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疫後經濟回不來了?想告別QE沒這麼簡單

雜誌原標題:經濟回不來,告別QE很難

李國盛
user

李國盛

2021-08-27

瀏覽數 33,10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為挽救被疫情重創的經濟,美國聯準會宣布重啟QE(圖為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達志影像提供
為挽救被疫情重創的經濟,美國聯準會宣布重啟QE(圖為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達志影像提供

本文出自 2021 / 9月號雜誌 台灣能成為下個荷蘭嗎?

全球央行年會8月底舉行,由於疫情的關係,許多國家的央行首長不會出席,但無論出不出席,有兩件事是今年央行年會的重頭戲,沒有人會錯過。

首先,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預計發表虛擬演說,主題為「經濟展望」,在新冠疫情方興未艾之際,鮑爾虛擬演說的字字句句都會是焦點。而跟鮑爾演說息息相關的,就是去年以來大舉擴張的量化寬鬆(QE),是否已經到了收傘時刻。

去年3月後,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兩度緊急降息,基準利率降至趨近於零,之後,為了挽救被疫情重創的經濟,聯準會又宣布無限量收購美國公債,也就是重啟俗稱QE。

刪減QE速度要快,才能避免危機

這一次量化寬鬆,是聯準會繼金融海嘯之後,再次祭出QE手段。批評家認為,2008年金融海嘯是金融體系出了問題,錢進銀行算是對症下藥。但疫情下的經濟則是實體經濟運作遇到困境,QE的效果很可能要打折扣。

此為會員限定文章

加入會員,成就更好的自己

  • 每天免費瀏覽2篇限定文章
  • 專屬書櫃:收藏追蹤喜愛文章
  • 會員獨享生日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Zinio版電子雜誌 訂閱優惠 特價 1,500 元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