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大李立峯稱記者非刻意唱衰社會:天氣壞更需天文台,事情壞更需去報導

中大李立峯稱記者非刻意唱衰社會:天氣壞更需天文台,事情壞更需去報導

【獨媒報導】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敎授李立峯撰寫新書《閲讀新聞——專業價值和媒體批判 》 ,昨日(7月20日)在書展舉行發佈會。同院講師、主持譚蕙芸問到,記者為何會予人「淨係挖衰嘢」的感覺,李就回應指新聞界並不是想刻意「唱衰社會」,而是就負面事情向公眾提出警示,「梗係天氣差嘅時候更加需要聽天文台啦,壞嘅事更加需要去報導」。

Untitled

稱主流媒體「真係好客氣」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敎授李立峯推出新書《閲讀新聞——專業價值和媒體批判》,昨日舉行發佈會,由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譚蕙芸主持。李談到如今的主流媒體全都「非常客氣」,譬如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譴責及批評部分媒體時,本身的「譴責」會被某些媒體形容為「提醒」,「好多主流媒體真係好客氣,係囉,真係好客氣」,引來全場一笑。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譚蕙芸問到,記者為何會予人「淨係挖衰嘢」的感覺,李回應指新聞界並不是想「唱衰社會」,並以天文台為喻,「梗係天氣差嘅時候更加需要聽天文台啦,壞嘅事更加需要去報導」。他強調記者不是不報喜,只是記者更需要就負面事情向公眾提出警示。李又指新聞亦不一定落入正負的二元,稱譬如疫情雖為負面,當中亦有正面的感人故事獲報導。

Untitled
譚蕙芸、李立峯

指「新聞迴避」屬正常:可以是有意識地選讀新聞

新書亦探討到近年常見的「新聞迴避」現象,譚蕙芸問及如何看近年越來越多人逃避看新聞,李立峯就打趣道「第一係,我都唔睇嘅」,聽眾哄堂大笑。李苦笑「而家嘅新聞都真係幾多廢話」,譚蕙芸亦坦言「我都睇少咗好多」。

李續指,全球疫情亦令外國社會迴避新聞的情況增加,指不斷追看新聞對情緒健康可以影響很大,形容迴避新聞是「正常」,「頂唔順咪唔睇囉」。他強調逃避新聞不一定是完全不接觸新聞,可以是有意識地避看某類新聞或媒體,選讀合適的新聞或媒體,認為這類的迴避沒有問題。

嘆行內出現「愛的審查」

新書亦談到自我審查,李立峯形容,新聞界已出現一種「愛的審查」,即為了保護某些人事而出現的審查。他提起早前接受記者就敏感議題訪問後,記者竟將整篇訪問在刊出前交給他審閱,嘆道這類操作以往絕不可能發生,譚蕙芸則無奈指明白現在的新常態。

李又表示,傳媒如今固然須掌握風險管理,但強調管理風險不代表完全逃避風險,而是間中亦會冒險。譚蕙芸就引用書中最後一節為講座作結:「多了解什麼是專業的新聞報道,然後作出合適選擇,支持專業的新聞工作者和媒體」。

Untit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