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最熱

大明星回流、開拍案翻倍!近年爆紅質感台劇,背後推手是他們

改編自日本推理女王宮部美幸小說,由吳慷仁、柯佳嬿、林心如主演,Netflix台劇《模仿犯》開播以來討論度攀升。近年,一檔檔口碑台劇、台綜,讓影視圈格外熱鬧,連韓國娛樂龍頭CJ也來投資。3家製作公司正以全新商模,帶台灣影視起飛。

模仿犯-台劇-綜藝-瀚草文創-大慕影藝-野火娛樂-影視產業-Netflix 圖片來源:Netflix提供
    其他

《媽,別鬧了!》製作人周銓從來沒有料到,一切會這麼順利。

韓國CJ娛樂(CJ E&M)東南亞分公司CJ E&M HK董事總經理鄭星勳和周銓視訊不到一小時,就決定投資這部台劇。CJ娛樂是將韓國電影《寄生上流》送上奧斯卡,今年Netflix熱播韓劇《二十五,二十一》、《我們的藍調時光》的製作公司。

原來鄭星勳早就看過《媽,別鬧了!》導演陳慧翎的成名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是近年積極投資東南亞的CJ,首次投資華語劇。鄭星勳這2年總共投資了5部戲,每部都有台灣演員的身影。

CJ娛樂是台灣影視人的夢想——以製作公司為主體,擺脫過往受電視台資源桎梏的多元通路模式。如今,加上中國限娛令,有票房號召力的港、台大明星回流,增加台灣影視作品的銷售魅力。

原本台灣影視圈擔心,政府前瞻補助終止之後,不能再有高額預算拍高水準的戲劇,但如今一片焦慮,卻轉為審慎樂觀。

從去年底《華燈初上》到近期《媽,別鬧了!》、《茁劇場》,接續還有《台北女子圖鑑》、《模仿犯》等戲劇繼續為台灣影視加添柴油。而在綜藝節目部份,《來吧!營業中》、《原子少年》、《為你唱情歌》,製作公司也紛紛打造新商模。

廣告

許久沒在台灣演戲的香港演員鄭伊健、梁詠琪,以及台灣演員陳柏霖、楊祐寧、桂綸鎂等大明星,接連回台拍片,台灣自由的環境儼然成了華語製作新重鎮。

PwC Taiwan在「2022全球與台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也預估,今年台灣娛樂暨媒體產業溫和復甦的態勢仍會延續,營收預估年增5.3%、來到195億美元。「今、明年的開拍案是去年2倍,」合影視執行長曾瀚賢樂觀以待。

當韓國CJ娛樂也看好台劇,這一波影視大爆發的推手是誰?

推手1》瀚草湯昇榮、合影視曾瀚賢
打造生態系,不被大平台綁架

談起這波台灣影視復興,沒有人會漏掉瀚草文創創辦人曾瀚賢、董事長湯昇榮。從《紅衣小女孩》三部曲、《麻醉風暴》、《誰是被害者》到年底要播出的《模仿犯》,這幾年爆紅的台劇、國片,背後都是他們。

廣告

「瀚草有他的眼光,從最初定位目標、再到嘗試商業類型,能做出大眾關心同時又覺得好看的戲,」公視節目部戲劇製作人李淑屏好評。

曾瀚賢、湯昇榮累積20多年的影視圈經驗,一步一步打造生態系,今年號召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打群架,私募5億基金成立「合影視」,今年就有3部作品要開拍。

曾瀚賢2008年創立瀚草,從一次次失敗經驗修正錯誤,希望建立台灣影視產業鏈。(黃明堂攝)

但瀚草不是一路平步青雲,而是曾瀚賢痛苦的領悟。

曾瀚賢說,2008年《海角七號》票房5.3億元,喚醒了台灣的電影人。當時瀚草剛創辦,他以為把內容做好就會有人買單,斥資4000多萬,拍了一部捕捉1960年代台灣電影興衰的《阿嬤的夢中情人》。但最後電影票房只有2000多萬,讓曾瀚賢大跌一跤,把父母給他買房的基金都賠光,直到2018年拍《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才把債務還清。

廣告

「那時還太急躁,急於想證明自己,」提起這段過往,個高、塊頭大的曾瀚賢屈著身,話語間流露感慨,像隻喪氣的大白熊。

低潮沒困住他太久,他先找了過去在大愛電視台工作的主管湯昇榮加入瀚草,「一開始要適應瀚賢變我老闆,滿不習慣的,」湯昇榮笑說。1994年就進入媒體圈,在大愛、客家電視台累積開發劇本、製作的經驗,當年帶著客台戲劇《一八九五乙未》、《三春風》拿下新加坡亞洲電視獎項。

內容好還不夠,拍片先找通路

曾瀚賢熟稔製作,擅長經營管理;湯昇榮生性樂觀,遇到問題總會想方設法突破,兩人個性互補,最大的共通之處,就是很早就立下心願要投入影視這一行。

「我對世界的想像都從電影而來,」湯昇榮表示,退伍之後,他先在地方電視台當記者,跑的新聞都是真槍實彈,抓毒犯、走私、移工等現場。

廣告

理工背景的曾瀚賢,念工專期間在圖書館看了大量各國電影,被影像說故事的魔法給吸引,轉而念電影創作。但因為家裡經商,曾瀚賢比其他人更懂得財務管理,畢業入行就走製作、監製,知道要如何整合一個劇組團隊。《阿嬤的夢中情人》失敗,更讓他體認到掌握宣傳、發行的重要性。

製作《紅衣小女孩》時,他找了威秀影城投資,找戲院支持國片,確保電影上映後的通路。策略奏效,3天票房就達3000萬,打破紀錄。續集更吸引威秀、國賓、秀泰3家影城聯手投資,創下1.05億高票房。

「每一次新的製作,都是在修正上一部作品的錯誤,」曾瀚賢表示,《紅衣小女孩》系列修正沒法掌握行銷、通路的失敗;《誰是被害者》則修正了《麻醉風暴2》劇本只交由編劇創作的不足,改以黃金三角──導演、製作、編劇共同管理,從前期製作端到拍攝、後製完全掌控。

廣告

自我進化的同時,也要緊盯市場變化。記者出身的湯昇榮2015年觀察到,「台灣偶像劇已經沒人在看,觀眾都在看韓劇,」意識台灣影視產業必須要轉型。


瀚草文創

  • 成立/2008年
  • 創辦人/曾瀚賢
  • 董事長/湯昇榮
  • 代表作/戲劇《誰是被害者》、《麻醉風暴》、《茶金》,電影《紅衣小女孩》三部曲

擺脫電視台桎梏的機會來了

分析台灣偶像劇、綜藝沒落的原因,湯昇榮發現,一來是因為正在發展娛樂產業的中國大舉挖角,造成台灣製作斷層。另外,智慧型手機、YouTube、影音串流(OTT)瓜分觀眾看電視的時間,廣告分散,導致電視台營收下滑。

在多數人還沒搞清楚OTT是什麼時,湯昇榮就從歐美發展經驗推測「內容為王」時代到來,「上了國際平台就代表去到全球,」競爭對手不再是自家人,而是日韓、好萊塢,作品必須要全球看了有共鳴。

模仿犯-吳慷仁-台劇-Netflix即將推出的懸疑台劇《模仿犯》改編自日本推理女王宮部美幸小說,卡司包含吳慷仁、柯佳嬿、林心如等。(Netflix提供)

於是瀚草從歐美喜歡看的刑偵推理類型下手,提高單集製作費,從《麻醉風暴2》單集600萬,到《誰是被害者》提升至1000萬。多出的金額配比放在強化美術、特效、後製,最後獲Netflix青睞買下全球版權,還直接下訂續集,預計年底開拍。

《誰是被害者》的成功經驗,為台灣影視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過往幫電視台代工的製作公司不再仰望,開展出像好萊塢、韓國CJ娛樂的製作模式,先有故事開發,再找資金、製作,最後才是賣版權、找播映平台,一改過去以創作導向的導演制,製作制反而更貼近市場。

瀚草開創的模式,已成為企圖心十足的台劇標配。但身在其中的湯昇榮已看到下一波危機:產銷不均。

新危機:拍片多了,卻賣不出去

根據文策院產業調查,台灣戲劇、影集單集製作成本,已經從2018年平均323萬,提升到去年531萬,3年成長超過6成。大家都拉高製作費,想賣給國際平台。

但國際平台的遊戲規則,一年在台灣只會購買2到3部全球版權作品,其餘只會買台灣區版權。如果只有台灣版權,高額費用根本不能回收。

《華燈初上》為例,總製作費2.3億台幣,最後市場推估全球版權賣出3億元,不僅打平還有賺。但若只有賣出台灣版權,市場推估一集只能賣45萬到60萬,只有製作費的1成上下,若又沒申請到輔導金,只能認賠。

湯昇榮不想被國際平台綁架,決定自己找出路。疫情中,他已經開始拉著登機箱,1月前往杜拜,7月再去越南、泰國、印尼賣片。他像台商拎著一卡007手提箱四處敲磚,「我希望台劇不是只有在台灣被看見,而是能travel(旅行)到海外。」

湯昇榮像台商拎著一卡007手提箱四處敲磚,為台劇找出路。(黃明堂攝)

湯昇榮推銷的重點是,每集製作費高達900萬,Netflix卻只採購台灣區版權的《茶金》。他極不服氣,「當初韓國靠《大長今》打到國際,《茶金》題材跨國際,橫跨客、台、華、英、日語,又重視美學環節,肯定有機會打國際戰。」

他們不諱言韓國是學習對象,「學韓國不是學現在他們怎麼跟好萊塢做生意,而是學過去30年他們怎麼建立產業,」曾瀚賢說。從前期的製作管理、投資、後期製作、行銷、藝人經紀、商品開發,瀚草逐步做到一手掌握,目的是建立影視產業生態圈,把產業鏈各環節做到最好。

4年前,湯昇榮、曾瀚賢去峇里島員旅玩海上拖曳傘,兩人飛在半空中對天大喊:「我要前進奧斯卡!」發自內心吼出的宏願,等待有一天夢想成真。

(文章未完,繼續閱讀:從《與惡》《做工的人》拍到BL劇,她靠「精品嗅覺」找到台劇甜蜜點

(責任編輯:黃韵庭)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找回專注多工狀態 喝口原萃 休息一下 陳佳茹篇
最新訊息
限定38折,深入解析COMPUTEX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