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5:低薪

低薪逼出厭世代?
台韓青年的最痛

根據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最新數據,2019 年全台勞工年薪(含年終獎金等)中位數為 49.8 萬元新台幣,若考量通膨因素,等於較 20 年前僅成長不到 5%。

未滿 25 歲的年輕工作者更慘:對於初入職場不久台灣青年族群來說,年薪中位數僅有 34.9 萬元——這個數字若考量通膨因素,甚至較 20 年前還低。

隨著台灣都會區房價、物價齊漲,「低薪」問題已是社會長期的痛。尤其在貧富差距不斷拉大之下,更容易造成年輕族群的相對剝奪感。為此放棄努力、不再相信所謂成功學的「厭世代」,或遠走異鄉打工的「北漂族」、「台勞族」也應運而生。

無獨有偶地,同樣的現況也在鄰近的韓國發生中。韓國除了極少數名校菁英,能夠擠入大企業窄門外,多數青年一出社會,往往只能選擇起薪在每月 88 萬韓元(約新台幣 24 K)左右的約聘工作,若以韓國的物價而言,同樣難以為繼。也因此,韓國近年陸續出現「88 萬元世代」甚至「全拋世代」等青年用以自嘲的名詞,與台灣的「厭世」遙相呼應。
從學校教育、產業結構到企業文化,我們的社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低薪問題能有解方嗎?長期關注青年議題的《換日線》頻道,精選台灣和各國工作的作者青年專文,一起聽聽他們怎麼說。

策劃、編輯:張翔一
Story 1

台灣厭世代:
「生錯時代,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

(節錄自《換日線》作者劉庭安專欄文章,關於作者資訊請詳見本篇文末)

有位大學新聞系的大學生來採訪我,想問我對於 「厭世代」的看法。我覺得這個議題十分值得探討。

「厭世代」
是如何煉成的?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厭世代」是如何生成的,一般的認知裡,「厭世代」多半指的是 1990 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人,亦即他們或出生在台灣經濟的頂點,或經歷過 90 年代台灣經濟的黃金期尾端,但出社會後面對的,卻是一年差過一年的大環境成長停滯、甚至衰退。

反觀「厭世代」的父母輩,也就是多在 1960~1970 年代出生的族群,可說是台灣至今最為「幸運的一代」。他們相較於篳路藍縷的再上一代,生活環境好的多,有條件受較好的教育。出社會後又趕上台灣經濟狂飆、外資來台設廠、消費性電子爆發、中國大陸市場開放這幾個時代紅利。

對厭世代的父母輩們來說,通常只要勤奮工作,多能享受到台灣經濟整體快速上揚的「時代紅利」,過著比他們上一代更富裕許多的日子。這一輩中的清寒青年或農村子弟到大城市奮鬥幾年,也多能夠過上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中產階級生活。

因此,在這個世代的共同經驗中,「只要好好努力讀書、考上好學校,之後好好努力工作奮鬥」,就能夠過上好日子,他們是這樣走過來的、對此堅信不移,更如是教育他們的子女。

然而,當「厭世代」們想要複製父母那輩的「奮鬥史」、「成功學」的時候,才發現情況怎麼完全不一樣?

在經濟狂飆的過去,到處都有新的工作機會和投資機會。例如不論股票或房地產,大趨勢都是一路上漲,個人財富也能跟著水漲船高。厭世代的父母多半會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努力」上,卻沒意識到可能只是剛好遇上了時代的風口。

反觀今天,「風」已經停了。台灣的經濟發展階段已經到了成熟期、甚至下坡期。個人再怎麼「努力」,時代早已和起飛期大不相同。

1990 至今的
台灣歷年實質薪資年增率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薪情平台

最明顯的表現是低薪。如同上圖,台灣人的實質薪資已經停滯近 20 年,隨著越來越高的房價、物價和通膨,其實就是越來越窮。

而多年來的普遍低薪,其根本原因就是——台灣的多數產業已經跟不上時代需求了。在全球經濟分工的體系當中,台灣企業能夠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不重要,也越來越「不賺錢」(低毛利)。企業賺不了大錢,當然付不起高薪。

台灣產業缺乏轉型創新,
造就「厭世代」宿命?

最明顯的表現是低薪。如同上圖,台灣人的實質薪資已經停滯近 20 年,隨著越來越高的房價、物價和通膨,其實就是越來越窮。

而多年來的普遍低薪,其根本原因就是——台灣的多數產業已經跟不上時代需求了。在全球經濟分工的體系當中,台灣企業能夠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不重要,也越來越「不賺錢」(低毛利)。企業賺不了大錢,當然付不起高薪。

這其實也不能夠全怪台灣企業家,如同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的,台灣的經濟起飛有其時代背景,當年我們正好趕上中國大陸對世界封閉市場、歐美企業在東亞尋求廉價的生產基地,加上「美國老大哥」的扶持等等關鍵因素,台灣經濟起飛,真的是時也運也。

然而,當中國大陸市場於 1985 年後對全球開放,以廉價代工起家、缺乏自主創新力的多數台灣企業,必然會受到致命性的打擊,大量台灣企業挾帶著資本和技術遷移到了大陸,而留在台灣的企業,除了少數產業(如科技業)和少數公司(如台積電等)之外,現況多是繼續削減成本,苦苦支撐。

換句話說,1990 年後出生的「厭世代」,出社會時面對的就是全面下滑衰退的台灣產業,在普遍低薪的狀況下,現在的一般年輕人光要獨立維持生活,就已很不容易,更別說什麼致富、買房了。換言之,父母輩說的「努力就能成功、你不成功是因為你不夠努力」那一套,聽來非刺耳、沒有幫助,更容易讓人厭世感滿載。

另一個讓年輕人「厭世」的理由,是資源壟斷和階級固化,這是當前全球資本社會的共通情況,當貧富分配不均拉大、階級流動困難,多數中產階級出身的厭世代,看著「富二代」和「官二代」們啥事不用幹,就能繼承大量的財富和權勢,心裡自然更是百般不是滋味。

但除了上網宣洩外,又能如何呢?若時局如此,再努力也無法「成功」,努力有什麼用?

「說到底,還不是你們上一代把台灣搞爛的。我們累得要死要活,賺那麼一點微薄的薪水,還去繳稅補貼你們的退休金了,你們還嫌東嫌西的。」——這是年輕人普遍沒說出口的憤怒。但憤怒歸憤怒,年輕人似乎也沒什麼辦法改變這一切。當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日漸增加,消極感自然越來越強烈。

「厭世代」就是這樣生成的。

擺脫「厭世」
宿命的兩種方式

但面對這樣的時局,作為「厭世代」的我們若不想徹底「放棄人生」,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要認知到,很大機率的未來趨勢是,台灣經濟與薪資停滯的狀況,不但不會結束、還可能會越來越嚴重,這不是在「唱衰台灣」,而是現實如此。由於台灣產業結構主體,是眾多缺乏核心創新能力的中小製造業,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邊緣化。

當然,我說的是「大趨勢」。還是會有少數公司,能夠取得成功、甚至是世界級的成功,然而,能夠轉型或是創新成功的,終究只會是少數特例,改變不了大局。

因此,無論年輕世代再怎麼努力,要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過上比父母輩更好的日子、領更高的薪水,以統計學來說很可能是「小機率事件」。

這也就帶出了「厭世代」的第一種生存方式——尋找事業以外的人生意義。

客觀來說,台灣的生活水準並不差。我們覺得現在「很慘」,是因為跟過去的經濟起飛期相比。但台灣在經濟以外的許多層面,仍較過去進步不少,活在台灣,絕大多數公民至少能吃飽穿暖、接受基礎教育、享受低廉的醫療照顧,已經讓很多國家羨慕了。

現在的問題,主要是在人們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變得極為困難了而已。但話說回來,為什麼我們活這一輩子,非要追求建業立功賺大錢不可呢?為什麼一定要追逐「成功」呢?

平平淡淡活著,追求一些「小確幸」,也是一種生存方式。

也因此你會看到,許多台灣年輕人認為要做大事業發大財,還不如開個小咖啡館;比起熬夜加班又升不了官,還不如去把時間拿去跑馬拉松做瑜伽,還更有成就感。

說到底,人會感到痛苦,無非是現實和預期的差距過大導致的。只要我們把「事業成功」這個預期割捨掉,一樣可以過著充實的一生。

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定義什麼叫做「成功的一生」,沒有人說要有錢才是成功。就算一輩子只能住在爸媽家裡、沒有存款、買不起房、養不起小孩,只要你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那就是成功的。沒有人可以批評你什麼。

到更有機會的地方

「但我還是想要追逐事業上的成功,不甘心這輩子就是這樣子,那該怎麼辦?」你說。

好吧,那你還有第二條路可走,「厭世代」的第二個生存方式,就是去尋找其他更有機會的地方,如果要想搭上時代趨勢的順風車,我們得自己努力去找。

2000 年的 PC 互聯網、 2010 年的移動互聯網、2017 年的人工智能、 2018 年的區塊鏈⋯⋯每個時代都有引領潮流的明星產業出現,創造大量的高機率「成功機會」,只待有戰略眼光的人去發掘。

找機會不只是行業上的,也是地域上的。

我在先前的專欄文章中也講過,在當今的時代,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資本、技術、數據、人才、市場都在往幾個國際性的超大城市移動,這些超大城市包括紐約、矽谷、倫敦、北京、上海、新加坡、東京⋯⋯等等。這些超大城市還在源源不絕地引入人才,提供想要翻身的年輕人機會。

如果你不甘心自己這輩子就是這樣子了,那就想辦法去找機會吧。世界之大,不要限縮自己的眼界,還是有很多很多機會的。

拉拉雜雜講了一大堆,其實總結不過就是幾句話,台灣的大環境就這樣了,時代趨勢誰也改變不了,也別憤怒了,我們就接受這個現實吧。

接受現實之後,我們要不是安安份份的活下去,不要抱持什麼不切實際的夢想(或妄想)了;要不就是積極主動的去尋找機會。
停止抱怨,去行動。畢竟,天上已經不會再掉餡餅了。

關於作者

劉庭安,1988年生,實作型的理想主義者,2017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
Global Shaper。曾任IDEO中國區商務主管、麥肯錫產品分析師等職,現於電動車公司任職,並為 Q School 的創辦人。

Story 2

韓國「全拋世代」的悲歌與省思

(節錄自《換日線》作者陳慶德專欄文章,關於作者資訊請詳見本篇文末)

我很喜歡觀察韓國年輕人的流行用語,因為這些用語往往在硬梆梆的教科書之外,能讓我們透過「國家未來主人翁」藉由描繪自身、甚至自嘲的詞彙,更貼近地看到韓國社會的風氣與處境。

著名的功能主義文化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在其名著《文化論》(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1944)中曾提到:「語言是文化整體中的一部份,它並非僅是工具體系,而是一套發音風俗,以及精神文化的一部份。」

例如韓國年輕人近年常說的「88 萬世代」和「全拋世代」,竟不約而同地與台灣的「22K 世代」、「厭世代」遙相呼應。這些詞語的背後,究竟代表什麼意義,我們能從中觀察到什麼現象呢?

88 萬元世代
(88 만원 세대)

88 萬韓圜,折合新台幣約 2.5 萬元;簡單來說,就是韓版的「22K」。

此語興起於 2007 年,由朴權日(音譯,박권일)《88 萬元世代》一書而來,指稱韓國當代年輕人低薪生活之困境。書中提到,韓國 19 歲年輕人出了社會,若是擔任非正職員工(約聘制)人員,平均月薪約為 119 萬韓圜(折合新台幣約 3.4 萬元),但這些非正職員工卻有高達 74% 以上的人,月薪僅有 88 萬元韓幣,且集中在 20 至 30 歲的年輕族群。

10 多年後的今天,韓國職場的約聘制現況並未改善。根據最新數據,南韓 5,100 萬人口中,勞動人口約佔 2,600 萬人,而在職場上無法享受四大保險、三節獎金抑或分紅的約聘制員工更一舉突破 630 萬人,約占全國勞動人數的四分之一。年輕人面對低薪、無保障的職場生活苦不堪言,也讓此詞在韓國社會不脛而走。

全拋世代(전포세대)

這個詞語說來有趣也悲慘,可說是韓國年輕人不斷「累進」、最終爆發的自嘲;也是對韓國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現況的嚴厲批判。

事實上,在「全拋世代」誕生前,韓國就曾陸續出現「三拋」、「五拋」與「七拋」世代等「累進制」用語,他們分別是什麼意涵呢?

2011 年,「三拋世代」(삼포세대)首先登場。言及年輕人因為經濟生活壓力之高,對於戀愛(연애)、結婚(결혼)、生小孩(출산)感到怯步,也因此,在人生規劃內已經慢慢拋棄這三者。

2015 年,「五拋世代」(오포세대)出現,韓國年輕人在三拋之上,再拋棄了「人際關係」(인간관계)與「購房」(집)兩項。這個「自嘲」既指控韓國社會交際應酬之無意義,與韓國物價、花費日漸昂貴,也顯示當地房價高漲之現況。

到了 2016 年年初,「七拋世代」(칠포세대)盛行,這次韓國年輕人除了拋棄前面這些有形、可見,甚至可用金錢衡量的「戀愛、結婚、生小孩、人際關係、購房」之外,再進一步拋棄了兩項無形的精神生活——即自身的「夢想」(꿈)與「希望」。

在韓國留學攻讀博士時,我常與當地年輕人聊天,但每當我問他們:「你以後想做什麼?」「你的夢想是什麼?」時,對方就往往眉頭緊蹙深鎖,久久無法作答,而後嘆氣。

誰知短短不到一年時間,2016 年年底,又出現了「全拋世代」(전포세대,抑或 N 拋世代)一語,宣告「當下行樂、什麼都可以放棄」的思維,亦描繪出韓國年輕人所處社會之困境。甚至到最後,難道連生命也可輕易放棄?

高壓低成感,造就「自殺共和國」(자살공화국)悲歌

「全拋世代」的誕生,不禁讓人聯想到韓國的自殺率之高,屢創紀錄。以 OECD 所公布的「健康統計資料」為例,韓國已至少連續蟬聯全球 13 年(2003~2015)自殺率最高的國家,平均每 10 萬名韓國人,就有 25.8 位自殺,比例更遠遠高於第二名的匈牙利(19.4 位)和第三名日本(18.7 位)。

更讓人擔心與痛心的,是「社會潛在輕生者」(即曾試圖自殺但未成功之民眾),甚至是尋短輕生者的 10 至 40 倍;韓國青少年族群的潛在輕生者,更高達全體國民平均的 50 至 150 倍之多。這也讓韓國年輕人自嘲所處之國為「自殺共和國」。

YOLO 族(욜로)
所呈現的現實

難道韓國年輕人都如此悲觀失望地看待國家,沒有任何積極正面的言語嗎?有的,最近興起的"YOLO"一詞(為"You Only Live Once"簡寫)即為一例,意涵「人生只能活一次」。

抱持著 YOLO 生活態度的年輕人所持的精神,即「不要為任何他人犧牲自己的人生」,要把全部精力與時間投入到「自身的幸福」,簡單地說,就是及時行樂,「不為了未來犧牲現在」。

因此,YOLO 族認為,與其努力工作存錢買房,或準備大量老年退休金,不如將時間金錢投資在自己的興趣上,特別是外語學習、出國遊學或旅行。同時他們也願意為了累積「人生經驗」投入大量金錢,追求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實現。

然而,看似樂觀積極的 YOLO 生活觀,隱含的其實也是年輕人對未來不再懷有任何希望的社會現實面,我就算工作一輩子,不吃不喝,也難以負擔起一棟房子、存不到足夠的退休金,那倒不如往國外走看看、提昇自己的外語能力,也許還有機會離開這個國家發展呢!

以上韓國年輕人描繪自身處境的用語,儘管用詞不同,背後出現的狀況是否讓你也有些「耳熟」?事實上,青年世代的低薪和社會貧富不均等狀況,儘管兩地的成因不同,卻同樣是台韓許多青年的共同心聲,值得我們好好思索一番。

關於作者

陳慶德,韓國文化研究者、旅韓作家。雲林科技大學應外系韓語講師。長期關心韓國年輕人與社會議題,善用「現象學」方法,分析文化現象與語言,著有熱銷《背包韓語》(聯經)、《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月熊)、《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逗點)等書。

Story 3

一個「出走」青年的真心話:
離開台灣,更要面對問題

(節錄自《換日線》作者 Jack Huang 專欄文章,關於作者資訊請詳見本篇文末)

「你想離開台灣嗎?」幾年前這麼問身邊的同齡朋友,大抵除了親情牽掛之外,十之八九都會希望遠走他鄉、讀書求學、打工度假、海外工作甚至移民。若追問為什麼,則不外乎經濟不景氣、薪資低迷、大環境不佳等大家如今已朗朗上口的因素,然而再追根究底下去,則好像又不僅僅是這麼些淺顯易見的推力。

我自己在 2014 年離開台灣,先後赴倫敦求學、在日內瓦實習,爾後輾轉找到了聯合國的正職工作,常駐曼谷。沒錯,就是那個有藍色標誌的 United Nations,對台灣來說政治上有些敏感的國際機構。作為裡面的小小公務員,我負責維和部隊的後勤管理,不時需飛往非洲出差,去實際走一遭那些當前世界上最動盪與戰亂的地區,親眼看看那片神奇的大陸,以及上面種種人為的無奈與心酸。

當然我並不是真正的「維和部隊」,我的工作更偏重在支援訓練與數據分析的部分。這裡我無意深入解釋任務的內容,只是一晃眼,不知不覺離開台灣也已多年,飛過了很多城市,見識了中非邊境的斷垣殘壁,也接觸過紐約總部的冠蓋雲集。有人曾經問我「還回得去台灣」嗎?我認為問題恐怕不是這麼簡單。

出走不該只是為了「消極逃離」

確實,台灣的薪資待遇是年輕人出走的關鍵問題,相較於各先進國家,台灣青年族群的「低薪」確實是一大問題,但這不盡然是故事的全貌。

因為即使「逃離鬼島」,若沒有對等的專業與經驗,也不可能拿到多好的待遇與尊重,別以為出走就可以坐領高薪,其實資本主義的壓榨無處不在,不會因為你在歐美日韓,整體物理和心靈的質量就一定大勝台灣。

糟糕的環境哪裡都有,正如你可以輕易地舉出例子來論證海外工作環境之美好,對照台灣就業市場之絕望;但若再仔細地蒐集更多案例,同樣可以發掘台灣的良心企業,與為數眾多的「黑心外企」。

所以,造成青年出走的,不全然是那些顯而易見的問題,至少就我個人而言,或許薪資是一個要素,但出走,更是為了活成一個「我更想成為的樣子」。

這裡所謂的「樣子」,不光只是職涯、夢想或成就這些很容易被分類與賦予正能量的東西,而是某種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有外人察覺到的變化,某種只有夜深人靜獨自思考時會自我檢視的標準。

對我自己而言,離開的理由,是我從小可能在新聞媒體上;可能在週遭親友上觀察到,他們的行為反映了某些特質,他們的言詞代表了某種價值,我用發育還沒很成熟的腦袋慢慢地想過,心裡默默地許願——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這樣的大人。

在全然陌生的環境,
拼湊出完整的自己

這無關對錯,也不是什麼經濟不景氣,政治紛擾等可以完全解釋,它甚至可能不是台灣的問題,而是我自己的問題。然而對我來說,之所以踏上遠走海外的路途,無關財富或地位,但求能夠突破既有主流價值的框架,找出自己究竟想變成誰。

這段離開之後的日子,會過得更好還是更壞?不一定。而能否堅持走下去,並成就一番理想中的樣貌,同樣未知。然而,值得試一試。

「台灣人確實沒必要太悲觀,特別是那些真正有想法且有實力的人,這些人總是能成就些什麼,不管在哪裡,或是站在什麼樣的崗位上,如果設定目標,競爭與揮灑的是國際舞台,就算選擇落腳家鄉,也可以成為媒體爭相追捧的台灣之光。」一位任職於香港外商投行的朋友悠悠說道。

台灣其實不壞,你若有點本事,留下,也能活出滿意與自在。而出走,也不見得純粹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或是單純逃離某個不滿的生活環境。離開熟悉的一切,有時候真的就只是想把自己放在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讓走過的每一步,拼湊出一個完整的自己。

關於作者

Jack Huang,台北人,倫敦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全球化管理,畢業後回到亞洲。
目前在曼谷,先後任職於聯合國亞太投資貿易處(TID)與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ICT),協助 fuel management 系統開發和支援維和部隊的運作,必要時得出差前往剛果、南蘇丹、索馬利亞與象牙海岸......。
足跡走遍世界 20 多國,曾旅居紐約、舊金山、首爾、北京、新加坡、歐洲等地。
喜歡接觸新事物,腦子裡總是有左派與右派的思想不停衝撞。

Story 4

拒絕畢業拿低薪,
你可以做的 7 件事

(節錄自《換日線》作者何則文專欄文章,關於作者資訊請詳見本篇文末)

「低薪」這個話題,作為台灣經濟關鍵字已經超過 10 年了。每年各大媒體一定會推出數個相關的專題:「青貧族」、「窮忙族」、「厭世代」、「世代差距」......,諸如此類的月經文不斷重新排列組合再推出,好像身為台灣人,畢業就注定拿 20 幾 K。難道年輕人就只能接受這個事實嗎?

別忘了!就算全台大學生的平均起薪只有 28K,並不代表你就「理所當然是那個28K」。想想高中指考的時候,單科全國均標可能是60分,但是還是有很多「怪物」(天才)考到 90 分甚至滿分;同樣的,給新鮮人 40K 甚至更高的職缺還是存在的,而且可能沒有想像中稀少,你的國家慘,不代表你也要認命地跟著衰,反而更要用自己雙手開創出不一樣的路。

而對出身普通的你我來說,如何利用大學 4 年是關鍵,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許多學生被錄取的瞬間就鬆懈了,但想在畢業時薪水遠遠超越「平均」,就要在 4 年中付出與同儕截然不同的努力,累積自己未來談判薪資的籌碼,讓自己能大聲說出「我就是值這個價錢」。

在大學四年,你可以用下面 7 個秘訣增進自己的價值。

一、以終為始,
儘早描繪職涯路線圖

有句很老套的話說:「人生就像場馬拉松」,但馬拉松有明確的路線標示,人生這條路卻沒有人告訴你該往何處去。所以大一、大二的時候,就要思考自己的終點在哪,也就是想在畢業時投入怎樣的產業跟工作,才能儘早畫好「路線圖」。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怎麼辦?去書店走一趟,待一整天,閱讀各類的書籍,掃過去看看哪一區你待得最久、最有興趣,至少是你有興趣看一整天不會累的,或許就會是你的方向。

此時,你可能會驚覺,文組的你,竟然最愛園藝;理工的你,反而喜歡心理學,就算發現上了「賊船」,也可以趕快規劃跳船計畫。確認好未來的目標,才能用大學四年描繪好藍圖,畢業就成為準備好的尖兵。

比如你想當個媒體編輯,知道這個方向以後首先要思考,這項工作的必備條件是什麼。當好一個小編需要怎樣的特質?有社群經驗?網路成癮?那就從這些作為依據,開始寫出未來 4 年的待辦事項,比如搞個社團粉絲頁成為同類型粉絲頁的第一把交椅,或者開始在網路投稿評論時事。

如此一來,4 年後已完成這些路線的你,就會是雇主心中「裝備好的人選」。

二、累積「作品」,
突顯個人獨特性

千萬不要讓畢業的時候,只有畢業證書這一張「紙」跟著你離開。因為跟你拿同樣文憑的人,光是自己系上可能就有百人,如何凸顯差異、創造優勢,是重要的關鍵。而累積作品,是證明自己價值的不二法門。

這個作品不一定是傳統概念中那種美術作品集、期刊論文的實體成果,而是對企業來說有價值的「生涯紀錄」,比如辦好一個活動、曾經參與某項大事,就是一個「作品」。假設企業今天需要一個有業務能力的人,而你在大學期間就辦過跨校大型活動、跟政府或企業談過合作,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作品」。

但這個作品的累積不是一蹴可幾的,就像想辦一個攝影展覽,不是拍完照就可以開展。所以要把自己當成一個企業開始經營,列出專案規劃,一步一步到位。

舉個例子,想要在大四的時候去頂尖科技業實習,這時候不能大三才準備,而是在一、二年級就上網蒐集資料,先知道這個機會的標準是什麼,再用幾年的時間準備讓自己符合條件,才能得到在頂尖企業實習的這個「作品」。

三、廣結善緣,經營個人品牌

經營個人品牌,我認為是大學不分科系,最重要的一堂課。因為大學是少數人生階段中,與同儕等人少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可以廣泛的接觸到各個階層、各種科系的人。

累積人脈對未來絕對有幫助,但不能只是很市儈的想要有「更多人脈」而已,更應該用良善的行為建立好的名聲。其實,「個人品牌」就是當人家提起你這個人時,會有怎樣的想法跟印象浮現,例如,許多人才早在大學時,就因表現讓學校老師印象深刻、願意推薦,而被知名企業「預定」了。

換言之,「廣結善緣」的對象不只是同學,還包括學校老師甚至演講的講師,就算只是「通識營養學分課」,多問問題、提出看法跟老師交流、用心做好每一份報告,幸運之神才會降臨在你身上。

四、衝破舒適圈,
勇於挑戰自我

雖然很多鄉民都說台灣已經是個「鬼島」,但這鬼島畢竟也算滿發達、舒適的地方,而「衝破舒適圈」也是創造個人價值的方法。試著去當個交換學生、去沒有台灣人去過的地方,或者給自己一個機會,休學一年到各國打工度假,展開壯遊。

這時候,有些朋友可能就說話了,這些是富二代才能做的,我家境貧困,去不了怎麼辦?其實小島之內,也可以衝破舒適圈,利用寒暑假去偏遠地區做志工,或者到農村體驗生活,做之前沒做過、不曾接觸過的領域,都是衝破舒適圈。

簡單來說,不妨做一件你未來回首看,會覺得自己「很厲害」的事情。如此說來,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限制你一定要做什麼,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比如說,一個從小內向害羞的少年,從來不敢在公眾場合講話,最後勇敢戰勝恐懼,當上辯論社社長,在全校社團幹部培訓時講課,這也是衝破舒適圈。

基本概念就是——做之前沒做過的,並不斷與自己衝撞。

五、學好英語,也培養第二外語

台灣是個海島,與世界的連結尤其重要。懂一種外語就是多一扇、了解另一個文化的窗,英語自然不在話下,但不能只是為了過畢業門檻而學英文,英文不只是一個工具,更與你未來的薪水呈現正相關。

而有了英文這個國際職場必備的能力後,拓展其他語言更能創造你與其他人的差異性。一種語言要學好,至少要花費 800 個小時,大學 4 年來看,每年就要花 200 小時。假設每學年總共有 40 週,其實每週只要花 5 小時就可以了,那也不過是修一堂 3 學分的第二外語跟每週多複習 2 小時而已。

也就是說,從大一開始學第二外語,到了大四,你已經可以在工作上有基本的外語溝通能力,而這個小投資,很有可能讓你的薪水翻倍。

六、少打「最低薪資」的工,珍惜時間成本

打工對大學生而言,是效益滿低的一件事,我建議如果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真的不要打工。因為打工能學習到的技能含金量很少,絕大部分就是用勞力換取金錢,說實話賺的錢也不多,頂多一個月一兩萬,長遠來看反而失去很多。而打工這項經歷,在未來求職上的加分也不多,反而不如社團參與跟企業實習。

要賺錢,就要試著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比如家教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或者接些案子來做,在學校實驗室或行政單位都比較好。那些給你「最低基本薪資」的工作,對未來的履歷益處不大,排班時間又長,如果能善用這些寶貴的時間,反而能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當然也有人因為學生時代的打工而有了特殊際遇,所以建議大學生看待打工,不要只著眼於「錢」,因為那在未來回頭看真的是小錢,而是要思考在這個職缺,能讓自己學習到事情,與對未來職涯的具體效益。

七、榨乾大學資源,
學費「值回票價」

學貸往往是社會新鮮人畢業後需要面對的壓力,每個月 5,000 元的學貸還款可能大大壓縮了薪水。讀大學其實不便宜,生活費加上學費,4 年要 100 萬以上,如果算上沒有直接去工作的機會成本,那更是高達 200 萬以上。

所以,怎麼能白白支出巨額的學費,卻只拿到一張紙?一定要用力榨乾學校,讀出超過 200 萬的價值,這樣這學貸繳得才不冤枉。但具體可以怎麼做呢?首先,點開學校網頁,每個處室的頁面都去按按看,看看有什麼活動可以參加,有什麼項目可以申請。

學校的健身房、游泳池有沒有去過?要知道就算在公營的運動中心,游一次泳可能就要個 150 元,而學校的設施幾乎都是免費的,一定要試試,去一次賺一次。

圖書館的期刊資源也要善用,一本財經雜誌可能就要 200 元,出社會訂一年特惠也要個幾千塊,圖書館卻是有幾百種任你看免錢,沒事去去圖書館翻翻各類書報,參加各類講座,好好享受這樣的專屬權益。

學生,其實是最幸福的,不用面對現實生活殘酷的壓力,有著多采多姿、無限可能的際遇。善用這四年,積極的裝備自己,就能在畢業時,不是徬徨的走出校園,而是充滿了期待跟已經準備好的自己,走向燦爛前程。

關於作者

何則文,1990 年生於台北,「職涯實驗室」創辦人,曾任職鴻海集團FIH人資整合行銷主管,新創人力資源經理等職。大學就讀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經濟部國際企業經營班結業。曾派駐越南河內、西貢、中國深圳、河北等地。
他也是著名的青年職涯教練,每年受邀到百餘家機關、學校、企業演講,主要講授青年職涯發展、寫作與演說簡報技巧、人力資源創新、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等議題。
著作有《成就未來的你》(悅知出版)、《個人品牌》(遠流出版)、《別讓世界定義你》(遠流出版)、《用地圖看懂東南亞經濟》(商周出版)等書。

專題關聯閱讀

  1. 【進步的軌跡】1992年:房價、地價是這樣漲起來的
  2. 【進步的軌跡】1987年:錢潮衝浪,財富搬家
  3. 「厭世代」創業者吳廷中:想為台日交流做更多,只「厭」自己還不夠厲害
  4. 絕望中仍相信希望:他前往韓國,為台灣的未來「找路」
  5. 「沒有人有能力標籤你,除了你自己」——從所謂「底層」掙扎爬起,「我認命,但不認輸」

本系列週週更新,
《換日線》已推出主題策展:
從『出走』到『回家』:台灣人才啟示錄
接下來將推出:
『回不去的』香港:世紀變局,世代之聲」精彩專輯。


主題策展結束後,
7月3日起,
讓我們進入2001年,
繼續看台灣「進步的軌跡」......

看更多換日線季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