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真的不好嗎?解析「為了孩子不離婚」的迷思

陳婉琪 /台北大學社會系

一樁婚姻裡,夫妻感情若敗壞至有名無實,經常聽到「為了孩子不離婚」的說法。我們的身邊,到底有多少人這麼想?

PARENTS-fight

《臺灣社會變遷調查》的家庭組問卷通常都會包含一系列觀念調查問項,列出各種與家庭、婚姻有關的常見看法,一一詢問受訪者是否同意。2006年的調查中,有一題是「想要離婚的人應等到小孩長大再離婚」,不同意者約占一半,但同意者也不少,超過三分之一(34%)。2011年再次調查相同的問題,仍有近三成(28.1%)的人同意「為了孩子不離婚」的作法。另一題的問法是:「不好的婚姻,還是比離婚來的好」,2006年與2011年的調查結果都差不多:不同意者占六成,而同意這種說法的人占大約三成。

依問法不同、調查時間點不同,贊同者的比例與強度都會受到影響。不過,從以上數據來看,贊同「為了孩子不離婚」這種作法的人,雖不是最多數,但也並不在少數——每十人大約有三人如此認為

 惡劣的婚姻品質與子女的心理健康

萬一兩人處不來,感情難以回復,為了孩子而維繫一個空殼婚姻,對孩子來說真的是比較好的選擇嗎?萬一婚姻品質不佳,充斥著冷戰與衝突的家庭環境,長期來說對子女難道不會累積不良的影響嗎?即便不衝突,父母之間終年相敬如「冰」的家庭氣氛,有可能不影響孩子嗎?

在見證了友人一連串惡質的婚姻互動之後,以上提問成為我心中最想解答的問題之一。目睹無辜稚齡幼童長期處於父母之間高張力、頻繁衝突的互動陰影下,我心中的不捨轉化為強烈的研究動機。父或母任一方,一廂情願地「為了孩子不離婚」,真的對孩子好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針對兒少成長過程蒐集「長期追蹤」性質的資料,也就是針對相同的受訪者,蒐集至少兩個時間點以上的資料;譬如,抽一群國三學生做一波調查訪問,到了高二再請同一群學生提供後續的近況資訊。近15年來,國內累積了不少品質優良的「長期追蹤資料庫」,要追尋本題答案並不困難。

一般來說,多數人會直覺認定父母離婚、居住安排有變動、雙親變單親等等狀況實在不大可能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有正面影響。但我提出了一個較複雜的研究假設:父母離婚對子女的影響,並不是單一性的壞影響或好影響;影響是正面是負面,乃視原先婚姻品質而定。如果原先父母的互動品質不佳,或甚至相當惡劣,那麼面對現實,乾乾脆脆地談妥離婚安排,對每一個家庭成員來說,有可能是安心邁向下個階段較好的選擇。

在分析《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之後,我發現資料的確支持我的猜想。圖一呈現了家庭狀況不同的四群青少年,其負面心理症狀(包括做惡夢、情緒低落、感到孤單、想大叫、不想與別人交往……等十種症狀)出現頻率的長期變化。

wc01

這張圖至少提供了兩個重要的訊息:

一、父母婚姻品質不好的青少年(在此指填答父母感情不好的國三學生),其負面心理症狀的出現頻率遠高於其他青少年。這一點並不讓人意外(甚至還有點廢話)。

二、若父母原先的婚姻品質不好,四年後,父母仍維持在婚姻狀態內的青少年,其心理焦慮程度高居不下;相較之下,這段時間內經歷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原先的高焦慮傾向消失了,負面心理症狀大幅減少!(見橘色線)

事實上,國外的研究結論也與以上分析結果一致。顯示以上臆測並不因國情、社會文化脈絡之差異而有所不同。

「為了孩子最好不離婚」的迷思來自何處?

那麼,下個問題是,我們周遭那三成相信「為了孩子最好不離婚」的人,這種想法來自何處?

這個問題也不難回答。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量研究顯示離婚單親家庭與子女福祉之間有負相關,因此,「離婚」與「對子女有不良影響」這兩者在大眾心中形成了牢不可破的連結,當然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不過,腦筋清楚的人都知道「相關不一定等於因果關係」。負相關,必定等同於負影響嗎?

國內外至今所累積的社會科學實證研究已提供不少明確答案。本文整理出較重要的四個解釋「離婚與子女福祉之負相關」的原因。前兩個因素解釋了「為何離婚經常對孩子有負面影響」,後兩個因素則說明了「離婚」與「子女福祉」之間,有很大一部分是「虛假相關」,其背後有更關鍵的真正原因。

一、經濟資源:單親家庭之所以弱勢的第一大主因是經濟因素。最常發生的狀況是,離婚(或喪父)前的家庭分工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一旦父親無法或拒絕承擔家庭責任,單親母親便陷入就業困難的窘境及獨力養育子女的巨大負擔。這同時也表示,只要離婚後雙親都有意願及能力提供經濟資源,或是單親那一方始終擁有正常的就業能力或穩當的經濟來源,此因素便不會是造成負面影響的原因。

二、家長心理健康:單親家庭之所以弱勢的第二大主因是家長心理健康。不論是離婚或喪偶,單親家長經歷了婚姻瓦解,更同時要面臨獨力養育子女的負擔,因此心理健康不佳的可能性較大;而家長的身心健康可能進而導致教養效能低落。換句話說,要與運作順暢的雙親家庭相比,單親家長要維繫一個讓每個成員身心都健康的家庭,困難度或許較大,但若是與運作不順暢、爭端不斷、氣氛冰冷的家庭相比,哪種選擇較佳?這就沒有絕對的必然性了。

三、家長教育程度或社經地位:不同群體的離婚發生率事實上並不相同。教育程度或社經地位較高者,離婚率較低。近二十年的台灣如此,多數先進國家亦然。但很少人去討論以上這項相關,因此鮮少人知道這個社會現象。換言之,離婚單親家庭之所以弱勢,其中一個原因是這群人在離婚前平均來說已經較弱勢了。(此處指的是平均,當然不表示個別狀況必然是如此。)

四、原先的婚姻衝突: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對夫妻既然後來選擇離婚,婚姻衝突可能早已持續了一段時間。與其問「離婚是否對子女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倒不如將問題調整為:「造成不良影響的關鍵因素,究竟是離婚事件本身,還是離婚前的問題家庭?」一旦將離婚前的夫妻關係考慮進去,實證研究確實發現,父母的長期婚姻衝突對子女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經常要比離婚本身來得大。也有些研究指出,來自「離婚前家庭」的孩子,早在父母離異前就展現問題了。換句話說,離婚與否並非重點,背後關鍵因素是「壓力鍋家庭」。

接續以上圖一的發現,我的進階分析「都是為了孩子?父母離婚負面影響之重新評估」發現,父母衝突的確是影響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過,相較於這種不脫常識、眾人皆知的結論,另一個更值得注意的研究發現是,父母之間的劇烈爭吵,對父母沒有離婚的青少年來說,會顯著增加其焦慮傾向,但對父母已離婚的青少年來說 (在此指雖已離婚、分居,但彼此仍劇烈爭吵的父母),竟然沒有什麼負面影響。難道這表示「父母明明感情差卻勉強維持名實不符的婚姻」要比「離了婚還是會爭吵」對青少年造成更大的心理傷害嗎?我們雖無法完全確定這樣的解釋夠準確,但這項分析結論讓我們更瞭解家庭動態如何影響兒少發展,值得我們注意。

 「離婚與否」並非重點,親密關係的品質才是關鍵

對部分衛道人士來說,本文可能有「鼓吹離婚」、「破壞社會安定」之嫌。不過,希望讀者不要忘了,本文論點最重要的前提是「如果婚姻品質不好」。也就是說,在夫妻互動不佳、關係惡劣的情況下,若堅持不離婚才是對孩子好,這是一種可怕的迷思。

divorce

【最高離婚的廣告詞:為什麼?如果分手會更相愛的話?】

資料來源:pic.pimg.tw/rrrrr51138/1371351507-2326037217_n.jpg?v=1371351508

任何人際關係(不限夫妻,尚包括親子、伴侶、手足、家人,或朋友),若缺乏雙方的誠意、努力,及適當的溝通技巧,便不可能有好的關係品質。通常關係越是親密,困難度及需要的努力程度也就越高。一樁出現問題的婚姻、一個面臨挑戰的家庭,要問的問題不是離婚是否萬萬不可,而是,解開糾結的問題根源、回復正常的家人互動、尋回溫暖的家庭氛圍,有無可能?該如何做?如果不能,又該如何?假裝問題不存在,只為了維繫婚姻的形式,卻讓成長中的子女目睹了「無意願正視問題」或「無能力處理問題」的父母,孩子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呢?

========

 

 

註1:這份研究論文原標題為:「都是為了孩子?父母離婚負面影響之重新評估」。台灣社會學刊(2014)第54期,頁31-73。下載連結在此

 

 

 

 

 

在〈離婚真的不好嗎?解析「為了孩子不離婚」的迷思〉中有 16 則留言

  1. 此研究處理的是青少年,請問兒童的話是否有差異?

    這張圖有幾個有趣的地方
    1 高三生整體比國三生,「心理健康」很多
    2 最「健康」的高三生是父母本來感情不佳、現在離婚者,他們比父母感情佳又沒離婚的青少年還健康耶?真是有點神奇
    3 父母本來感情佳後來離婚的青少年心理很受傷,不健康程度接近父母本來感情差但又不離婚的同儕。why?
    (以上為了簡化,暫以健康、不健康來表示負面心理程度)

    1. 可以進去看原文
      「一旦將離婚前的夫妻關係考慮進去,實證研究確實發現,父母的長期婚姻衝突對子女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經常要比離婚本身來得大(Hines 1997)。Strohschein(2005)分析長期追蹤資料發現,後來父母離異的幼兒,早在先前父母婚姻仍然存續的階段,就展現了比其他兒童程度更高的焦慮、憂鬱及反社會行為。」
      「(2)國內的社工學者關切單親家庭的兒少福祉,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則關心家庭內部婚姻衝突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然而,同時考慮離婚與婚姻衝突這兩項因素的研究,卻付之闕如。(3)國內研究大多是單純的比較,亦即,單親(或離婚單親)家庭的子女是否適應較差?這種作法背後的假設是:「離婚」的影響非有即無,若有,則非正即負,在任何狀況下都是一個定值。這樣的假設或許並不符合事實。」
      「但另一方面,本分析卻未證實離婚對低衝突家庭的負影響。這有幾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是,部分國外研究的研究對象是年齡層較低的孩子。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已達高中,有可能在子女較為成熟的階段,不需特別倚賴父母的生活照顧,父母非預期離婚的影響力較弱,不易偵測。第二個可能是,國三到高中這個青少年階段,生活中最重要的很可能是學校與朋友。在此階段當中,父母親之間的事對其心理焦慮程度或許影響並不特別大,但這並不代表對成年後人生的其他面向(譬如親密關係)也無影響(Amato et al. 1995; Booth and Amato
      2001)。第三個可能則是研究設計的缺陷,亦即家戶收入控制不當(指缺乏第四波收入資料),導致父母離婚的負面影響並未準確被估計。」

      圖只是簡單折線圖。

      「本文研究焦點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學生問卷包含一組題項,詢問學生近一兩年有無特定負面心理症狀,包括「不想和別人交往」、「鬱卒、情緒低落」、「想要大叫、摔東西、吵架或打人」、「感到孤單」⋯⋯等題項,其中第二、三、四波的共同題項有十題(參見附表
      1)。這些題項的選項包括「從來沒有」、「偶爾一、兩次」、「有時有」和「經常有」,按照各心理症狀出現的頻繁程度編碼為0至3分。針對這10個題項的信度進行內部一致性分析,第二波的Cronbach’s alpha為0.83,第三波為0.85,第四波為0.84,都算相當高。附表1僅顯示第四波之內部一致性分析,個別題項與刪題後分量表之相關(item-restcorrelation)都大於0.4,支持此測量之效度。本分析採用此10題項分數之平均數,作為被解釋變項─「負面心理症狀」。分數越高,表示負面症狀越多,心理健康越差。」

      關於第一點,個人覺得高中生比國中生「心理健康」程度是會下降的。(但沒有到很多…)
      作者自己也提出疑問:「值得注意的是,這與分析TYP資料之既有研究結果不同。Yi, Wu, Chang and Chang(2009)指出國三生與高三生的心理健康最差,負面心理症狀最多,不同於本分析所呈現的隨年齡增加而逐漸減少。Yi等人的結論符合我們對臺灣升學環境的了解─接近大考,學生可能因壓力大而心理健康較差。但是,何以TEPS追蹤樣本並未呈現此模式?是否由於TYP樣本有半數來自臺北地區,競爭感較強,而TEPS之全國性代表樣本並無此現象?這並非本文探索焦點,但值得後續研究深入探究。」

      而第二點,也覺得這是可以合理預測的,從一個環境糟的地方換到環境好的,在自述心理狀況時有可能會較樂觀。不過沒仔細看研究,還沒看到作者是如何去解釋。

      第三點其實很像第二點的反面…

    2. 個人不客觀的猜測,也許是因為痛苦、幸福是比較出的結果。
      原先受困於父母爭執的孩子,因為父母離婚,得到釋放;
      父母感情好、後來離婚的孩子,容易困在反芻性思考,常常想起小時候家庭的美好吧~

  2. 其實我有看那篇論文,因為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所以才來問的。有些大概沒寫在那篇論文中,想聽聽作者的看法。

  3. 我家就是父母感情不好,又說為了小孩不離婚的。我會怨一輩子,真的。

    1. 同上,怨了一輩子+1,我也確實有嚴重的人際關係問題,時時感覺人類都是冷漠又暴力的而不敢與人交流,這跟從小到大的家庭氣氛有很大關係,目前正在接受藝術治療中。

    2. 媽媽嘴上說我們還小,實際上就是若離婚了,媽媽無法養我們,經濟狀況不好,可笑的是爸爸隔了十年又外遇了,我媽也因此外遇…,從小期盼父母離婚,但我卻怨恨媽媽頭也不回的拋棄家,媽離開這種軟爛人又家暴又外遇又不愛工作靠借錢的,我應該要替她感到高興啊,但….那時候真的無法諒解我媽,我的心理生病了,一輩子也好不了,帶給我這樣的人生,影響的我的做人處事,不管是輕生念頭還是傷害別人的念頭都有過,現在離家了,也不想再回去了,可笑的是不得不回家一趟,爸爸呢只會開口跟我要錢,但我沒錢,在外面的想法是什麼,有錢才能回家,去媽媽那,媽媽還給我錢,不一樣的親情,但都不是我想要的,真的羨慕別人有幸福的家,現在在一起的男人更沒有完整的家,只能匹配這樣的對象吧,至少背景讓我毫無壓力,那時有段選擇可選擇大家庭的男人,家庭和樂,但我不要,因為我知道我做不好這個美滿家庭的一個角色,若想到結婚就會想到離婚,覺得男人外遇正常,我沒遇過這種劈腿男,我不會像我媽那麼笨,我會輕易地放手,在發現劈腿的那一刻,感情就會歸零。

    3. 辛苦了,這種說法真的很容易讓小孩子一輩子都認為是自己的錯,是自己拖累了爸媽。
      希望你千萬不要往這個方向去,我們不是父母的產物,是獨立的人,值得被尊重,
      我們與爸媽的關係也不存在對價關係,請他們為自己的人生決定負責。

  4. 真的。。。我父母冷冰冰又是为了孩子又是为了面子不离婚,搞得我都对婚姻绝望了

  5. 「離婚與否」並非重點,親密關係的品質才是關鍵—性別平等有助於親密關係。親密關係與經濟脫鉤,會有更好的親密關係,所以女生要經濟更獨立,才能有更多自由去選擇親密關係,男生也是。http://certify.104.com.tw/cfdocs/edu/104coach/article_show.cfm?a=7347

    1. 這只是一種觀點,但如果自己心中的議題沒有處理過,選擇不同親密關係還是會碰到一樣的議題,因為這是自己心中沒有真正面對過的心魔。如果從來不了解自己,換一百個、一千個,都一樣讓你碰到同一種模式的問題。

  6. 重點應該是去做婚姻諮商吧,不論要不要離婚,自己能想的夠清楚,降低對彼此及孩子的傷害,就算決定要離婚,也要處理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議題。學社會學的到底懂不懂這些?

  7. 女人離婚要顧好自己 別先爭孩子

    Q:日前一個單親計程車司機為了照顧孩子,帶著他在車上住了5年,你認為父母離婚,小孩跟誰比較好?
    A:這對父子從外界角度看來也許很可憐,但或許小孩長大後,會覺得這是一個很sweet的memory。我做諮商20幾年,深刻體會到,離婚對小孩是一個撕裂的過程;不管他是少了爸爸或少了媽媽,都是少了,所以要看大人誰受的苦少,來決定小孩跟著誰好。
    小孩跟著媽媽,女性受苦多,所以女人不要爭取小孩的監護權。小孩跟著爸爸是不是比較好,我沒辦法評價,但爸爸若是一個懂得尋求協助的人,他的狀況會比較好。做母親的通常都太感情用事,不夠務實,以為孩子跟著自己比較好,但若經濟和心理都無法負荷,孩子反而會受苦。

    家庭氣氛更重要
    Q:為什麼女性不要爭小孩監護權?
    A:因為女人賺得錢通常比較少,但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的就是錢。法律雖然要求父親提供贍養費,但實際會付的男人很少。而且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人離婚,娘家通常不會提供資源;但男人離婚,男方父母絕對會照顧自己的孫子,男性擁有的社會資源比女性多。
    母愛是割不斷的,女人就算離婚,沒有孩子監護權,還是會照顧孩子;但父親再娶就會把孩子忘記。而且婦女離婚帶著小孩很難再婚。所以除非你先生有暴力傾向,是精神疾病患者,或有很偏差的行為,否則不要爭監護權。
    很多女人不願離婚不一定是為小孩著想,而是因為社會歧視離婚女人。有人認為上一代女人忍辱不離婚,小孩才沒變壞,其實小孩變不變壞跟父母離不離婚沒直接關係。有的夫妻不離婚,但把很多負面情緒轉嫁到小孩身上,小孩反而會變壞。家庭的氣氛比父母離不離婚更重要,有的夫妻離婚,關係反而變好,小孩的身心發展也比較健全。
    Q:要是你離婚,會爭取孩子監護權嗎?
    A:我先生是我的初戀情人,我們交往7年,結婚18年。我們婚姻能維持這麼久,是因為我們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對方第二位,小孩第三位。我們會偷偷跑去吃飯、看電影,把小孩丟在家裡。孩子會抱怨,但了解後也能接受,有時拗不過孩子的要求,也會帶他們一起約會。

    理解生命的痛苦
    當夫妻關係沒問題,小孩也不會有事;我都把小孩當大人養,我定位自己為他們的朋友,而不是母親。
    我常跟先生說,如果我們離婚,你比較慘,我絕對不要小孩;而且我條件比你好,我比較容易再找到另一半。我覺得,若媽媽沒爭小孩的監護權,就被社會譴責,那是社會的病態,社會觀念要改。
    Q:單親家庭的成員該如何看待自己?
    A:我兩個女兒都跟我講:「像我們這樣有爸爸媽媽的家庭很少。」因為她們很多同學都是單親家庭。單親父母不要認為對小孩有虧欠,也不要把對對方的不滿灌輸給小孩;單親小孩則不用去管大人的事,也不要把自己的責任推給大人。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痛苦,重要的是去理解。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61115/3031363/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