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只要人們需要鐵的地方,鐵匠手中的火就會燃燒:傳統鐵工的專業職人精神

時代已大不如前,鐵工等傳統產業都面臨斷層危機,但無論何種行業,都需建立專業技術的形象,尊重自己的職業尊嚴,將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時代已大不如前,鐵工等傳統產業都面臨斷層危機,但無論何種行業,都需建立專業技術的形象,尊重自己的職業尊嚴,將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常言「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可惜一般人眼中的工匠師傅,往往是被看輕、忽視的職業。

就像許多不愛讀書的孩子,曾文昌當年不想繼續升學,懵懵懂懂選擇離家近的鐵工廠做學徒,一開始只用懶散敷衍的態度應付,沒想到老闆十分寬容,他因此受到感動,有了好好做的念頭。但直到當兵前,依舊只是邊做邊學,並沒太認真對待這份行業。

經過當兵磨練,曾文昌開始深思未來人生,退伍後繼續從事鐵工。決定之後,他的態度變得積極,不只勤做筆記加深印象,也在工作中感受到歡喜快樂:「原來做這一行,必須去喜歡這一行!」

鐵工職人曾文昌老師期勉青年朋友,態度對了,技術自然水到渠成!圖片來源:大愛電視提供。

從偷工減料到精工細作

曾文昌很年輕就「出師」當上師傅,25歲獨自創業。他的鐵工廠位於5樓公寓屋頂,每次都要先將材料搬上去,成品再搬下樓或用繩索吊下來。他自己打趣說:「會這麼天才,大概只有我而已!」開業之初,他充滿信心與幹勁,不過卻滿腦子想著賺錢,認為以最低成本獲取最高利潤,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經營法則,「偷工減料」讓他踢到人生第一塊大鐵板。

當時,大哥介紹好友為新屋製做鐵窗,對方爽快不殺價,曾文昌卻使用最薄的管材,鐵窗間隔也放到最大。後來新居入厝,主人宴請賓客,親友大嘆偷工減料得太離譜,事後除了換來責備,內心更是羞慚懊悔。從此,他重新思考經營理念,「面對他人的信任,必須兢兢業業,不只看短期金錢利益,應該要創造雙贏」。除了賺取利潤之外,還可以賺到成就感,不但完成業主託付,贏得友誼,還能獲得讚美與認同。

初期曾文昌的業務主攻鐵皮屋代工,由於利潤微薄,只能一切求快,以量取勝。直到某天他參觀一家高知名度的廠商,看到幾位師傅進行百貨公司珠寶精品櫥窗施工,輕敲鐵件、細心焊接,那種專注的神情,不放過任何細節的態度,讓曾文昌深感震撼。這般重視「細節」的精神,正是自己想追求的工作型態。但改變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他寫得密密密麻麻的報價單,在台灣向來討價還價﹅低價競爭的市場並不吃香,顧客大多只在乎總金額,要邁向精細鐵工之路,仍然坎坷難行。

某次過年前夕,更是遭遇人生最大挫折,鐵工廠內的所有工具和貨車都遭竊,10年心血頓時化為烏有。最諷刺的是,自己從事鐵工行業,竟然還被小偷破門而入。經過一段時間消沉,被太太拉去廟裡拜拜求籤,後來奇蹟地找回貨車,順便改了車牌號碼,也換了店名,這才重新再出發。

不久,經同行好友兒子的分享,他嘗試設立公司網址,自行摸索製作部落格的方法,想借機搭上網路便車。這激起他的學習熱情,從處理音樂﹅拍攝照片到閱讀各種文章與書籍,甚至模仿情書大全練習寫作技巧,設法寫出網路客戶期待的文章。除了以專業角度介紹鐵件細節,還將各種成品比擬成愛人,用情話或情詩來描繪,獲得不少關注。

初戀滋味總是讓人記憶深刻,曾文昌從部落格接來的首件工作,只是換一個500元的信箱鎖,但這讓他更具信心,自此勤於發表文章、回覆訊息,而他所介紹的鐵件也一一成為網路熱搜品,甚至吸引出版社前來邀稿。為了避免影響其他同業,被客戶要求比照工具書上的標準,他忍痛推掉出書機會。曾文昌靦腆地說,「我才拒絕就後悔了!」後來受到太太激勵,他直接將文稿寄給出版社,隨即獲得回應,耗時兩年時間完成人生第一本書《做鐵工的人》。

傳統產業斷層,認真傳承最重要

「只要人們需要鐵的地方,鐵匠手中的火就會燃燒」,這是曾文昌寫在部落格的標語,期許自己無論接案大小,只要時間許可,都不會推拒客人的要求。他藉著承包各式各樣的鐵件來磨練技術,例如造型鐵屋、樓梯、裝置藝術、鐵花窗等,期望鐵工也能像其他工藝,透過創作留下精彩作品。其中鐵花窗特別具有挑戰性,經過一番研究和嘗試,終於完成客戶所託,還原舊宅的鐵花窗,樹立口碑之後,又陸續製作高雄美濃的敬字亭,以及雲林13幅鐵花窗等作品。

從事鐵工33年以來,曾文昌感嘆時代已大不如前,包括鐵工在內的傳統產業都面臨斷層危機,年輕一代多不願投入,學習態度也只求速成,常常直接從網路搜尋資訊、獲取答案,不太用心思考。因此,他調整教導學徒的方式,「把態度放在前,技術放在後,態度對了,技術自然水到渠成。」學習最重要的是尊師重道及謙虛﹅實事求是的態度,每一位學徒出師後就是競爭同業,師傅願意手把手傳授畢生所學的經驗,徒弟怎能不心懷感恩。曾文昌也期勉身為師傅或老闆者,同樣需要學習改變態度,從穿著﹅談吐來建立專業技術的形象,尊重自己的職業尊嚴,將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一個健全的社會本來就需要各行各業同步運作,無所謂高低之分,每個行業只要「認真的生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就值得他人尊重,這就是曾文昌引以為傲的職人精神與生命態度。


更多演講論述,請看大愛電視《人文講堂》節目:〈用心堅持的職人精神〉

大愛一台:首播7/3 (六) 17:00,重播7/4 (日) 10:30

瀏覽次數:1241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