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這邊,看更多2024總統大選相關內容

2024總統大選

賴清德:我很「派」,這是我對國安的堅持 礦工之子挑戰8年輪替魔咒

【2024總統大選】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當年守在維冠大樓倒塌現場8天7夜,深刻體悟領導的使命。礦區孩子棄醫從政近30年,只因想幫助更多人、做「血會熱」的工作。然而,他的努力與固執是雙面刃。他要如何帶領台灣和平繁榮?

2024大選-賴清德-民進黨-維冠大樓-台南-兩岸關係 「鞋走破就贏了!」賴清德相信努力會有收穫,參選未嘗敗績,將挑戰副總統當選總統第一人。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其他

2014年,太陽花學運巨變後的夏天,不少人已隱然感受到政權即將輪替的氛圍。當時賴清德首度以台南市長身分訪問美國,地方施政滿意度極高的他,極有機會在民進黨執政後更上層樓,美國政界也想近距離觀察這位綠營政治明星。

他在華府停留3天,見了國務院及國安會官員,應兩大智庫之邀閉門交流,並沉穩地發表一場全程不看稿的英語演說。這才是賴清德第一次登上國際舞台。

出發前一整個月,他每天把幕僚準備好的英文講稿揣在西裝內袋,找到空檔就反覆背誦。

「那是一份充滿專有名詞,一般人需要一直查字典的稿子,」一位陪同訪美的幕僚回憶,出訪前,有人建議將講稿改得淺白,卻遭自信的賴清德拒絕,連讀稿設備都不用,「我們知道他曾出國留學,但沒人聽過他講英文,不知道他會拿出什麼表現。」

事實證明,一切擔心都是多餘,「他不只死背,還先下苦功吸收、消化文本,」當下鬆了口氣的幕僚微笑著說,這是典型的賴清德風格,「他相信努力一定有收穫,什麼事都付出100分的努力。」

廣告

相信努力,選擇血會熱的工作

為演講付出100分的努力,或許是因為當時的賴清德就已意識到,自己有天也將挑戰總統大位。時隔近10年,他終於站上總統擂台。如果勝選,他將寫下總統直選以來,首位副總統當選總統的紀錄,也打破每8年即政黨輪替的慣例。

(邱劍英攝)

【小檔案】賴清德

  • 出生/1959年
  • 現職/中華民國副總統
  • 學歷/台大復健醫學系、成大學士後醫學系、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
  • 家庭/已婚,育有二子

相信努力一定有收穫,因為除了努力,他別無他法。

父親很早就在礦災中喪生,家中6個孩子,都靠母親到處打零工、獨力拉拔長大。

母親從小就期待成績優秀的賴清德,日後能成為醫師。沒錢補習或買參考書的他也不負期望,一路苦讀考上台大復健醫學系,畢業後又進入成大後醫,取得腎臟內科專科醫師資格。

廣告

1994年台灣省長選舉,他被推舉為陳定南競選省長的全國醫師後援會會長。賴清德展現驚人天賦,上台助講時口才流利,還能運用醫學名詞評論政局。

選後不久,民進黨就力邀這位擁有群眾魅力的年輕醫師,在台南市參選國大代表。

賴清德一開始斷然拒絕,經過一年多反覆拉扯,1996年台海危機,賴清德被「醫生一次只能幫助一個人,擔任公職可以同時幫助更多人,解決民眾生活的困難,」這句話給打動,決定「選擇一個讓血會熱的工作來做。」

賴清德脫下白袍轉戰政壇的初衷,是為幫助更多人。如今他希望擔任總統,為改善2300萬人的生活而努力。(取自《看見未來:賴清德的新政實踐》)

擔任立委12年,賴清德每週都會安排一個下午的「賴醫師時間」,供民眾自行掛號,他本人坐在服務處內叫號,逐一解決疑難雜症。

廣告

他要求助理將每起選民服務案比照病例,分類編號後追蹤列管,一週內要初步回覆,並留下紀錄。

立委林俊憲回憶,2015年他接手賴清德過去的選區,「賴神」傳承給他的祕訣只有平凡無奇的一句話:「走遍選區的99個里,把腳上的球鞋走破就贏了。」

台南選民的確給他回報。從1996年參選國大代表開始,隨後歷經4屆立委、2屆直轄市長,賴清德在台南選舉連戰皆捷,2014年連任時的得票率,更樹立難以跨越的「賴清德障礙」。

不進議會、擅自初選、老家爭議,堅定或專斷?

一路努力都能成功,也形塑了他另一個鮮明特質——意志堅定,字典裡沒有「知難而退」。一旦「血熱起來」,擁有鋼鐵意志的他,往往沒人能攔得住,在擇善固執與剛愎自用間,時有爭議。

廣告

他曾因時任台南市議長李全教涉賄選,232天不進議會備詢。就連情同姊弟的高雄市長陳菊勸他暫且「委屈求全」,也沒有改變心意。

5年前,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遭遇「韓流」慘敗,賴清德辭去行政院長職位。沒想到,卻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無預警北上,登記參加挑戰現任總統蔡英文。

(邱劍英攝)

這一仗,幾乎所有黨內重要公職都站在他的對立面,但他依舊不退,嘗到從政以來的最大挫敗。儘管隨後仍以蔡英文副手身分,共同打贏總統大選,黨內競爭留下的裂痕,終須由他弭平。

賴清德種種「意志堅定」的事蹟,讓許多人對他留下單線領導、決策獨斷的印象,甚至在本屆大選,也一度因此陷入危機。

去年9月,當對手開始攻擊他萬里老家是違建時,民進黨內就有人憂心爭議將持續發酵,建議即時處置。但當下選情穩定的賴清德只公開澄清,沒有進一步動作。

直到12月爭議再次浮上檯面,選情也更加緊繃,他才宣布將房子公益信託,被認為已錯過最佳時機。

跟蔡英文2016年勝選時,身邊已有長期穩定的競選團隊相比,在台南執政8年、行政院1年半的賴清德,身邊卻缺乏固定的政治幕僚。

一位執政團隊核心人士替他緩頰,當年台南才剛合併升格,資源匱乏,難與其他直轄市競逐人才;而臨危受命接任行政院長時,為維持政局穩定,也全面留任林全內閣閣員,而非自行組閣,所以沒有自己的幕僚群。

「這反倒讓他很善於運用既有團隊,做出成績;也讓他學會在決策前,傾聽不同觀點的意見,」他認為。

廣告

過去3年多,賴清德一改鋒芒畢露性格,謹慎扮演無聲副手。但賴清德每週廣邀企業家、智庫學者、黨籍立委,分領域組讀書會,加緊補強外交、國安學分,也積極充實內政涵養。

讀書會邀反對者,讓企業改觀

賴清德接任民進黨黨主席後,邀請曾公開批評民進黨能源政策的讀書會成員、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出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副董事長,也出人意料。

正式參選後,賴清德進一步將讀書會結晶,與新境界基金會、前文化部長鄭麗君主持的青平台基金會,以及台灣智庫匯流,共同梳理出名為「國家希望工程」的賴清德路線。

一位參與過讀書會的企業董事長觀察,過去,外界對賴清德的印象是「固執、不聆聽」。但他在讀書會裡,看見賴清德開放且願意學習的一面。

在黨內會議,賴清德甚至特別邀請反對執政黨政策的外部人士多說話,以突破同溫層。

賴清德擔任立委時就極為重視國家安全,曾因國親兩黨封殺軍購議案,在程序委員會上大動肝火。(黃明堂攝)

一位與賴清德熟識的民進黨核心人士認為,賴清德受標準的內科醫師訓練,會在一種藥或治療方法行不通時,「試試看其他方法,總會找到能解決問題的路。」

然而,賴清德能否找到其他方法,降低戰爭風險,仍是選戰對手攻擊的熱點。

「和平是我擔任總統最重要的使命,我會盡最大努力不讓衝突發生,」賴清德回應,「我相信,當台灣展現實力及意志,世界上的民主國家,不會坐視中國片面以武力改變現狀。」

維冠震災現場坐鎮8天,體悟領導真義

請賴清德分析自己,為什麼最適合當總統?

他提起了8年前,新年前夕被震垮的台南維冠大樓。當時,賴清德半小時內趕抵應變中心,隨後8天7夜,他始終穿著同一件綠夾克、同一雙球鞋,守在災情最慘烈的永康區維冠大樓調度人力資源,協助救災。

當搜救的黃金72小時過去,現場有人勸賴清德暫時離開第一線回家休息,以免淪為受難家屬宣洩悲痛情緒的箭靶,但他堅持不走。

「人救不出來,市長被罵是應該的,重點是要怎麼解決困難?」直到在殘骸瓦礫中找到最後一具罹難者的遺體,他才甘願離開。

2016年農曆春節,賴清德在維冠大樓倒塌的現場連續待了八天七夜,協助救災,讓人看見他的堅強意志。(天下資料)

他說,那八天七夜讓他更加體會,國家和人生一樣,永遠充滿變局和挑戰。一個領導人,第一必須做好準備,隨時站出來領導團隊;第二要有堅定的意志,有克服困難的決心;第三要有同理心,傾聽各種意見和聲音。

「說老實話,賴清德並不完美,也有不足之處,」他自剖,「但我一直以幫助民眾解決問題為使命。」

20多年來,這位當初因為血一熱而走上政治之路的內科醫師,一直嚴格自律,服裝髮型永遠整整齊齊,重要場合也一定事先背好講稿,因為他始終相信,唯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但在總統一役,選舉結果已非努力與否所能決定,同時扛著執政資源與包袱的賴清德,能否繼續取得人民信任,才是勝負關鍵。以下為專訪紀要:


專訪紀要》賴清德談如何維持和平、穩住供電

問:《天下》兩千大企業CEO調查,最關心的議題除了中美貿易戰,就是兩岸關係,尤其是擔心兩岸發生戰爭。你未來將有什麼具體行動,說服企業和外資安心投資台灣?

答:和平是我擔任總統最重要的使命,我會盡最大努力不讓衝突發生;我相信,當台灣展現實力及意志,世界上的民主國家,不會坐視中國片面以武力改變現狀。

我會在蔡總統的「四大堅持」基礎下,持續推動「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同時,只要擁有對等尊嚴,我與中國對話的大門永遠敞開,也樂意與中國共同促進和平與繁榮。

企業跟外商,從來沒有不投資台灣。民進黨政府從2019年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吸引了約2.1兆的台商回流投資,外資也投資超過2.4兆。

民進黨執政期間,輝達、超微兩大AI廠將物流中心設在台灣,世界前三大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應用材料及科林研發也在台設置高階研發中心,國際大廠對台灣的信心,展露無遺。

(王建棟攝)

問:你的對手不斷質疑你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當選總統後無法與對岸對話,甚至恐將引發戰爭。上任後,你要如何和中國展開對話、降低戰爭風險?

答:習近平已定義,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一國兩制,且北京政府從不接受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的存在,因此,侯友宜市長主張「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是自相矛盾。

在中國已明確定義「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之下,國民黨依然主張以九二共識處理兩岸關係,相當危險。

九二共識很危險,願對等對話

我支持健康有序、對等尊嚴的兩岸交流,願意接受不設前提的對話。我2014年以台南市長身分訪問上海,提出兩岸應合作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未來也會秉持善意、負起責任,降低台海緊張關係,確保和平現狀。

問:你擔任行政院長時,致力解決「五缺」問題。但隨著台灣經濟加速前行,這些生產要素變得更為稀缺,做為未來總統,你將如何回應?

答:關於土地與用水,自2018年我擔任行政院長至今,政府已陸續釋出1743公頃的土地;2017至2022年,每日已增加197萬噸水源。用電方面,近年來台灣電力備轉容量率最低點,是發生在馬英九總統剛卸任後不久;民進黨執政,供電就愈來愈穩定,綠電發電量也大幅提升。在人力、人才方面,民進黨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讓資深移工能夠留下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一起打拚。

面對缺工問題,政府責無旁貸,我曾多次呼籲有賺錢的企業應該要幫員工加薪,將利潤分享給員工,這樣才留得住員工、找得到人才。未來,我們將運用獎補助措施提升中高齡、高齡者與婦女勞參率,並持續強化「雙照顧雙就業」,建構更好的長照、托育服務體系,讓投入職場者無後顧之憂。

問:五缺當中,企業最重視能源。除了關心供電是否充裕,其次就是綠電擴充速度不如預期。核電雖非綠電,卻是低碳用電選項之一,當再生能源設置遭遇阻力,你的能源政策和期程可能調整嗎?

答:政府盤點所有用電需求後推估,從2023到2030年,平均每年用電約成長100萬瓩。但光是2030年之前將新增的燃氣大型機組,就會淨增加供電910萬瓩,台灣不但不會缺電,供電還會更穩定。

為因應2050淨零碳排目標,台灣必須加速推動再生能源,民進黨是最積極發展綠能、滿足企業需求的政黨。2025年起,每年至少可新增80億度綠電,遠高於企業每年增加30億度綠電的需求。

燃氣穩供電,密切關注核融合

討論核電,應回歸科學論證。2021年人民已用公投反對核四重啟,至於核電廠延役,台灣沒有解決核廢的條件,現實上也不可行。未來執政者必須扛起現有核廢料的處置責任,民進黨有堅定的立場,也會用誠意凝聚社會共識。

我也會密切注意核能技術發展,尤其是不會產生核廢料的核融合技術,相信只要確保核安、核廢料能妥善處理,台灣社會不會排斥核電,但目前這些條件都還不具備。

蔡總統任內確立了非核、展綠、增氣、減煤的能源轉型政策。我未來將啟動「第二次能源轉型」,具體做法為「多元綠能」、「深度節能」、「擴大儲能」、「電網強化」,透過多元綠能與淨零科技的進步,加速將燃煤機組全數轉換為備援發電,逐步降低燃氣佔比降低碳排,並擴大導入氫氣混專燒發電及碳捕捉。

問:選戰進入倒數,請你分析自己的個人特質,為什麼比其他兩組更適合當總統?你認為當總統須具備哪些條件?

答:

我和蕭美琴是唯一有地方跟國際歷練的候選人,而且就像小英總統講的,我很「派」(台語延伸的流行語,形容很兇、很厲害),那是我對國家安全的堅持。

(王建棟攝)

我和美琴都對土地有使命感、對國家有責任心;我們都有完整的歷練,能繼續穩步帶領國家前行;我們代表堅定選擇民主和平、信賴台灣的路線。這是我們相較其他兩組,最不同的地方。

至於我個人,說老實話,賴清德並不完美,也有不足之處。但我一直以幫民眾解決問題為使命。

年輕時我選擇做醫生,不是因為覺得醫生高人一等,而是因為可以傾聽病人的需要,對症下藥。

1996年我決心棄醫從政,是因為醫生一次只幫助一個人,但公職可以同時幫助更多人。我抱著這個使命從政,全力以赴,沒有保留。但是,人生無常,8年前新年前夕的地震,震垮了台南維冠大樓,我趕到現場後,8天7夜都沒有離開。

那8天7夜讓我更加體會,國家和人生一樣,永遠充滿變局和挑戰;所以我認為領導人,第一必須做好準備,隨時站出來領導團隊;第二要有堅定的意志,有克服困難的決心;第三要有同理心,傾聽各種意見和聲音。

(邱劍英攝)

當行政院長的時候,我聽家長說,私立幼托負擔好重、但抽到公立好難,所以我推出「準公共幼兒園」政策。

我知道受薪階級對物價和薪資很敏感,所以當時就全力推動加薪減稅、調高基本工資。

我一直聽見產業想回台灣投資,因此成立投資台灣事務所,提供一站式服務爭取海外台商回台。

無論是直轄市長、院長和副總統,我不斷證明自己的特質和決心,我有信心、更有做法,接下來可以為台灣做更多事。

團結台灣,走出賴清德路線

問:你如果當選,將打破台灣總統直選以來的8年政黨輪替規律,也將是第一位副總統當選總統。但有人質疑你的政見多為延續性,你要如何說服國人,你不只是小英2.0,能走出自己的路?

答:蔡總統執政成績有目共睹,這8年我也是執政團隊一員,做得好的,我與有榮焉,做不好或還沒達成的,我也要一起承擔。

在治國理念上,我一直相信,台灣自民主化以來,已經成為亞洲最自由開放的國家,擁有多元文化;我們也很高興,台灣的科技產業也高度融入國際供應鏈,對世界做出經濟貢獻。

面對前所未有的變局,我一直有個信念:世界在變,台灣一定要緊抓新機會。

因此,我會在蔡總統的施政基礎上,推動「國家希望工程」,讓台灣經濟發展模式,從生產要素驅動、效率驅動,成功轉型成「創新驅動」的經濟成長模式,創造下一波成長動能。

我針對國家發展願景,已凝聚19個領域、200條以上政見的國家希望工程,可顯示出一條既傳承、又創新的「賴清德路線」。未來,我會守住既有成就,持續推動改革,帶領國家更加繁榮。

問:如果用一句話形容,台灣在你的領導下,將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答:一個團結的國家,包容不同政黨認同的國人,一起壯大中華民國台灣。

我當選總統後,希望大家看見我,不是民進黨的顏色,而團結台灣,為國家帶來希望的顏色。

民進黨創建,是為了打造民主體制;民主化達成後,我們追求執政,不是為了權力,而是想打造心中理想的國家,對內建構照顧人民生活的機制、推行社會福利,對外開拓台灣的國際空間,抗衡中國的併吞野心。

過程中,我們失敗過。但是,失敗之後我們臥薪嘗膽、快速的重新站起來,對國人證明我們有能力、更有新的做法,來治理國家,也獲得民眾再次的支持。

我會在這些基礎上,打造有主權、有尊嚴和平的國家;並會建立強化創新,讓經濟成長果實分享給大家。藉此,可以讓人人都有希望,當大家都對未來、對生活有希望時,國家才會有希望。

(雜誌原標題:礦工之子棄醫從政的熱血使命 賴清德:鞋走破,就會贏/責任編輯:曹凱婷)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品牌 20 周年傾力貢獻!傳繼蠟雕工藝,巨型創作羅浮宮盛大展出,Cindy Chao 榮登法國百年珠寶學府,首位受邀亞洲藝術家
最新訊息
【每日6元】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