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萌芽的不只是愛:《俘虜》

--

圖片來源:YAHOO奇摩電影。

之所以會注意到這部電影,是因為臉書推播的廣告。

純白底色的海報,一個男人噘著嘴湊向另一個男人的臉頰。不符合人體工學的體位,看上去極為彆扭,感覺不到雙方的情意。

但配圖的推薦文案又說,這是部同志情誼的經典電影。

【他的迷戀】

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爪哇群島的日軍戰俘營中,戰俘營由世野井上尉管理,原中士協助軍務,並由通曉日語的英軍戰俘勞倫斯充當日軍與歐美戰俘間的溝通橋樑。

主要的感情線發生在世野井上尉和英軍戰俘傑克之間。世野井在軍事法庭看到傑克的那一瞬間,便對他一見鍾情:在所有人以日文或蹩腳的英文訊問傑克時,只有世野井全程以英文和傑克對話,甚至走下象徵權威的審判台,只為了查看傑克身上的傷痕。

而在世野井救下傑克,把他帶到自己管理的戰俘營時,他端正的威儀露出更多破綻:每晚探視熟睡的傑克,擔心傑克受驚而停止每日的劍道操練,在傑克煽動戰俘挑戰營規時仍無法狠下心來制裁他。

為了維持戰俘營與內心的秩序,世野井試圖貫徹克己堅忍的武士精神,但傑克的存在使這一切分崩離析,即使部下切腹也無法挽回態勢。

【他的創傷】

相比起世野井的明確,傑克的心意便顯得曖昧。

在電影中,傑克與世野井的互動不是緊繃得一觸即發,就是間接得晦莫如深。單憑短短兩三句話的互動,實在很難斷定傑克對世野井有所遐思。

但不談情慾愛戀,傑克在戰俘營中似乎也沒有特別親近的友人。相比起世野井和原的工作默契,或是原與勞倫斯對東西方價值觀的辯論,傑克在這部電影中少有與人深切懇談的畫面。

少數幾次,發生在傑克與勞倫斯被監禁的時刻。勞倫斯提起過去的情人,而傑克說出縈迴在心的陳年往事。

年少時,他品學兼優人緣極佳,但發現同學霸凌他氣質陰柔的弟弟時,他因群體壓力而選擇袖手旁觀,此後便被這段回憶禁錮,將全副精力投入發展事業,迴避與別人發展親密關係的可能性。

【壓制他們的】

在世野井和傑克之外,有更大的群體規範壓制著他們。

世野井遵循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克己修鍊,視死為榮譽,忍耐肉體痛苦以達到精神昇華。

傑克經歷西方的兄弟會傳統,在同儕競爭中取得勝利,證明自己是個堅強勇敢的男子漢。

而在悶熱潮濕的爪哇叢林中,是管束戰俘的集中營,透過閉鎖的環境和嚴明的規範來控制戰俘,不讓一切失序。

這樣的群體價值觀讓所有人都扮演著不屬於自己的樣子,這樣人們才能陷入集體癲狂而做出各種殘酷的事情。

然而,違反人性的,終究會被人性擊破。

因此,當世野井發現自己權威受挑戰,歇斯底里地想要將戰俘長斬首來重建威信時,才會因傑克的吻而崩潰。

傑克的那一吻,或許不只是代表他對世野井的想法,更多的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悲憫,希望對方在崩壞之前,還能保有一些良善的本性。

【無法壓制的】

挑戰規則的舉動看似以失敗收場。

世野井被撤換,新上任的長官對傑克施以活埋之刑。面對瀕死的傑克,世野井只能在夜裡去偷偷銼下一撮他的頭髮。

戰爭結束後,勞倫斯恢復軍職,世野井和原因戰犯而論以死刑。面對即將被處死的原,勞倫斯卻無法像當年的原一樣赦免對方。

但是,那段經驗還是留下了一點什麼:世野井心心念念著讓傑克的遺髮供奉故土,原也心心念念著當時對勞倫斯講的那句話。

"Merry Christmas.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電影原著書名是《The Seed and the Sower》(種子與播種者),在重重壓制之中,還是有顆種子播入土裡,等待發芽。

由電影主角之一的阪本龍一所創作的電影主題曲。

--

--

白袍裡的羽毛筆
白袍裡的羽毛筆

書寫中的心理師,不務正業地寫著藝文評論。PSY是現在的身份,winddriver是過去的筆名。不會刻意寫與心理學相關的東西,因為深信這些知識早已刻在文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