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孫安佐又出事了!泰國呼麻擅闖民宅裸露下半身 遭逮捕畫面曝光

中職/黃仁勳6月1日味全龍主場開球球衣準備好了 背號先保密

立院藍白合 建請監院調查陳菊、高涌誠移送紀律委員會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今天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排審草案時,提出兩項臨時提案,表決時,藍白皆合作,以7比6通過2案。記者張睿廷/攝影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今天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排審草案時,提出兩項臨時提案,表決時,藍白皆合作,以7比6通過2案。記者張睿廷/攝影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今天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提出兩項臨時提案,其一為建請監察院就監察院長陳菊在去年選舉期間疑為特定人輔選一事,調查有無違反「監察院監察委員自律規範」;其二則是有民眾反應監委高涌誠濫權,建請監察院將高涌誠移送監察院紀律委員會調查有無違法。兩項提案都獲得國民黨立委支持,表決時以7票比6票通過。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上午排審「監察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邀請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列席報告並備質詢。不過朝野立委法案大體討論時都聚焦在監委高涌誠日前以35年前舊案約詢新北市長侯友宜及過往爭議事件來回交鋒。

黃國昌提案時表示,有民眾檢舉陳菊去年12月30日赴高雄舊城教會違法為特定立委候選人輔選,陳菊辦公室先說是受邀去教會彌撒,後來證實舊城教會當天並無彌撒活動,陳菊辦公室改口當天是去探友,前後說法不一,說謊心態可議。

黃國昌還提到,高涌誠從段宜康「曲棍球案」、「卡管案」、「林智堅論文案」及近期為了35年前的「世台會總幹事羅益世回台遭強制驅逐出境案」約詢侯友宜等事件,均有政治介入疑慮,有違監委應該超出黨派、保持中立之規定,恐有失職疑慮。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指出,高涌誠每次都為特定人士打擊異己,這才是毀憲亂政,去約詢35年前發生事件時,仍是基層警官的侯友宜,根本是東廠行為,行徑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指出,這兩案就是針對性、選擇性、政治性提案。提案一相當清楚是針對個陳菊,陳菊當時就是要去教會訪友,這種積非成是,實在無法容忍。提案二的問題是,立委怎可針對個案去阻撓辦案?而且還是個案,監委只是行使職權,今天立委卻不准監委查案,立法院不能濫用職權,嚴肅反對這兩個提案。

民進黨立委沈發惠表示,立法院無權要求監察院做什麼,憲法都指出監察院可獨立行使職權。像是法官判決後,也不能稱法官有何問題,只能對獨立行使職權有意見,大家應該講道理。

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指出,依據規範,任何人如果認為公務員涉有違失,皆可提出檢舉,今天兩案算人民提出的檢舉案,監察院將依法定程序處理。

雙方爭論後,仍無共識,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吳宗憲宣布表決。兩案表決時,藍、綠、白立委皆在場,共有12人,票數皆為6比6平手,召委吳宗憲這時參與表決,投下贊成票,2案最後皆以7比6過關。

監察院 陳菊 高涌誠

延伸閱讀

藍委羅智強批「東廠院」應廢除 監院不接受籲以理服人

新政府人事底定「賴系」大贏家 內閣派系一覽表看這裡

因35年前舊案約詢侯友宜 藍委批監委失去御史大夫風骨

監察院找侯友宜查35年前案 藍營:不如查賴清德勞力士

相關新聞

美議員達克沃斯率團抵台 為表達對賴清德總統及台灣承諾

繼美國聯邦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率跨黨派議員訪台後,參議員達克沃斯及蘇利文今天率團抵台訪問,強調此行為表達美國對賴總統及...

麥考爾:美對台事務上 有些陸紅線不能跨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廿六日率團抵台,昨接受媒體提問時提醒,美國在對台事務上,有些中國大陸的紅線不能跨越,否...

新竹火警兩勇消殉職 卓榮泰哀悼承諾提升救災勤務安全

新竹市昨夜發生大樓火警,消防隊員李詠真、周立鑫不幸殉職。行政院長卓榮泰針對此事發聲明,代表政府向消防人員及親友家屬致上最...

台梵關係將生變?梵蒂岡:盼在中國派設常駐代表

賴清德總統剛上任,台灣與歐洲唯一邦交國—梵蒂岡的關係就將生變?路透指出,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

立法院一波波衝突藍委防守 綠委礦泉水 資料丟向主席台

立法院院會今天進行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表決,朝野立場不同,藍、綠、白立委數度發生肢體衝突,晚間立院議場內再度引發一波波衝突,...

陳內閣通過總辭 盧秀燕感念支持:多到台中走走

賴政府520上任,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上午主持任內最後一次行政院會,除了聽取蔡政府執政八年施政成果報告案,也通過內閣總辭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