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慎防萊姆病 夏天戶外活動小心蜱蟲

全球持有最多黃金儲備國家 這國第一名

難度不亞於考研 揭祕浙江道教學院「修仙之路」

學員在站樁。(取材自官網)
學員在站樁。(取材自官網)

道教學院被稱為「中國人的魔法學院」,這兩年火了起來,浙江道教學院今年的報錄比接近21:1,難度不亞於考研;但道教學院學什麼?畢業後做什麼?讓外界很疑惑。至於這些人為什麼選擇上山?山上的生活是否如想像的逍遙自在?也許每個人都各有故事。

道教學院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天台山金庭湖畔。(取材自官網)
道教學院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天台山金庭湖畔。(取材自官網)

在自媒體、短視頻的運作話語裡,浙江天台縣的浙江道教學院被稱為「更適合中國人的魔法學院」:包吃包住、學費全免,學生只需安心「修仙練功」,畢業後也無需擔心就業問題,可直接分配到道觀工作。

媒介賦予的集體想像亦真亦幻,但的確影響到今年報名人數。南風窗報導,招生辦公室的老師表示,「今年報名本科專業的將近1300人,比去年多了近1000人,也是歷年最多。」

浙江道教學院是經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由浙江省道教協會主辦的全日制高等宗教院校,設置「道教經義與宮觀管理」全日制本科專業,學制四年。

招生 1300人錄取60人

這所學校不通過高考招生,通常是由符合年齡(18歲至28歲)、學歷(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等條件的人報名,參加學校各輪考核,擇優錄取,每年招收60人。從近1300人裡選拔60人,報錄比接近21:1。意味著如今上山的難度似乎不亞於考研「上岸」。但山上的生活是否如山下人描繪的逍遙自在?

瀚予是道教學院大三學生,暑假期間選擇留校,「主要待在桐柏宮內接待遊客和道友,空閒時就幫學院開展圜堂集訓(也稱護圜)」。

圜堂集訓是每年招生考核最後一關,集訓期間考生必須上交所有電子設備。據了解,今年有80名考生通過前期考核進入到圜堂集訓環節,其中已有道名的人數35人,占比43.8%。

「集訓強度不會低於普通高校軍訓,教師會在戒行、苦行、功行、德行、道行五個方面對考生進行綜合考察,如果能堅持到最後並通過考核,就能成為正式學生。」招生辦公室老師解釋。

學員必須完成畢業論文的設計、開題、撰寫、答辯等,才能順利畢業。(取材自官網)
學員必須完成畢業論文的設計、開題、撰寫、答辯等,才能順利畢業。(取材自官網)

專業 醫、易、道擇主攻

據報導,瀚予展示了自己的課表,課程大致分政治理論、文化基礎、道教專業、宮觀綜合管理、文體藝術五類。其中道教專業課以醫(道醫)、易(道術)、道(丹道)、科儀等四個專業為課程的核心構架,文體藝術課涵蓋道教音樂、書畫、易筋經、太極、圜堂出坡等課程。

「每門課都有固定學分和相應的期末考試。」瀚予說,「我之前上了一門科儀課,期末考有一道題是讓我們僅根據圖片信息判斷風水,還是挺難的。」

在專業培養方案上,大三開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在醫(道醫)、易(道術)、道(丹道)、科儀中選擇一門作為主攻方向。

大四第一學期,學院就會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安排學生進不同的道觀開展實習。到了第二學期,學生就需要開始論文寫作,畢業答辯。

「可能很多網友以為來這裡能『躺平』,但實際上我們每天都是五點起床,一周要上六天課。」金霝說道,「60人裡能堅持到最後並順利畢業的,一般只有一半。」

不得躺平 僅半數人畢業

嗣琈是1989年生,留著一頭濃密長髮,偶爾有道友來訪,便在一樓廣場上切磋功法,動作和神情都證明現在的他充滿活力;但在十年前,嗣琈還是患有乳腺肌瘤、一度想輕生的「廢人」。

嗣琈本科畢業後,進入武漢的一家五星級酒店工作,「在當時這算是不錯的出路」。可是沒過多久,酒店經理安排他連續上夜班,還用刺耳的話當眾羞辱他;同事們經常在他休息的時候抽菸打牌,故意製造出很大聲響。「不敢還手,怕丟了工作,只能生悶氣。」嗣琈說道。

長期感到胸痛的他去醫院檢查,被確診患有乳腺肌瘤;嗣琈請了長假回山東老家,站在村口,他顫顫巍巍地跪下,磕頭,一路跪拜到父母面前,三人哭作一團。

他果斷選擇辭職,機緣巧合下,在網上看到浙江道教學院的信息,「反正沒處去了,不如去看看山上的生活是怎樣的」。

嗣琈記得很清楚,2014年7月4日,他坐了十多個小時的大巴到天台客運中心,打車到山腳,他決定沿著盤山公路,一步步走上去。

疫情發生後,從事證券業務的瀚予發現,世界的劇烈變化讓他產生高度緊張的窒息感。眼前的K線圖總是不斷跳動、折疊,幾小時內,它發生的變化似乎已超過人類幾百年、幾千年發展的總和。「它變得太快了,即便它是有規律的,我也很難抓住它。」

偶然一次電腦熄屏,陽光照射下,他透過屏幕看見一張疲憊不堪、有些陌生的臉,「貪欲讓我變得不像我自己。」2020年,28歲的瀚予卡著最後年齡門檻參加招生考核,順利成為道教本科生。

學員在包素餃子。(取材自南風窗)
學員在包素餃子。(取材自南風窗)

化解雜念 找到想做的事

起初,上山的人大多和嗣琈、金霝、瀚予一樣,想解開在山下積累的鬱結;但後來,他們有了更多想做的事。

嗣琈每天清晨會在每層樓道的角落點起幾支香,隨後開始打掃廚房、清潔廁所。「把刷馬桶當作刷自己的牙一樣。」這句話像極了酒店在培訓新手服務生,只不過,遠離社會上的一切KPI,他幹起這些活很有動力,「清掃污穢的時候,覺得心裡的雜念也慢慢化開。」

瀚予能和上山的遊客聊起「暗物質」、「量子糾纏」這些科學熱詞,也時刻關心山下社會千絲萬縷的變化;他規劃畢業後,用學到的知識打造以接納山下人士靜修的道觀,「就算是愁眉苦臉地進來,也要開開心心地回去」。

上山之後,還會下山嗎?瀚予提供了一種見解:「當你處於對什麼都在意、又對什麼都不在意的階段時,這個問題便不再只有一種答案。」

學員在叩拜。(取材自官網)
學員在叩拜。(取材自官網)

他們學卜卦、誦經典 要站樁、圜堂集訓

很多人疑惑,道教學院的專業和所學能為社會做什麼?學生畢業後能幹什麼?

據了解,中國的道教學院一共有十所,而且都是本科學歷,由於學校比較特殊,每年招生很少,因此招生要求比較高。像武當山道教學院,整個學院只招45人,而且年齡是要在18-35歲內,還需要政審。

其實大家對道教學院的了解僅來自電視劇或網路的傳聞,從道教學院公布的授課內容看,並不是很神秘。比如要學卜卦、疊元寶,下課後練太極,不少人有疑惑,在這樣的院校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麼的工作?

學歷獲認可 出路待遇佳

其實他們的就業問題沒有一般畢業生那麼嚴峻,因為每年招生少;學歷還得到國家認可,可到各地宗教機構或廟、道管從事相關工作,待遇也很好。甚至這些本科生還可以讀研,未來可考公考編制,都是鐵飯碗。

不過,道教學院和其他院校不同,一般需要全年穿道教服裝,而且不許燙髮、染髮、化妝,在吃的方面,不可以吃葷,學校規章制度很嚴格,個別項目是有保密協議,否則會有一定懲罰,報考前要考慮清楚。

浙江道教學院舉行首屆本科班畢業典禮。(取材自官網)
浙江道教學院舉行首屆本科班畢業典禮。(取材自官網)

據南風窗報導,根據浙江道教學院提供的癸卯年(2023年)圜堂集訓時間安排,考生須在每天4點15分起床,5點參加早課,以誦讀道家經典為主,6點早課結束便是早修,主要是站樁、打坐。

站樁、打坐主「靜」,屬於內圜,相對應的還有主「動」的外圜,「主要是體能訓練和體力勞動,體力勞動會按照五行分組。」金霝說道,「比如火組在廚房幹活,木組負責種植。」

「整個圜堂集訓總體是循序漸進的。」瀚予解釋,以站樁為例,一開始一般只要求一小時,後來時間和頻率都會逐漸增加,形式也多樣,「可能還會要求一邊站樁一邊吹簫,主要是為了檢驗氣息是否平穩」。

「學會吹簫,也是成為道士的關鍵一步。」走進道教學院、桐柏宮,不難發現道士們總是手執一簫,晝夜練習。

學會這種樂器不僅需要指法靈活,還要嚴格控制呼吸氣流的強弱,才能發出幽深飛揚的聲音,「很多初學者因為定力不足,學到一半就放棄了。」

「雖然學習洞簫有很多訣竅,但是訣竅再多再妙,也要訓練很久才能成才。」瀚予說道,「我來道學院三年了,如果嚴格按照老師的標準,我只學會了吹兩首曲子。」

就業 疫情 高考

上一則

中國首位染疫明星 「浪姐」金莎確診 工作人員證實

下一則

山東德州驚傳蓄意駕車衝撞兒童 2死6重傷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