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東南大學也復現LK-99了!教授曝「測出0電阻」 但缺關鍵1效應

▲中國東南大學物理學院就宣稱,他們也復現出LK-99,同時還測出「零電阻」的現象。(圖/bilibili@科學調查局)
▲中國東南大學物理學院就宣稱,他們也復現出LK-99,同時還測出「零電阻」的現象。(圖/bilibili@科學調查局)

記者潘毅/綜合報導

南韓「量子能源研究所」團隊自7月底,宣稱合成出「室溫常壓超導體」LK-99之後,就引發全球科學界的瘋狂。除了研究團隊內部鬥爭的情況之外,各國實驗室也在比拚速度趕著復現。而昨(3)日中國東南大學物理學院就表示,他們也復現出LK-99,同時在特定溫度測出「零電阻」的現象,不過另一個超導體必備的「關鍵效應」卻沒觀察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東南大學物理學院的超導研究團隊昨(3)日在bilibili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影片,教授孫悅表示,他們團隊復現了LK-99,但「並沒有證實也沒有發現室溫超導體」。他隨後解釋:「但是我們在110K以下(約-162度C,非室溫),成功觀測到了零電阻」,這可能是它存在超導電性的一個很重要的證據。

▲中國東南大學物理學院的超導研究團隊論文。(圖/bilibili@科學調查局)
▲中國東南大學物理學院的超導研究團隊論文。(圖/bilibili@科學調查局)
孫悅指出,目前他們一共測試6片樣品,其中一片中觀測到了「零電阻」,但其他則大多數產生半導體行為。而他們也進一步針對測出「零電阻」的樣品測試邁斯納效應(抗磁性)的測量,但並未在該樣品上觀測到完全抗磁性,「所以我們猜測,這個樣品的『零電阻』,如果是超導造成的話,它的超導組分應該還是比較低的」。

▲孫悅指出,他們復現的LK-99有一片樣品測出零電阻,但「超導組成成分應該還是比較低的」。(圖/bilibili@科學調查局)
▲孫悅指出,他們復現的LK-99有一片樣品測出零電阻,但「超導組成成分應該還是比較低的」。(圖/bilibili@科學調查局)
📍「室溫常壓超導體」為何讓科學界如此重視?

超導現象在 1911 年時被發現,意指特定材料在某種溫度或壓力的情況下,出現「電阻為零」、「抗磁性」兩大特性,它能以幾乎「無電阻」的方式導電,但截至目前科學界找到的「超導體」材料,都需要在攝氏零下1百至2百度,或是極端高壓的極端環境中,才會具有超導性。

若能找到常溫常壓下具有「超導性」的材料,科技上就能實現相當大的進展,不但能解決各種電子產品的壽命問題、應用在電力、能源傳輸等,還能解決能源耗損,堪稱「能源聖杯」,對於科技進展有極大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