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熱文

逆境贏家1》7家企業創3位數超高成長率!他們為何無畏疫情?

【獨家榜單:韌性企業200強】100家企業全年成長、100家V型反轉!一度傳出要倒閉的燦坤,反而保住了龍頭地位;虧損連連的陽明,居然躍為航海王。疫情這一年,他們如何上演逆轉奇蹟?如今感染擴大、危機當前,「韌性」能帶來什麼幫助?

華航-韌性企業-2000大 第一名的世紀鋼,2020全年營收成長了166.82%!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其他

福禍古來相倚,晚了其他國家一年,台灣終究進入社區感染。但危機也是一種警醒,若能吸取教訓,奇蹟多半會在厄運中出現,就像很多台灣企業恨不得跳過2020年,卻也有企業在這一年創造奇蹟。

新冠百年大疫封鎖了邊境,各國祭出旅遊禁令,全世界客運量一度掉到只有正常水準的5%。

航空業成為重災區,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數據,短短一年內,就有超過40家航空公司破產、倒閉或暫停營業,堪稱是史上最嚴重的衝擊。

沒想到2019年還大虧12億的華航,去年營收的確減少31.58%,卻反倒賺了1.4億,是極少數沒賠錢的航空公司,被譽為全球航空業奇蹟。

去年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前景陷入一片黑暗,台灣卻有200家企業,憑著應變速度快、超前卡位新興趨勢且抓住疫情契機,在危機下逆風高飛,越過黑暗,重現光明。(Shutterstock)

去年逆轉勝代表:華航
客機載貨領先全球,群聚是下個考驗

華航逆轉勝的關鍵,在於一個快速而大膽的決策。

「華航一開始就把客機改貨機載貨,應變能力非常快,」長年和華航合作的中菲行總裁邱鈞榮觀察,美國航空直到10、11月才仿效華航客機改載貨。

廣告

事實上,去年3月眼見醫療物資需求增加,華航決策團隊就考慮將客機改載貨,但內心徬徨又掙扎,因為客機載貨量只有貨機的三成,每飛一趟頂多打平,還可能虧錢。

後來董事長謝世謙當機立斷,決定把所有廣體長程客機都拿來載貨,至少有現金流維持營運。在航空油價降到每桶20美元低點,加上18架貨機的全力啟動下,華航成功演出大逆轉。

「華航韌性很強,」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分析,龐大貨機機隊曾是高油價年代華航獲利的拖油瓶,但多元收入,提高了承受風險的能力。

近期華航諾富特飯店染疫事件,機組員被要求大規模檢疫,導致貨機被迫停飛,也是華航另一個韌性考驗的開始。

這種「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在逆境拚成長的企業,就是去年幾家國外知名管理顧問公司所推崇的「韌性企業」。

廣告

什麼是「韌性企業」?
把壞事變助力!逆境之中,反成贏家

根據知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定義,韌性(Resilience),是從困難中快速恢復的能力。

而韌性企業指的是,組織不但能預測、應對並適應環境變化活下去,還能在逆勢中成長。

尤其現在黑天鵝頻傳,變動成為新常態,韌性這種管控風險的觀念,已經愈來愈能被接受,進一步打造在危機中成長的能力,更成為企業未來最重要的課題。

「韌性企業更確切地說,就是組織具備『反脆弱』(Antifragile)的特質,」台大名譽教授暨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李吉仁解釋,脆弱是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損失,而反脆弱則是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因此獲利。

廣告

反脆弱這個詞,出自暢銷書《黑天鵝效應》作者、紐約大學教授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的另一本著作《反脆弱》。塔雷伯認為,脆弱的相反不是堅強,而是反脆弱,

「你去擾動它,或用不良、負面事件去影響它,它不僅不會壞,還會變得更強大、更優異。」

事實上,去年台灣有不少企業,成功度過疫情挑戰並逆風高飛。

《天下》在新冠疫情發生一週年,推出韌性企業調查,挖掘出全年營收成長,以及下半年營收V型反轉兩種類型的逆境贏家。

獨家榜單:韌性企業200強
疫情週年,誰全年成長?誰V型反轉?

下半年營收V型反轉的100家企業,上半年不慎被疫情打亂步伐,但憑著反脆弱特質,上演戲劇性翻轉,重生後甚至跳得更高。

廣告

更令人驚訝的是,另外100家企業在疫情帶來全球衰退的大逆境下,完全不受影響,始終跨大步成長,還有7家創下3位數超高年成長率。(完整榜單:2021《天下》韌性企業200強

李吉仁分析,真正韌性很強的贏家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因為預做準備,不太受危機挑動;另一種則是上半年不會跌太深,下半年又能迅速站起來,超越競爭者。

《天下》分別針對全年成長及V型反轉的兩百強,解析他們逆勢成長的原因。

200強韌性企業裡,很高比例是因為消費者生活模式轉變,在家工作、遠距教學成為趨勢,飆升的需求讓他們成為疫情下的受惠產業。

遠距辦公與教學、電玩等宅經濟效應,帶動了資料中心、伺服器與記憶體需求。(邱劍英攝)

最顯著的代表是電商,因為疫情無法外出,讓更多人轉往線上購物,像富邦媒momo就是最大受益者。同樣托宅經濟之福的還有線上遊戲廠商鈊象智冠,成長也看得見。

廣告

與生技相關的企業,更是去年亮點,像做耳溫槍的泰博,從女性用品轉做口罩的康那香,以及醫藥通路大樹盛弘

進一步分析全年成長的榜單,有六成三都是半導體和資通訊公司,充分呈現出疫情下台灣科技業暢旺,製造、服務業慘澹的冰火兩重天局面。

全年成長Top100
第一名世紀鋼,超前卡位新興供應鏈

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的大好,主要因為疫情導致消費者需要在家工作,平板電腦、筆電等電子產品需求大增,再加上中美貿易戰加速供應鏈重組,疫情衝擊也造成缺工、缺料和缺產能。

去年全球貿易總值因疫情下降10%,台灣出口卻增加4.9%,成長的主力來自電子零組件,光積體電路就佔了35.5%。

其中又以在疫情一年間市值就飆升至近17兆,還擠進全球排名前十名的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和市值僅次於台積電的IC設計大廠聯發科表現最亮眼。

「像台積電、聯發科這類擁有獨家關鍵技術的科技公司,特別有韌性,」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特聘教授楊聲勇指出。

還有一些全年成長的百強,則擅於洞察趨勢脈動,多年前就超前部署5G、AI、電動車等新興科技供應鏈,直到去年才歡喜收割。

舉例來說,全年成長率第一的世紀鋼及第17名的上緯,都與離岸風電相關。原本做機上盒的台數科,更極盡所能轉型智慧應用,準備搭著5G通訊起飛。

「台灣廠商很會抓趨勢,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後,就想辦法擠進產業供應鏈,」周建宏觀察,處於同一個產業,表現卻天差地別,關鍵就在於能不能跟上未來趨勢變化。

趁著疫情之勢起飛的全年成長企業也不少。

居家健身、遠距視訊大爆發

分據於全年成長榜單第2、4、8名的嘉威岱宇及華邦電子公司新唐科技,去年之前都併購了美國品牌或日本半導體公司,擴大了市場規模和競爭力,疫情的槓桿更放大了收購效益。

尤其全球前三大健身器材廠岱宇,一心從代工跨入品牌經營,陸續併購美國商用跑步機Spirit、平價家用跑步機Xterra的品牌授權,就缺一個高價跑步機品牌。

後來北美第一大電商跑步機品牌索爾(Sole)想賣,但雙方一直談不攏價格,直到去年初才整併成功。

沒想到疫情帶動的居家健身風潮,推升岱宇的營收成長124.3%,而岱宇花了十年併購的索爾,就貢獻岱宇獲利至少三成。

視訊大廠圓剛科技則是名符其實被疫情給「催熟」。

站上全年成長第3名的圓剛,賣電視盒、電視卡起家,後來轉型做影像擷取卡、個人及辦公室視訊、遊戲和直播機。

歷經5年虧損,2018年圓剛才因為直播盛行止虧。結果去年疫情帶動遠距商機,圓剛營收大爆發,比前一年成長139.26%。

被疫情拯救的,還有面板雙虎。

【本文未完,接續閱讀:逆境贏家2》3月差點倒閉,9月變護國艦隊!他們上演v型反轉

相關熱門主題
逆境贏家
《天下雜誌》723期:逆境贏家
2021《天下》年度重量級專刊「兩千大企業調查」出爐,獨家榜單「韌性企業兩百強」有哪些企業在疫情肆虐期間,創下全年成長的好成績?有哪些企業上演逆轉勝的奇蹟?在台灣進入疫情以來最大考驗的當下,企業該如何勇度這次的危機?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新竹,向永續邁進!|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