據顯示,從去年9月至今,全台一共有32處社宅動土開工,平均不到兩週就有一處新社宅進場。其中,有近8成都是中央興辦,由2018年成立的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以下稱「國家住都中心」)發包建造。

「開工數量太多,之後要分區負責(出席)了,」幾乎每次社宅動土典禮都會出席的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黃景茂笑說,社宅正在環島興建、遍地開花,之後要和其他主管分配出席典禮,否則光動土都要忙不過來了。

台東海濱好室社宅動土典禮。(國家住都中心提供)

會有如此密集的開工時程,全因蔡政府「8年20萬戶」的社宅政策目標已迫在眉睫。20萬戶裡頭,有12萬戶由中央和地方直接興建,身為中央社宅執行者的國家住都中心更是肩負重任,要在2024年完成6.9萬戶,相當於要有約200件社宅案才能達標。

從2020年起,中央加入興建行列迄今,總計正式招標的社宅案件57件,距離200件還很遙遠。

為了支應龐大社宅投資,國家住都中心甚至向9家公股行庫聯貸4119億,預計投入興建、購買相關設施與購地費用,總額度超越高鐵,成為台灣史上最大聯貸案。

政策目標當前,國家住都中心壓力不言可喻,持續在各縣市加速興建社宅。不過,有不少專家和關心社宅議題的團體擔心,工程費用總計高達上千億的社宅會為了追求興建速度,無形中犧牲住宅品質。

台灣史上金額最高的公共工程聯貸案,規模更勝高鐵。(國家住都中心提供)

評委:只有新而已,沒提升居住品質

「我到住都中心當評審,看了結果就有一個感覺,這比台灣80年代國民住宅還差,」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曾光宗曾多次擔任中央及地方的社宅採購評選會委員,他直言,部份已決標發包的社宅為了施工快速方便,設計出棟距窄小、走廊零採光的大樓,就像一面高聳大牆,「唯一就是新而已,它沒有真正提升居住品質。」

像這樣對社宅設計和居住品質的疑慮,並不是個案。

廣告

一位不願具名的社宅評選委員向《天下》透露,曾在審議北部一處社宅設計圖時,赫然發現兩房房型裡,其中一個房間寬度不足2.5公尺,面積也不到2.5坪,只夠放一張單人床、一張桌子、一個衣櫃,房間就幾乎塞滿。

「我們念建築的,曉得最小居住寬度應該怎樣,這是常識,我驚訝這種問題為什麼會發生?假如我在會議上沒有提出來,這設計就過了、蓋了。」

這個案子最後在審議階段已改正。但出現違反建築師常識的設計,曾光宗認為,這和國家住都中心為求興建快速、一律採用「統包」工程採購大有關係。

與傳統發包模式是先找建築師設計、再找營造廠興建不同,統包通常是由營造廠主導,與建築師、結構技師合作投標,好處是精簡流程,設計和建造一體,省去來回修改的時間並能壓低造價,缺點則是在營造廠主導下,建築師較為弱勢,決定權掌握在營造廠手上,容易為了控制成本和建造時間犧牲設計細節。

廣告

「單純的建物會採取統包,例如工廠,但社宅不會是單純的建築物,它的類型很多樣,」曾光宗強調。

對此,國家住都中心副主任許國璋不否認統包確實可能讓建築師的設計創意打折,但他解釋,過去以來公共工程因採傳統發包,屢有建築師堅持設計,使得興建時間拖宕,甚至讓預算暴增的案例,為避免這類情事發生,中心才會決定選擇採取統包。

他也指出,即使招標審議時,圖面設計有所不妥,決標後仍會由監造建築師或營建署工程處把關。

不過,為何提出不適合設計的廠商,仍能通過審議、順利得標?

流標率達3成,9成只有一家投標

「在以前的話,一定不讓它過,」該名審議委員語氣中充滿無奈,認為時限緊迫的政策目標,以及經常只有一家廠商投標的窘境,讓審議標準隨之降低,「我們也是橡皮圖章之一,委員就是蓋章的人。」

從2020年國家住都中心開始招標社宅工程以來,58件社宅案中,有33件曾因無人投標而至少流標一次,至今仍有20件尚未成功發包,流標率超過3成;而發包出去的案件中,約9成都僅有一組業者投標,在沒有任何競爭者的情況下輕鬆勝出。

廣告

長期關注公共工程的建築師呂欽文分析,營造廠對投標社宅案興趣缺缺,原因之一是從前瞻計劃到科技廠房大幅擴建,有過多公私部門建設同時進行,營造能量相當緊繃;而營造業長久累積的工人斷層,再加上疫情導致缺工更嚴重,讓廠商投標意願又再下降。

有得標社宅案的營造業者認為,儘管國家住都中心身為行政法人,發包預算不受政府採購法限制,但預算也只抓得「剛剛好」,並未優於其他標案,加上社宅統包案規模動輒超過10億,還需要先繳納工程款8%的「履約保證金」,直接過濾掉財力不夠強健的地區營造廠,成為社宅招標不順的另一原因。

許國璋則指出,履約保證金制度是為了避免產生爛尾樓,中心目前預付給營造廠的施工費,也已相當接近履約保證金金額,可降低營造廠的資金調控風險。

廣告

不過因為社宅案利潤仍然有限,加上營造能量緊繃,呂欽文苦笑說,「目前看起來(標脫)是看運氣了,運氣好的話,哪個營造廠有空檔就來拿你的案子。」

在政策目標的壓力下,中央採取統包模式趕進度,卻又遇上營造產業人力青黃不接、工程量滿載,兩相擠壓下,往往難以顧及社宅住的品質。

「當然蓋是好事,但速度這麼快,在設計、建築發包量能否顧及?建築如果蓋下去,蓋得不好用,是會有麻煩的,」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廖庭輝長期支持興建社宅,卻也不免擔心,社宅政策若只專注於追逐數字,操之過急反而造成反效果。

住盟研究員廖庭輝認為,社宅要蓋,但是也要兼顧品質,不是為快而快。(邱劍英攝)

挑戰8年20萬戶,執行單位忙著追進度

「真正關鍵點在於,8年20萬戶社宅太過樂觀,這是根本問題,卻沒人敢去挑戰,」曾光宗直言,這項時限如同緊箍咒,讓執行單位忙著追進度,卻可能忽略真正的使用者,「如果我們滿足(社宅)數量,但居住品質沒有提升,這會讓我滿沮喪的。」

他建議,由建築師主導的傳統發包模式,雖然流程上比統包多上2至6個月,但長遠來看,只要跳脫8年20萬戶政策的既有時限,多出半年,就能讓社宅設計品質更有保障。

廣告

關注居住議題多年的台大城鄉所副教授黃麗玲則認為,以台灣目前社宅佔比不到1%的超低比例來說,興建社宅的需求迫切,但也要兼顧品質,才是政府對居住權真正的保障。

「在世界其他地方,你很難看到像台灣一樣,私人房舍品質那麼差,價格又這麼高,」她期許新建起的社宅,能帶來新的居住文化,「可以讓大家看到,一個好的居住權利,會是什麼樣態。」

(責任編輯:吳廷勻)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
限定38折,訂閱加贈完整AI趨勢解讀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