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秒懂心理學#1​

【老闆罵老公,小貓為什麼會傻眼?】​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場景1-公司:​

老闆因為工作,言語痛罵了小李,讓小李心裡十分憤怒,又無法發洩,累積了一整天快炸鍋的情緒後下班​

#場景2-廚房:​

身為老公的小李,帶著憤怒的情緒回家,而老婆還沒把飯煮好,小李肚子又餓,加倍憤怒,開始咆哮老婆~​

老婆穿著圍裙,帶著滿臉的油煙和圍裙,又要面對小李的咆哮,關掉瓦斯,滿身汗的說:「老娘不煮了!」​

#場景3-小孩房:​

老婆很不爽的走向小孩房,看見玩具有點亂,老婆憤怒地斥責小孩,小孩開始嗚咽的收玩具​

小孩看見小貓還在開心的玩自己的尾巴,小孩很生氣地走過去開始罵貓、踢貓​


現在,各位看官們,小貓該怎麼辦? ​

該怎麼結束這回合無限循環?​

也許敲響比賽鈴,讓小貓去咬老闆,這回合就可以結束了!?​

​到底這什麼因素,產生這樣的流程?​

📍老闆老公老公老婆

老婆小孩小孩小貓




 

👨‍🏫心理學家Umberson等人(2002)提出:​

若激發情緒的源頭(老闆與工作)與攻擊目標毫無關係,並非始作俑者,但卻將攻擊轉向弱勢,或身邊根本不需要負責的對象(如:前述的老婆、小孩、小貓),就是#替代性攻擊​

這也是家庭暴力頻傳的主因,大家可能聽過台語:「牛槽裡惡牛母」,這句話只提到了牛母如何被欺負,但未說出口的是,可能起因在於這人在其他情境中受挫,如:工作或人際。​

👨‍🏫Salmivalli(2002)也提出:

替代性攻擊的錯誤來看,就可以了解在家中受虐的兒童,為何會到學校會霸淩別人。也因此若有受虐兒(或家有言語及暴力攻擊者),需要及早介入,除了修復受虐兒心中的傷,也可以避免後續的循環無止盡的走下去。


👨‍🏫攻擊會習得?

關於攻擊,除了替代性攻擊的錯誤之外,提出「社會學習理論」的行為學派學者-班杜拉Bandura實驗發現,孩子只是觀看影片中的人打玩具-波波娃娃,使得孩子單看影片,就習得攻擊的能力。這實驗使得各國將電影採取分級,以保護孩童,影響了全世界。​

因此我們以🅝🅛🅟諮詢過程,也曾有些案例是會家暴伴侶的個案,當以NLP和催眠回溯童年後,會發現在他們童年時,父母親對待另一半並不和善(無論習慣性的言語指責攻擊,或動作攻擊)​

而來自童年時期的不自覺模仿後,當他們成年成婚,若是生活受挫,就會不自覺產生攻擊自己的另一半的情況,甚至把攻擊老公或老婆,視為理所當然,但又不知怎麼解決家庭破裂的關係。於是透過 NLP (可用催眠、「改變個人歷史」技術) 調整與陪伴,幫他們回到想要的生活​



如何按下情緒的暫停鍵

若身旁有朋友不自覺踏入替代性攻擊的錯誤,可以讓他們了解替代性攻擊的錯誤,並無法解決情緒的起源(如:工作受挫、人際失和),因此若能覺察自己已經不小心踏入了「替代性攻擊的錯誤」中,就有機會讓自己深吸口氣,按下「暫停鍵」​

所以不用訓練傻眼的小貓去咬老闆了,若被攻擊,又無法抒發,也可以看看一些運動比賽,也可以緩解這類情緒喔!​

❤️🧡💛💚💙🤎💜💙❤️

#我們會陸續推出更多心理的小故事或觀念,一起來秒懂心理​

#需要了解更多NLP執行師課程、NLP教練、與個人諮詢


洽詢

🍀點連結+智燁的line

https://page.line.me/nlpu



0982-038-886

02-8791-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