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風:Para Site「簾幕」—— 他者的鄉愁

A+A-
上環 Soho House 展區:「夏日的雲」(Summer Clouds),Daniel Steegmann Mangrané,2017;圖片由藝術家及 Esther Schipper 畫廊提供。

或許有一天,我們只會空洞地凝視別人,希望他們可以如手機螢幕般自動解鎖,摒除大家之間尷尬的隔閡。英國詩人珀西.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曾在劇作「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裡寫道:「死亡是一層覆蓋著生命的面紗;當活著的人們睡了,它就給掀起了。」我們從來沒有任何一刻正視過死亡的存在,要麼避而不談、要麼只是專注於死後的世界 —— 死亡會否只是生命與死後世界之間的縫隙?在 Para Site 藝術空間成立 25 周年之際,它與上海外灘美術館合作舉辦大型展覽「簾幕」(Curtain),以 25 名藝術家的作品,探討一系列從社會架構到自我認知的議題。

如影隨形的簾幕

上環 Soho House 展區:「0-視點-8-1」、「0-視點-8-2」及「0-視點-8-3」,張爽,2015;圖片由藝術家及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提供。

「簾幕」的兩大展區分別位於上環的 Soho House 和鰂魚涌 Para Site 原址,前者主要展出裝置藝術家的作品,如 Robel Temesgen 的 Addis Newspaper—The Chinese Issue—January 2050,他假想自己是一名非洲藝術家,在 2050 年為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所帶來的影響而繪製報刊;以及張爽對於自身女性身份作出反思的「0-視點」系列等裝置作品。後者的場地則以展示錄像藝術的作品為主,如 Chantal Akerman 探索自身猶太女性身份的 Walking Next to One’s Shoelaces in an Empty Fridge(Part 2),與李爽關注於虛擬世界對自我、身體和慾望的蛻變而創作的錄像作品 ÆTHER。在展覽場刊中有著以下的描述:「簾幕是過渡、是癖好、是迷失的自我、是他者。」整個展覽以不同的「簾幕」貫連兩個場地;從升降機門開啟的一刻,到用以遮掩影像作品的薄紗和布幕,每一件所展出的作品之中,也有著簾幕如影隨形的存在。

他者的存在

「簾幕」鰂魚涌 Para Site 展區。

在林珉旭(Minouk Lim)的雕塑作品 Antigone 中,她以古希臘神話女英雄安蒂岡妮(Antigone)的形象和被棄置的物料,詮釋一種流行與過時科技之間的對比;其中雕塑所身穿的緋紅色斗篷,則讓人聯想起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畫作「聖母之死」(Death of the Virgin)裡的瑪利亞。卡拉瓦喬讓瑪利亞穿上一件與上方垂下來的簾幕同色的緋紅長裙,彷彿在暗示她那一刻的狀態就如死物一般,已經沒有生命了。

上環 Soho House 展區:「安蒂岡妮」,林珉旭,2015;圖片由藝術家及 Tina Kim 畫廊提供。

法國當代哲學家讓-呂克.南希(Jean-Luc Nancy)在著作「繆思」(The Muses)裡描述「聖母之死」的意象:「這再也不是休眠,或是過渡、通過與進入到第二段人生的途徑;它是一種污穢的死亡。」從開始到結果,再到結果以後的開始;我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過程不只是一段經歷 —— 它亦可以是一個個體的存在。當生活成為了「他者」,我們在世界上的身份也不復存在了。我們把自己從生活中抽離,讓自己確信在出生了以後,只可以擁有恐懼死亡的原則。簾幕的存在,到底是為著一種欲蓋彌彰的掩蓋,或是一種假裝羞怯的誇詡?簾幕或許就是沒有身份的他者。

夜月裡的哭泣與耳語

鰂魚涌 Para Site 展區:ÆTHER,李爽,2021;圖片由藝術家及 Peres Projects 畫廊提供。

在 Para Site 的展區內,展覽一直延續到天台的位置,其中,李爽的錄像作品 ÆTHER 隱身於似是貨櫃的空間內。作品的裝置以慘白的燈光、天花板的投射和不規則的豆袋梳化,讓人懸浮於現實與虛擬之間。我們再帶著紊亂的思緒,走到天台的邊陲,眺望宛若隔著一道簾幕的香港夜景。成為了他者的我們,想起了秦觀的「八六子.倚危亭」裡的其中兩句:「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但願詩句就此結束,但是「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我們的鄉愁就這樣飄來飄去,散落於此起彼落的哭泣與耳語之間。

Para Site:「簾幕」

日期:即日至 2021 年 7 月 25 日

時間:12:00 – 19:00

地點:
Para Site 藝術空間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 677 號 榮華工業大廈 22 樓
Soho House Hong Kong 香港上環德輔道西 33 號 22 樓

參考文獻

  • Nancy, J-L. (1996). The Muses. (P. Kamuf, Trans.) (1st ed., p. 62).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Shelley, P. (1959). Prometheus Unbound. (1st ed., p. 242).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於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修畢藝術理論及哲學系研究碩士學位,曾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及多個香港與台灣藝術展覧展出多媒體(雕塑、插畫、設計及攝影)作品、亦同時獲得相關藝術與設計奬項。以 20 歲之齡在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北屋藝廊舉辦首個個人展覽,於 2018 年出版首本個人小說「憂鬱藏紅首部曲:艾塔」及於 2019 年獲 TEDx Royal Central London 邀請進行以存在主義為主題的大型公開演講。近期散文、小說及詩詞作品散見於「立場文化」、「虛詞」及「好集慣」等文學雜誌。Instagram:cyrus_lampre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