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間新聞

離職也能拿分紅、終身員工價 鮮乳坊如何打破新創死穴,讓同仁不想走?

7年前靠著群眾募資問世,如今鮮乳坊已是年營收6億的企業。近3年流動率僅8%,不只是新創界奇蹟,還比銀行業低。是什麼讓他們做到「留人又留心」?

鮮乳坊-牛奶-大苑子-留才-流動率 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認為,組織只是公司運作的工具,「人」才是永續經營的關鍵。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其他

2015年初,大動物獸醫師龔建嘉完成了一場堪稱熱血的群眾募資。食安風暴接連發生後,他以「自己的牛奶自己救」為號召,要協助農民成立自有品牌,販售單一乳源、成分無調整的鮮奶。

這場群募吸引將近5000人響應加入,「鮮乳坊」就此橫空出世。

當時的他大概難以想像,短短7年內,鮮乳坊年營收從3000萬成長到6億,員工數也來到70人。整體市佔率雖僅3%,仍追不上其他乳品大廠,但已成為天仁茗茶、大苑子、路易莎等知名飲料與咖啡店的鮮奶供應商,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小檔案】鮮乳坊(慕渴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時間:2015年
  • 員工數:70人
  • 資本額:約4300萬
  • 2021年營收:6億
  • 合作牧場:豐樂、嘉明、幸運兒、許慶良、雙福、桂芳

亮麗成績背後,鮮乳坊更令人驚豔的,是在新創企業的死穴——「人才」問題上並未因業務快速擴張而失序。

尤其在大疫之年,人才流動成為常態,鮮乳坊近3年離職率卻都能維持在僅8%的水準,不但是新創企業中的異數,更勝過許多科技大廠和拿著「金飯碗」的銀行業。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讓農民驕傲」的理念吸引人才

「企業文化是關鍵,」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黃國峯觀察,群眾募資讓鮮乳坊不只拿到第一筆訂單,更重要的是有了倡議機會,能吸引年輕人因理念而加入。公司理念和工作氛圍,以員工福利,則讓員工加入後願意留下,造就低流動率。

廣告

「我們希望建立讓動物健康、農民驕傲、消費者信賴的健全食農生態,」共同創辦鮮乳坊的龔建嘉談起初衷,說明鮮乳坊從一開始就有自己的品牌標準:獸醫把關、品質優先、無成分調整、公平交易,讓各家牧場在這些標準下發揮自家鮮奶的獨特風味。

注重動物健康、消費者信賴都容易理解,但鮮乳坊要怎麼做到讓「農民驕傲」?龔建嘉解釋,與傳統乳品廠將鮮奶當作「原物料」販售不同,鮮乳坊更強調鮮奶的「品牌價值」。

他說,鮮乳坊鮮奶都來自單一牧場,目前合作的6家牧場鮮奶各有特色,因此在行銷上就具有獨特性,能分別和不同通路進行品牌聯名、行銷推廣。

像是從2018年開始與鮮乳坊合作的許慶良牧場,就與大苑子合作,菜單上「許慶良鮮奶茶」、「許慶良觀音拿鐵」等聯名商品超過10項,並且在大苑子門市就能買到瓶裝的許慶良鮮奶。

廣告

大苑子董事長邱瑞堂表示,自己很強烈感受到消費者對許慶良鮮奶的肯定,認同感也持續上升;甚至在去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前,大苑子每月都能賣出上萬瓶許慶良鮮奶,較前年同期成長3倍之多。

龔建嘉認為,當牧場成為品牌,出現在鮮奶包裝上,放進飲料店的菜單裡,牧場不再隱身於大乳品公司背後,成為消費者認得並且信賴的牧場,都讓農民更為自己從事的事業驕傲,「這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

民主式經營,伙伴最重要

從2015年3月募資完成,到2019年9月,鮮乳坊成立3年半就將產品從小型通路,逐步賣進微風超市、全家便利商店、家樂福,以及路易莎、大苑子等大型連鎖通路,通路數超過3000間。

令人訝異的是,在此期間,鮮乳坊從未畫出正式的組織圖,也沒有嚴格的部門區分。

廣告

「我覺得我們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沒有很喜歡被限制,或是我們看到組織的陋習,認知它是一個框架限制,」龔建嘉用一個詩意的形容,認為新創擁有「比較自由的靈魂」,傳統組織則會變成包袱。

龔建嘉(中)用民主化貼近年輕世代。(邱劍英攝) 

「我一直憧憬的組織型態,是比較民主的營運模式,」他認為,民主常被認為沒有效率、不易溝通,因此很少運用在企業經營上;不過民主也能深化員工使命,增加參與意願和深度,並能累積共同智慧,這都是傳統組織所沒有的好處。

此外,即使員工離職,鮮乳坊仍會給予在職時的年度分紅,並享有終身員工價。

「我們把伙伴當作最重要的事情,」龔建嘉強調,公司內的認同狀態是經營的基底,即使員工離職,也會成為種子,傳遞鮮乳坊在推動的事情,「我們真心希望這裡是大家會在意的地方。」

廣告

主管當地板、當教練

不過隨著員工人數增加,公司仍不免為了營運效率,踏上組織化、流程化管理之路。

鮮乳坊在2019年9月正式畫出組織圖,並在去年初導入ERP系統,朝著組織化和制度化又邁開一步。談起這件事,龔建嘉骨子裡的抗拒藏不住,他笑說,「我到現在還是很不喜歡。」

與此同時,鮮乳坊開始讓組長級以上主管,全數參加教練課程。

鮮乳坊辦公室有一處開放式廚房,取名「御膳房」,由自願的員工輪流掌廚,供應同仁午餐,忙碌時則有煮飯阿姨下廚。(邱劍英攝) 

「也許我們還是要有組織讓公司順利運作,但它可以不要是尊卑的階層關係,」龔建嘉強調,鮮乳坊希望不要以「管理」看待主管的角色,而是成為員工的教練,讓主管變成員工的地板,讓他們能向上成長發展。

廣告

「人人平等,我們需要集體智慧產出的最佳結果。」在鮮乳坊會議室白板的正上方,幾個大字如此寫著。對鮮乳坊而言,龔建嘉的理念與堅持並非沒有挑戰,但他有一點是對的,那就是組織只是公司運作的工具,「人」才是能永續經營的決勝關鍵。(責任編輯:王儷華)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紐約市公共空間長劉雅婷:公共空間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
【每日6元】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