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嶺大動物藏品庫 集50兩棲爬行品種 成國際平台亞洲區首成員

發佈時間: 2021/01/22

本港郊野近年急速城市化,可能影響野外生態。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的嶺南大學,前年起建立保存本地兩棲及爬行類動物的自然藏品庫,目前已收集了50個品種、共553個樣本,包括全港92%的兩棲類動物樣本及36%的爬行類樣本,該藏品庫更是現時跨國博物館聯合平台Arctos首個亞洲區成員,團隊期望藏品庫有助各方推動更有效的保育措施。

帶領研究團隊的嶺大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方健恩表示,香港雖然是一個已發展城市,但郊野公園仍有相當特色,期望團隊的工作能協助保持本港的生物多樣性,及本地和外地的教育及研究工作,但因工作涉及捕捉稀有動物,故需先獲漁護署和衞生署等部門批准才可進行。

他透露團隊一般會在晚上出動,每次行動需透過不同儀器紀錄捕捉動物的準確地點和天氣狀況等;將動物送返大學後會紀錄其長度、體重等資料,才為牠們打針「安樂死」,再進行解剖和保留部分組織供日後進行實驗,標本則放進酒精保存,整個工作過程為時數日。

助研氣候變化 對物種影響

研究團隊成員宋亦希教授認為,公眾未必了解相關工作的作用,甚至會認為製作動物標本不人道,但部分個體的犧牲對整體保育工作能有更大貢獻,例如比較研究不同時期的同物種標本,有助找出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如何影響牠們的生存,以更有效推動保育措施。

他續說,部分物種有保存研究的價值,例如本港獨有的瀕危物種「盧氏小樹蛙」,原居於赤鱲角的組群需移居至港島和新界,現時可透過標本研究其生態和基因是否已出現轉變,或與其他盧氏小樹蛙組群的分別。

宋稱,藏品庫樣本歡迎本地和國際科研人員,及本港學校使用和閱覽,未來計劃分析台北蛙、長趾蛙等居於低地的青蛙分布,以研究城市化對牠們生態的影響;又計劃與其他大學合作,共建更大型的藏品庫。想了解藏品庫詳情,可瀏覽https://lingnancollection.wixsite.com/naturalhistory。

記者:歐文瀚

編輯:梁偉澄

美術:招潤洪